写古诗中梅花兰花精神__的读后感(1500-2000字)

如题所述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梅:坚强 不屈不挠
兰:高洁
竹:气节 积极向上 高洁
梅兰竹菊,四君子
(一)梅
雪舞长天彻地寒,千山素裹看冬残。
梅枝一碧迎风绽,俏若仙葩竞艳欢。
(二)兰
群山涧壑自生来,撷取天灵紫气开。
质洁馨纯芳净雅,清芬一世落尘埃。
(三)菊
九月东篱三径露,黄葩蕴秀叶枝稠。
无心竟与春风识,笑傲寒临叙暮秋。
(四)竹
直视苍天傲暑寒,青枝绿叶簇高竿。
阳春破土身坚节,到朽身残节不残。
兰是春天,竹是夏天,菊是秋天,梅是冬天。
有感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竹文化的发祥地,从殷商时代就跨入了“竹子文明”的时代。中国人民种竹、用竹、爱竹、咏竹、画竹之风长盛不衰,绵延数千年。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深入研究中国科学发展史后也认为,东亚文明就是“竹子文明”。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中,竹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亭亭玉立的竹子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集坚贞、刚毅、挺拔、清幽于一身。人们把竹子的生物学特征总结升华成了做人的品 格和情操。自古以来人们不仅喜欢竹子的外形,更爱竹子的内涵。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赋予许多生物以人的灵性,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喻为“四君子”。
谦虚谨慎是竹的品格,坚韧不屈是竹的气节,无私奉献是竹的风骨,高风亮节是竹的灵魂。
在出土的甲骨文中,人们能认识的900个字中,有6个竹部文字。到了清代,在47035个总字数中竹部文字有960个。从中国文字的发展中,说明竹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利用。竹子之所以有如此渊源的历史,究其原因,竹还是吉祥之物。
竹字,是图画文字,竹字是由两个象形竹叶的“个”字组成。两“个”不分离,象征团结,象征爱情坚贞、夫妻幸福,特别在南方婚俗中,把竹作为吉祥之物使用,是为了好的预兆,如用竹棍挑开新娘盖头、抬竹轿、送竹扇等等。我们描写爱情也常用“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之词。竹,又谐音“祝”,“祝(竹)君”“祝(竹)福”给人美好、幸福和吉祥的颂词。农村做新屋落成时呼彩,多用“竹苞松茂”四个字。“竹雹松茂”比喻家族兴盛,四季平安。佛祖释迦牟尼刚出道时,讲经的第一座寺院,也是全世界的第一座寺院,就是竹子搭的,叫“竹林精舍”。观世音菩萨也一样,拜观音的,都知她身后有一片紫竹林。我国南方民间广泛遵循风水习俗,屋前路边有竹林,是风水好的标志之一,预示家道兴盛、四季长青,民间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吉祥图案,有很多是含有竹子的。因此竹是吉祥、富贵、平安的象征。
在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进程中,几乎处处打上了竹的烙印,处处都可以见到竹子的踪迹,从而构筑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竹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