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三更雨,点点滴滴到天明.下一句是啥

如题所述

梧桐树三更雨,点点滴滴到天明“的下一句是: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梧桐树三更雨,点点滴滴到天明“出自:

温庭筠的《更漏子·玉炉香》

全诗:

梧桐树三更雨,点点滴滴到天明。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翻译:

梧桐树伴着夜半三更的雨,雨滴滴答答的到天亮。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扩展资料:

”梧桐树三更雨,点点滴滴到天明“出自温庭筠的《更漏子·玉炉香》,《更漏子·玉炉香》的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尹楚兵据刘学锴《温庭筠文笺证暨庭筠晚年事迹考辨》记是年温庭筠因搅扰科场被贬隋县尉,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留为从事,署巡官。

此前,因唐宣宗爱《菩萨蛮》词,令狐绹曾假温庭筠作密进之,戒令勿泄,而温庭筠遽言于人,由是绹疏之。加之温庭筠屡讥其短,令狐绹不与荐导,故温庭筠累试不第(见《北梦琐言》《类说》《唐诗纪事》《乐府纪闻》)。是年令狐绹兄令狐绪已在寿州刺史任上。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温庭筠与段成式诗牍往还,结为儿女亲家,当在是年前后。酬唱诗文包括《柔卿解籍戏呈飞卿三首》《嘲飞卿七首》《与温飞卿书八首》《寄余知古秀才散卓笔十管,软健笔十管书》等。

是年温庭筠贬为随县尉,依徐商于襄阳,商署为巡官。顾肇仓认为《唐诗纪事》卷十七、《全唐诗话》卷五温宪条下称“员外庭筠”,当系署巡官时所带京衔为检校员外郎,但不知检校何部。后来温庭筠再次入京补国子助教,亦从六品。温庭筠集中《菩萨蛮》词当作于大中年间。

唐懿宗大中十四年/咸通元年,温庭筠应在襄阳、江陵之间。段成式又有《寄温飞卿葫芦管笔往复书》;温庭筠有《答段柯古赠葫芦管笔状》。温庭筠在襄阳,与段成式、余知古、韦蟾、徐商辈唱和,嫁女于段成式子安节。

有《汉上题襟集》十卷,清初尚存,今佚。张采田认为温庭筠为徐商从事,首尾不过一年。徐商咸通元年调任京职,温庭筠解职归江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更漏子·玉炉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庭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6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06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下阕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两句化用唐代 温庭筠《更漏子》下阕:“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笔更直而情更切,字字血泪,泣人泪下,感人至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