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解释

此句出自[三国.诸葛亮]

  《三国志》中说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意思就是说用兵的原则,从心理上瓦解敌人,使对手投降是上策,强攻城池是下策;以攻心战为目标才是上策,以武力取胜却是下策。

  武力只是暂时解决问题,过分强求换来的将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结局;而攻心就不同,攻心战通过兵不血刃的手段来获得真心的臣服。若是想要让对手永远心服口服地臣服于自己,那么首先你就要先把他的心“攻陷”下来,你真正的对手其实不是他的军队,而是他的思想和精神。

  在垓下之战中,刘邦的两次攻心战术都取得了完美的效果,一个是对韩信的拉拢战术,一个是对楚军的攻克战术。前者是抓住韩信想要封王的软肋,让其称心如意,并感恩戴德,打仗便更有斗志;后者是趁楚军身心疲惫,再借助明月当空的环境渲染,勾起楚军思乡之情,消磨他们的斗志,令其无心再战。总结起来,就是攻克对手的心理防线,达到自己的目标,最后夺取胜利。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攻心是处处存在、时时都有的,不管是战胜对方,赢得先机,还是化敌为友,化解矛盾,“攻心”都是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所谓“擒贼先擒王,攻人先攻心”。巧妙地运用“攻心术”往往能让你事半功倍,旗开得胜。很多人想要攻心,却不懂得攻心术,结果到处碰壁;有的人则利用恰到好处的攻心术达到目的或大获成功。尤其是在现今的职场生活中,若希望能够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更需要学习心理,学会使用攻心术。

  从某一方面来说,人们现在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活动都要用到攻心术。不过,也不要把它想成“勾心斗角”般得与人周旋。攻心术固然强大,但也并不是极其深奥,有时候三言两语的几句话、精心策划的小动作以及喝茶吃饭一样简单的小应酬,都能让对方的心意掌控在你的手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3
知已知彼,百战不怠。了解了对手的心思,作战手法,打仗才能得心应手。

通过心理战,迫使对手投降,达到兵不血刃的效果,而且作战目的顺利达到。对占领后的当地经济等各方面保存较好,能很快转为后勤基地。

攻城为下,兵战为下。这两句话一个意思。
武力争取下的来的果实并不可靠,往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23
知已知彼,百战不怠。了解了对手的心思,作战手法,打仗才能得心应手。

通过心理战,迫使对手投降,达到兵不血刃的效果,而且作战目的顺利达到。对占领后的当地经济等各方面保存较好,能很快转为后勤基地。

攻城为下,兵战为下。这两句话一个意思。
武力争取下的来的果实并不可靠,往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所以诸葛亮当时七擒七纵,是为了给后方一个稳定的环境。解决了北伐的后顾之忧。

理解了吧 :)
第3个回答  2019-02-11
出自《三国志·蜀志·马谡传》
心理战,使对手心志混乱,是优先策略,己方损失小于对方;攻坚战,与对手硬碰硬,是后续策略,己方损失大于对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