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盒装月饼平均生产成本在70元作用,“天价”月饼是如何形成的呢?

如题所述

“天价”月饼显然不是成本的问题,因为成本只能决定产品的下限,即便是高级月饼,一个也不过二三十元钱,但现在的“天价月饼”售价动辑数千上万,显然超出了成本因素的控制范围。既然不是成本所致,那自然就是需求出现了问题。


事实也正是如此。有媒体调查发现,“天价月饼”不仅名目繁多,而且还会在发票上做文章,餐饮、住宿、会务都能开,你能报销哪种就可以开哪种,手撕的、机打的都有,显然,目前月饼的“刚需”因素并非是自己食用,而是为了体面地送礼,甚至是公款送礼、权钱交易。

要解决月饼价格高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要在成本和需求上下工夫。可以想见,只要中秋节还存在不在月饼而在礼的公款送礼、权钱交易的“刚需”,那么哪怕中秋节移风易俗,不再吃月饼,也一定会出现新的“天价日饼”、“天价中秋饼”。如果哪一天,我们能真正斩断公款和月饼的联系,月饼的价格才会真正回归理性。

有人抓击“天价月饼”的原罪是“腐败”两字,这是不容置疑的了。但笔者认为,罪不在月饼而在“人”。月饼作为中秋的传统性节令食品,近年来的畸形和变异,不得不让人思考和警醒了。明白人都知道,“天价月饼”是谁享用的呢?时下有一种讲法:抽高档香烟的(人)不用买(烟),买高档香烟的不会抽,同理,吃“天价月饼”的不是自己掏钱买,买“天价月饼”的不是自己吃。

按照这种逻辑推理,“买的不吃,吃的不买”,那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恐怕一般老百姓都晓得。某些媒体在指责“天价月饼”是腐败月饼,倒不如直截了当地指出腐败的不在“饼”,而在“人”。追问月饼的“原罪”,首先就要追究商家的责任,商家炮制“天价月饼”实际就是在制造腐败、诱导腐败、迎合腐败。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商家,应该制作更多物美价廉的中秋月饼去适合普通百姓的需求,让城里的低收人职工和打工一族也能吃上健康又实惠(不用豪华包装)的月饼,那才是有良知的商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9
天价月饼之所以会行成,是因为这些商家看到商机,想要赚一次块钱。
第2个回答  2022-08-19
天价月饼是在不断的炒作,以及大肆宣扬他们的配方,多么的高级新鲜中形成的
第3个回答  2022-08-19
这种过高价位的月饼只是用来送礼或者赠送人的,一般不是拿来吃的,所以说这种月饼被炒作起来是一种奢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