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一号这一年里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一周年,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致敬步履不停的中国航天人! ​​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

一是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

二是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

三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

四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

五是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

六是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最大亮点是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项任务,即一次完成“绕着巡”。这在人类火星探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采用这种“一举三得”的探火方式,起点高、效益高,但挑战大,目前只有美国完成过“一举两得”的探火方式。我国在深空探测能力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火星着陆、第二个在火星巡视的国家。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技术难度更大的火星探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探测火星,能深化我国对火星乃至太阳系的科学认知,推进比较行星学等重大问题研究,掌握火星的第一手信息,加速我国重大原创性的空间科学成果问世,为人类全面而深入认识火星做出自己的贡献,使我国由火星知识的使用国逐步变成火星知识的产生国。

       “天问一号”的环绕器携带了7台科学载荷,可用于对火星开展全球性、普查性综合探测,并为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链路;火星车携带了6台科学载荷,可用于在着陆区开展区域性、精细性巡视探测。所以,从科学上讲,“天问一号”是对火星形态、地质学、矿物学、空间环境、土壤和水冰分布等进行研究的最全面的任务。

       通过“天问一号”探测火星,不仅能极大拓展我国对火星的认知,而且可以牵引和带动我国航天和相关高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这次火星探测起点很高、难度极大,必须采用许多新技术才行,因此它带动了不少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器件的发展,促进了大批创造性的发明和技术应用。

      据悉,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中,使用了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多项“黑科技”,例如,火星车使用的热控材料是新型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它很轻,隔热性能很好。这些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器件等反过来又可用于国计民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类生活质量改善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天问一号”任务中对火星表面的物质成分探测,其实是我们深空探测任务中“一小步”。

       这些宏大目标,都是由无数个这样的“一小步”来实现的,“积跬步以致千里”,我们走向深空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