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是怎么计算的?

周期是1ms 频率是多少?

周期是1ms 频率是1000Hz。频率(英语:Frequency)是单位时间内某事件重复发生的次数,在物理学中通常以符号f表示。采用国际单位制,其单位为赫兹(英语:Hertz,简写为Hz)。设t时间内某事件重复发生n次,则此事件发生的频率为f=n/t赫兹。又因为周期定义为重复事件发生的最小时间间隔,故频率也可以表示为周期的倒数。

拓展资料:

为了方便起见,较长较慢的波,像海洋表面的面波,通常是以周期来描述其波动性质。较短较快的波,像声波和无线电波,通常是以频率来描述其波动性质。

在国际单位制里,频率的单位——赫兹 (英语:Hertz,简写为Hz),是以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赫兹(英语: Heinrich Rudolf Hertz , 1857年2月22日-1894年1月1日)而命名。1赫兹(Hz)表示事件每一秒发生一次。

其他用来表示频率的单位还有:旋转机械器材领域采用的传统衡量单位为每分钟转速(rpm)等。在医学里,心率以“次/分钟”(bpm)为单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10
频率是一秒钟时间的震动次数,等于总振动次数除以时间(单位秒)。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
1赫兹=1次/秒
第2个回答  2008-09-27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次/秒
1次/毫秒=1000次/秒=1000赫兹
请老师批改
第3个回答  2008-09-27
f=1/T=1/(1/1000)=1000Hz
1ms=1/1000s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为了定量分析物理学上的频率,势必涉及频率测量。频率测量一般原理,是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将周期变化的特性转化为电信号,再由电子频率计显示对应的频率,如工频、声频、振动频率等。除此之外,还有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对频率的测量。
  测量频率的方法一般分为无源测频法、有源测频法及电子计数法三种。
  无源测频法(又可分为谐振法和电桥法),常用于频率粗测,精度在1%左右。
  有源比较法可分为拍频法和差频法,前者是利用两个信号线性叠加以产生拍频现象,再通过检测零拍现象进行测频,常用于低频测量,误差在零点几Hz;
  后者则利用两个非线性信号叠加来产生差频现象,然后通过检测零差现象进行测频,常用于高频测量,误差在±20 Hz左右。
  以上方法在测量范围和精度上都有一定的不足,而电子计数法主要通过单片机进行控制。由于单片机的较强控制与运算功能,电子计数法的测量频率范围宽,精度高,易于实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