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安全意识安全常识和技能来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6
1.儿童需要掌握哪些安全知识
识别危险品标志,远离存放危险品地方。与孩子一起学习了解危险品标志,在实际生活中认识各种通用危险品标志,例如:在途经的地方、在电影电视中、在公路上运输特殊物品的车辆、路边的高压电箱等。认识危险品标识,了解危险品的相关知识,远离存放危险品的地方,提高保护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了解相关消防基本知识。很多孩子到职业体验馆有过当消防员的经历,当孩子们戴上头盔,穿上消防衣,在消防车上手持水带水枪执行任务的时候, 是多么的认真与专注。体验过消防员英勇完成救火任务之后,我们也要给孩子普及一些真正消防基本专业的知识:例如所有的火源都可以用水扑灭吗?哪些物质遇到水会燃烧?我们吃的粮食也会自燃吗?易燃的气体液体有哪些?

增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为孩子增加一些安全常识的读本阅读,通过亲子阅读,增加安全知识,了解更多的安全自救常识,增强自我安全保护知识。例如:当遇到火灾、爆炸等危险事件时,报警求助,明确的告诉救援人员自己所处位置,尽快离开现场,逃离时要判断风向,向爆炸点的上风方向移动,逃离时切勿使用电梯等。

遭遇危机后,专业的心理支持与干预不可少。让孩子了解到,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与干预来获得帮助。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重大危机事件,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积累各种安全知识与常识,正确地看待和应对危机事件。只有在生活和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的各种安全知识,才能为孩子在以后需要时所用,更好地保护自己。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1、在日常活动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在游戏场地自行设计安全标记。通过这些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使幼儿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安全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通过教师的个体行为指导,增强幼儿安全意识,提高自护能力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常会有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出现,教师就应抓住这些不安全因素,对幼儿进行择机而教、随机而教。如一名幼儿把硬币放在嘴里,教师发现后就应组织全班幼儿讨论:“硬币放在嘴里吃对不对?为什么?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危害?”再如,有的小朋友们在上下楼梯时喜欢跳上跳下,这时教师应告诉他,在楼梯上跳上跳下不仅影响其他人行走,还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如脚扭伤、头摔破等。

针对诸如此类正在发生的不安全事情,对幼儿进行教育,通过讨论,分析,加深幼儿对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及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对不安全因素的判断和预见能力。3、组织相关活动,利用游戏进行模拟练习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安全教育。

如让孩子懂得交通规则,学会安全过马路,就通过游戏“红绿灯”让幼儿扮演车辆,行人等来练习。再如,让幼儿懂得“上下车不拥挤,不把头、手伸出窗外,不在车内乱跑,”等乘车常识,就利用表演游戏《乘公共汽车》,这样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

4、通过事情后果教育法,引起幼儿心灵的震撼,懂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发生在幼儿生活中的事故往往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教育事例,如一个小朋友在活动室里跑得很快,结果摔了一跤,额头刚好磕在桌角上,缝了三针。这样的事例,让受伤的幼儿现身说法,把伤势展示在大家面前,让大家听听受伤的痛苦经历,从事情的后果中得到教育,懂得安全的重要,从而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提供安全防范的基本技能 孩子自我保护技能的缺乏也是造成伤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但并不一定能有能力处理一些带有危险的事情,需要老师教给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

1、通过示范讲解教他们如何去做。孩子年龄小,光凭一张嘴说教还不够,有时得示范、演示、甚至手把手地教。

如在饮水机取水喝时,为了避免烫手,教幼儿先取一些凉开水,再取烫开水,并逐个地练习一遍。再如关门(玩具柜门、杯子架门、教室门等)时,要看看有没有别人的手扶在门框上,看到别人要关门得赶紧把手挪开,避免手受伤。

2、教给孩子一些求救的方法孩子毕竟是孩子,通过教育可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但他们的能力是初生的,有限的,有些事情靠他们自己是无法解决的。因此,要教会他们自己无法解决的事要向大人求救。

自己的家庭住址,自己父母的工作单位和电话号码一定要记住。另外也要让幼儿记住火警、急救等重要电话号码,独自在家时,陌生人来敲门,不能乱开,如果他硬功夫要闯进来,就得打电话给爸爸妈妈或朝着窗户大声喊叫,求别人要帮助。

另外也可教孩子一些伤后的处理方法。(四)加强幼儿的身体锻炼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反应敏捷、动作迅速的孩子往往能迅速脱险,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强,这也是影响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因素。

只注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是不够的,作为教师,应该从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角度去重视幼儿的体育锻炼。我经常组织幼儿跑步、拍球、跳高、跳远,并设计了一些需要开动脑筋的游戏和练习躲闪能力的游戏。
3.家长怎样评价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孩子成了家庭中人人关注的中心,家长无微不至地关心、包办,使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缺乏勇敢精神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特别是在自我保护、生存自救等方面显得尤其薄弱,受到意外伤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我们应该重视从小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增强孩子安全意识,提高孩子保护自己的能力。那么在家庭中如何进行安全教育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树立安全教育的责任意识

在家庭中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不仅是保健孩子身心,使其享有快乐人生的需要,也是所有家庭幸福美满的需要。因此,家长们要强化安全教育的责任意识,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把握好“生活的每一瞬间”,及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二、帮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

树立安全意识,是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前提。我在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活动中,都有意识地通过讲故事、读儿歌、看图画、看电视等形式,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孩子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比如,我告诉女儿各种物体的用处时应同时告诉她这些物体可能带来的危险;通过做一些小实验让她认识水、电火等危险物体,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采用恐吓的语言和手段,以免使孩子产生恐惧感,形成胆小怕事、畏缩不前的性格。此外,我还经常提一些安全问题,帮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如“爸爸妈妈都不在时,有人来找怎么办?被坏人拐骗后怎么办?如果你走失了怎么办?这样可是使幼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三、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

我们对孩子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让孩子学会识别危险的同时,还必须教给他们预防意外事故的方法,以防不测。让孩子认识、熟悉周围环境。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地让孩子熟悉和了解这些场所中常见物的名称、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扩大知识面,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如懂得不随意攀爬阳台、触摸电器。教孩子记住走路靠右走的规则、知道开水会烫伤、玻璃会扎伤等。无疑,孩子懂得了这些基本的安全常识,也就在一定程度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同时还应该让孩子懂得应急措施,我们经常会扮演角色和女儿一起玩游戏,引导她思考和操作。帮助她从模拟情境中揣摩紧急状况的应变方式。如父母扮演大灰狼和女儿演“七只小羊”,让孩子从剧情对话中体验面对陌生人敲门的状况;让孩子扮演医生,可降低她生病时吃药打针的焦虑;扮演消防队救火,进行失火时沿墙匍匐逃生的练习等;如模仿过马路;模仿遇到意外了学会打电话学会拨打报警电话、急救电话;假设遇到地震如何避震逃生等等。如果孩子具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又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动脑筋分析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四、家庭孩子的体能锻炼

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反应速度以及手、腿肌肉的力量,是影响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因素。平常在对女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还通过强化幼儿的体能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手疾眼快才能迅速脱险。所以,从提高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新角度重视孩子的体能锻炼,我经常带女儿一起跑步、拍球、跳绳等以及需要开动脑筋的各种游戏,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脆弱的,我们的孩子如同娇嫩的花朵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细心呵护,给孩子过多的包办最终会伤害了孩子,最重要的是教会我们的孩子简单的安全常识和防护,学会自我保护,才能让孩子健康、安全、快乐的成长。
4.学前幼儿教育案例
【案例1】小名是个3岁3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 父母很喜欢他 可令父母不理解的是:小名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 比如 完插塑时 让他想好了再去插 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 插出什么样 就说插的是什么 在绘画或要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 夫妻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名却常常做不到。

小名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试问小名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小名的这一类行为,并为小名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分析1】3岁3个月的孩子处于直觉行动性思维阶段。这时候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很低,所以他们进行的思维总是与对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行动分不开的。

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离开所接触的事物,离开动作就没有了思维,所以称之为直觉行动性思维。如孩子画画时,他不可能先想好要画什么,而是拿起笔就画,画出来像什么他就说是什么。

也就象案例中描述的 “玩插塑时 让他想好了再去插 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 插出什么样 就说插的是什么” 小名的家长很关注孩子的发展,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这些做的很好,值得肯定!但要清楚:思维要借助于词来实现,与语言的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此时发展孩子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幼儿语言水平的培养,通过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可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平时父母要多教、多和孩子说话,说话时大人要使用正规的语言,要丰富孩子的词汇,多提供一些概括性的词汇,如动物、家俱、交通工具等,多讲故事。游戏是孩子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游戏中父母可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给孩子讲解一些有比较性,概括性的概念,如大、小,多、少,上、下,也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出相同的东西,借以培养孩子善于区别事物不同点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即去帮助解决,而要留点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例如东西拿不到怎么办?皮球滚到哪里去呢?培养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一些玩具给孩子,如积木、拼图、组装玩具等,让他自己摆弄玩具,可以使他在玩中去认识一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积累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提高小名思维水平的重要基础。

【案例2】 早上来幼儿园时,冰冰很伤心的抱着奶奶哭不肯进入室内。在老师和奶奶的共同努力下,冰冰进入了室内,但是冰冰仍然无法停止哭泣。

这时孩子都在吃饭,老师就把冰冰叫到睡眠室,拉着冰冰的手,同时看着他的眼睛,“冰冰,我们单独聊聊吧。”冰冰这时的情绪已经有所缓和,虽然仍在抽泣,但已经努力在控制自己的情绪。

“冰冰,幼儿园这么多小朋友都很喜欢你,他们都等你来吃饭呢,而且老师也很喜欢冰冰。”看冰冰的情绪有所缓和,老师说“那我们拉个勾吧,一会儿好好吃饭”。

冰冰很爽快的和老师拉了勾然后自己去洗手,然后又很安静的开始吃饭。冰冰快吃完饭时,“冰冰,我们明天开开心心的来幼儿园好吗?”冰冰只是看着老师,老师又用缓和的语气说“你这样哭奶奶会伤心的,而且眼睛会痛的…”没等老师说完,冰冰用一只手捂着眼睛,另一只小手摆动着“别说了,别说了”。

【分析2】1、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学前儿童不同于年长儿童的突出特点。学前儿童的行为充满情绪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对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作用非常明显。情绪直接指导着学前儿童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不愉快则导致各种消极行为。

学前前期儿童的情绪反应主要是和他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但还有大量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事情。2、针对冰冰早上入园的哭泣,她的情绪反应应该完全是与社会性需要有关。

一方面可能是孩子对家人很依恋,所以每天早上要和奶奶分别的时刻对他都是一种很大的痛苦,可能她自己也很苦恼,也不想用这种哭的方式和奶奶告别,但他毕竟是孩子,情绪调节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从案例中的后半部分可以看出,冰冰的哭泣不完全是闹人。

另一方面,可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从冰冰的语言发展来看,她已经能够很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哭泣的现象应该是减少的,而且自我控制和掩饰内心不愉快的情绪也在逐渐形成。3、建议家长在孩子入园时,尽量给孩子时间调整情绪。

早上入园前尽量用言语鼓励孩子。如“冰冰,今天奶奶希望你表现很棒,而且爸爸妈妈会在视频上看见你的;我们拉勾今天不哭了,奶奶把你送进幼儿园并不是不爱你了,我会想你的。”

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尽量用充满爱的眼神看着她,让她明白虽然把她送进幼儿园,但是对她的爱是不会变的。幼儿园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其间接原因不外乎与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教职工的责任心差及幼儿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等三方面有关。

34个案例中,兼有两种以上间接原因即一果多因的有15起,是事故总数的44.1%。 1、间接原因之一: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

34个案例中,高达79.4%的事故与此原因相关,说明幼儿园大部分的安全事故都与管理不善有关,安全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 分析:有的幼儿园没有合理地建章立制,没有完。
5.如何进行幼儿安全教育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也说明,安全的意识、思维、习惯,安全防护、应急和自救的技能和知识,应从儿童抓起,通过安全科技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提高儿童的安全文化素质。

安全教育能影响儿童的思维和行为,能使儿童从小就养成珍惜生命、自律安全的行为和品德,这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的大事。 加强儿童的安全教育一要依靠学校,学校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条件,可以进行正规化、系统化、经常化的安全教育;二要发挥家庭的作用,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对儿童的行为方式有重要影响,家长的言传身教,使其安全意识得到强化;三要依靠全社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并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参加活动和观看影视等是儿童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环节,寓教于乐,使孩子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得到增长。

重点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 首先,我们对以往一些熟视无睹的伤害再不能漠然置之了。例如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消费品,无时无刻不在制造明显或潜在的伤害:过期变质食品、毒酒、毒油和假药,造成骇人听闻的中毒事件,劣质电器和燃气热水器造成死亡事故,娱乐场所因设备设施不符合要求和缺乏安全管理造成悲剧,儿童玩具、旅游、化妆品等都在威胁着消费者安全和带来不应有的健康损害。

对此,我们应该通过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整治。 其次,在我们对这些企业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还应该提高儿童和家长的自我保护能力,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落实安全责任制。托幼机构、学校负责人和教师必须建立严格的安全责任制,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有关条款,必须对意外损伤的发生有预见性,应具备预防意外损伤的常识,及时发现和排除意外损伤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给少年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健康环境,做到防患于未然。

2.提高儿童工作者和家长对意外损伤的警惕性,加强安全管理。如儿童出入的门不要装弹簧,以免夹伤儿童的手脚;火柴、热水瓶、剪刀、药品等要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室内生火炉子要有排烟装置,以免发生煤气中毒;家庭的电源开关、插销要安在儿童摸不到的地方等。

3.加强儿童安全教育与安全训练。儿童需要保护,但也需要教育与训练。

因为过分受保护的“温室中的花朵”,可能不利于避免危险的能力培养。教师和家长应对少年儿童加以精神文明和行为规范教育,培养他们独自应付环境、适应环境的能力。

启发和诱导他们什么是安全,什么是不安全以及不安全的后果。 目前,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各地方广泛开展的“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4.引进国外先进的“紧急救援(SOS)”服务理念。紧急救援服务是现代保险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其核心宗旨就是力争在病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可以提供及时周到的有效服务,伸出援助之手。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现在,紧急救援经历30多年的时间,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保障行业,而且还在不断发展壮大。 。
6.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1、在日常活动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在游戏场地自行设计安全标记。通过这些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使幼儿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安全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通过教师的个体行为指导,增强幼儿安全意识,提高自护能力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常会有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出现,教师就应抓住这些不安全因素,对幼儿进行择机而教、随机而教。如一名幼儿把硬币放在嘴里,教师发现后就应组织全班幼儿讨论:“硬币放在嘴里吃对不对?为什么?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危害?”再如,有的小朋友们在上下楼梯时喜欢跳上跳下,这时教师应告诉他,在楼梯上跳上跳下不仅影响其他人行走,还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如脚扭伤、头摔破等。

针对诸如此类正在发生的不安全事情,对幼儿进行教育,通过讨论,分析,加深幼儿对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及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对不安全因素的判断和预见能力。3、组织相关活动,利用游戏进行模拟练习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安全教育。

如让孩子懂得交通规则,学会安全过马路,就通过游戏“红绿灯”让幼儿扮演车辆,行人等来练习。再如,让幼儿懂得“上下车不拥挤,不把头、手伸出窗外,不在车内乱跑,”等乘车常识,就利用表演游戏《乘公共汽车》,这样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

4、通过事情后果教育法,引起幼儿心灵的震撼,懂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发生在幼儿生活中的事故往往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教育事例,如一个小朋友在活动室里跑得很快,结果摔了一跤,额头刚好磕在桌角上,缝了三针。这样的事例,让受伤的幼儿现身说法,把伤势展示在大家面前,让大家听听受伤的痛苦经历,从事情的后果中得到教育,懂得安全的重要,从而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提供安全防范的基本技能 孩子自我保护技能的缺乏也是造成伤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但并不一定能有能力处理一些带有危险的事情,需要老师教给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

1、通过示范讲解教他们如何去做。孩子年龄小,光凭一张嘴说教还不够,有时得示范、演示、甚至手把手地教。

如在饮水机取水喝时,为了避免烫手,教幼儿先取一些凉开水,再取烫开水,并逐个地练习一遍。再如关门(玩具柜门、杯子架门、教室门等)时,要看看有没有别人的手扶在门框上,看到别人要关门得赶紧把手挪开,避免手受伤。

2、教给孩子一些求救的方法孩子毕竟是孩子,通过教育可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但他们的能力是初生的,有限的,有些事情靠他们自己是无法解决的。因此,要教会他们自己无法解决的事要向大人求救。

自己的家庭住址,自己父母的工作单位和电话号码一定要记住。另外也要让幼儿记住火警、急救等重要电话号码,独自在家时,陌生人来敲门,不能乱开,如果他硬功夫要闯进来,就得打电话给爸爸妈妈或朝着窗户大声喊叫,求别人要帮助。

另外也可教孩子一些伤后的处理方法。(四)加强幼儿的身体锻炼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反应敏捷、动作迅速的孩子往往能迅速脱险,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强,这也是影响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因素。

只注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是不够的,作为教师,应该从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角度去重视幼儿的体育锻炼。我经常组织幼儿跑步、拍球、跳高、跳远,并设计了一些需要开动脑筋的游戏和练习躲闪能力的游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