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人物逆袭到底需要扒几层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01

第一层:扒掉“等靠要”的弱者生存观念,树立自己主宰命运的强者生存观念

我们先来看看《天道》的人物关系。

冯世杰、叶晓明、刘冰本质上觉得丁元英是一个高人,所以把发财的期待,全部都寄托在丁元英的身上。

当他们真正在创业的过程中,面对龙头企业乐圣集团的起诉,需要担负责任的时候,首先不是靠自己本事去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了逃避。

这种不靠自己解决问题,选择逃避的思维本身就是等靠要的观念。

丁元英在五台山,说了句非常本质的一句话:

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所以就只能在精神上跪着。

这句话,在王庙村体现的淋漓尽致。

丁元英去古城最贫困的王庙村,发现村里的妇女成天不干活往教堂里跑,乞求着上帝保佑发财致富。

结果天天乞求上帝,却也没有解决生存问题,这不是非常可笑吗?

在这里涔汐没有诋毁任何宗教的意思,宗教的存在是让人的灵魂向善解脱,而不是庇佑一个等着上帝、菩萨保佑发财,在精神不自立自强的懦夫。

丁元英跟韩楚风去五台山的路上,已经把自己扶贫核心思想阐明了:

我救不了他们,我能做的只是给他们一个生存观念,唯一能救他们的是他们自己。

王庙村扶贫本质上,是丁元英通过杀富济贫,引起社会舆论对“贫穷”的根源性进行思考,让众生觉悟,真正让一个人贫穷的是一个人“等靠要”的生存观念。

这个“等靠要”观念的存在,让一个人永远在精神上跪着。

涔汐之前在文章里写过,现实生活中:越是贫穷的地方,福利彩票店越多;越是贫穷的国家,福利彩票越火热;越是低学历低收入的人越爱买彩票。

本质上这种人的观念,就是希望上天降下好运,他们本质上是等靠要的依赖观念。

而丁元英就是想把贫穷人骨子里,“等靠要”的观念给扒掉,一个在精神上跪着的人,永远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

02

第二层、扒掉“太把自己当回事儿”的心态

丁元英第一次到王庙村召开股东大会的时候,乡村的农户问丁元英:

咱们农村啥条件,人家城里啥条件,不管是从人才、设备、资金等等各方面,怎么可能跟城里比?凭什么能够挣钱?

这个时候,丁元英回答:凭的是王庙村,不怕吃苦受累!

生存法则很简单,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条线之间就是生存空间。

学会在夹缝中生存。

丁元英去王庙村看音响生产情况的时候,冯世杰抱怨着说:我的天,累死我了啊!

丁元英停顿了说:

累死了,你死了吗?以后不许说“累死我了”,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真的快累死,还剩最后一口气,但有个条件,说完就得死,不死不行。想干成点儿事儿,记住两句话:别把别人不当人,别把自己太当人了。就这点儿规律而言,天下乌鸦一般黑。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工作太苦了受不了,太累了受不了,压力太大了受不了,责任太重了受不了。

既吃不了别人吃的苦,遭不了别人遭的罪,受不了别人受的压力,而且还没有多少能耐的人,请问到底如何“脱贫”?

底层人脱贫的第二点,扒掉“太把自己当人”的思维。

你想能得到多少,首先得学会承受多少!

03

第三层、扒掉“无知”的头脑

我们先来看看丁元英原生家庭,父母和丁元英妹妹哥哥是非常平凡的老百姓。

丁元英的妹妹去找丁元英拿车的时候,说了一句话:

二哥,跟你说话,你累,我们也累。

其实,足以说明丁元英已经脱离了原生家庭的观念了,已经跟父母兄弟姐妹不在一个认知层次。

我们再看看丁元英本人,是操控亿万资金的操盘手,身边的好友是正天集团总裁的韩楚风。

而韩楚风和丁元英都是留学德国的经济学硕士。

同样是面对格律诗跟乐圣的官司,刘冰、冯世杰、叶晓明选择了退股,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的欧阳雪对那场官司同样没有信心,说了句:赔了就从头再来,再去摆馄饨摊。

但是曾在德国留过学的肖亚文选择了入股格律诗,并且她对那场官司稳操胜券。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接受高等教育的肖亚文的认知高出了刘冰、叶晓明、冯世杰和欧阳雪。

接受高等教育的丁元英也摆脱了原生家庭的束缚,进入了社会的精英层。

所以,底层的逆袭,得扒掉“无知”这层皮。

当下同样证明了,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人,要想再白手起家,可不是改革开放初期拼胆大就行,没有知识,没有高认知只能成为创业的炮灰。

04

第四层、扒掉“平庸“的思维

一个底层人,自立自强、能吃苦耐劳忍人所不能忍,接受了一定的高等教育,其人生可以有一个突破,但是要想有一番作为,那还得扒一层。

这层是——平庸思维。

我们看看韩楚风,原本只是正天集团的一个中高层管理者,论资排辈在董事局韩楚风没有多少地位,这个时候正天集团需要挑选接班人的时候,韩楚风问丁元英:现在包括我在内,有3个候选人,我到底争还是不争?

丁元英回答:此消彼长,给他们两个副总裁让出道,让他们去争,结果就是你的机会。

赌注一台宝马车,结果丁元英赌赢了。

很多人看不懂丁元英的思维,在于普通人做事儿是顺着事情发展的线性思维,而丁元英是因果颠倒,逆向思考掌握规律办事儿的布局思维。

再比如,王庙村扶贫。

丁元英要的结果是通过“杀富济贫”引发社会舆论,对贫穷根源性的反思。

至于富的这块肥肉,早就选好了音响龙头企业乐圣。

丁元英跟韩楚风去五台山的途中,已经把自己所布的局说得非常透彻了,后面只不过是按照自己的计划执行罢了。

而其他人看事情一步步进行的时候,之所以觉得丁元英太神了,那是因为他们身在局中,甚至只是丁元英扶贫布局中的棋子,棋子怎么能够知道主人的心思?

底层人的逆袭,必须扒掉“平庸的思维”,只要骨子里存在平庸的思维,即便拥有再多的学识,最终仍然只是一个平庸之人。

05

第五层、扒掉“无德”的品行

《天道》这部电视剧,大部分人的目光都围绕王庙村扶贫的几个角色转悠,却忽视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王明阳。

单单从名字上来看,剧中的“王明阳”,跟500年来心学大家“王阳明”的名字相似,作者的用意,已经显示出此人在作品中的分量。

剧中王明阳的背景:

人称冷面诸葛,“马王黑恶集团”军师,高学历,精通法律和社会学,性格沉重、冷静、残忍,心理素质稳定,智商过人,曾经亲自策划、指挥过12起恶性大案。

被抓后,警察无论如何审问王明阳,他都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任何线索闭口不谈。

后来,芮晓丹通过丁元英的指点,做了3天的功课,在儒释道的宗教还有文化属性上做文章,连续审讯8个小时,才撬开了王明阳的嘴。

芮晓丹评价王明阳:以此人学识,如果不去犯罪,完全可以有一番作为。

全剧中论思维和文化底蕴,能和丁元英过招的当属王明阳。

可惜王明阳没有把他的文化、思维、学识用在正道上。

一个再牛的人,“心”若是歪了,不是活在底层的问题,而是下地狱的问题。

06

丁元英曾经说了这么一句话:

品性这东西,今天缺个角、明天裂道缝,也就离塌陷不远了。

有着丰富学识的王阳明,因为心歪了,受到法律惩罚,被执行了死刑。

无学识的刘冰,同样因为心歪了,而被自己的贪念,引导到死亡之地。

他们两个人的死,恰恰也说明了,一个人无论是生活在底层,还是生活在高层,心术不正,其归宿都是“地狱”。

《天道》真是影视作品中的“神剧”,这个神的地方在于启发人心。

从此剧中,我们看到一个底层人物的逆袭,必须扒了这5层皮:

第一层:扒掉“等靠要”的弱者生存观念;

第二层:扒掉“太把自己当回事儿”的心态;

第三层:扒掉“无知”的头脑;

第四层:扒掉“平庸”的思维;

第五层:扒掉“无德”的品行。

困住一个人不是阶级,而是思维、观念、觉悟和品行。

以上五层皮,看看到底是哪一层,阻碍了你的逆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