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八十年代至今的 民工潮 给公共事业管理带来哪些影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11-01
首先一楼给我么具体的分析了我国应当采取如何方法体系来有效的解决“民工潮”的问题。
第一: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八十年代至今民工潮的情况的影响。
“民工潮”的成因
自80年代初民工潮冲击珠江三角洲,至今10多年,它仍迅猛发展着。波及的范围,除东南沿海地区和京、津、沪外几乎遍及各大城市。据报道:北京市外来人口已达330万,其中大部分是民工!据估算,目前全国民工潮中的人数约有8000万,并以每年数百万人的速度递增。各种惊人的数字表明:民工潮已成为当代中国最引人注目的大事之一。
一、民工潮的起因
民工潮的兴起,是有着多方面的复杂而又深刻的原因的。
(一)大势所趋
纵观发达资本产业革命时,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下降了60%多,之后逐年减少。20世纪后,随着科学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速度更快。60年代初,联合国曾作出估计:每年约有1000万农民流向城市,即每天近3万人;10年后是1400万人,即每天近4万人。目前英、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比重仅占2~3%,我国剩余劳动力达1.5亿。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这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确属必然。
(二)政策所致
1979年以前,中国农农村经济政策,赋予了农民支配自己劳动时间和优化劳动要素配置的权力。从此,劳动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又促使农村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减少,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在不少地区,出现了农民三个月种田,一个月过年,八个月干闲的情景。与此同时,国家又逐渐放弃了限制农民向农外转移的一些政策措施;城市食品供应市场化;再加上其他公益条件的改善,致使长期森严壁垒的城门开始向农民敝开。于是民工们利用这一机遇,结帮拉伙,闯进了世世代代陌生的新世界。
(三)现状所迫
据有关部门测算,1952~1989年,农业为城市工业共聚集了10778亿元的巨额资金。1989年后,政府虽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但实际上国家仍通过剪刀差等途径每年从农业收益中拿走800亿元。国家主要用这笔钱发展工业,而发展工业又占用了大批耕地。同时,农村劳动力也在逐年增加。这便使本来就人多地少的形势更加严峻。据统计,1952~1987年农村劳动力增加了113.8%,而耕地减少了22.6%。1952年全国劳动力人均耕地9.3亩,1978年为5.5亩,1991年仅仅1.25亩,还不及美、俄等国家的1/8。由于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又趋严重,不少人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东进南下,到沿海开发区和城市工业区找出路。
(四)观念所促
中国的农民,本来乡土观念很重,一向把在外闯荡视为不务正业,而乐于唱那红米饭,木炭火,除了神仙就是我,或者是腌咸菜,薯干酒,卷着烟叶乐悠悠。电视、亲朋邻居那儿了解了外面的大千世界。渐渐地,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由不自觉到自觉地运用起价值规律,开始学着什么赚钱干什么。他们在家种田,一年只得几百元;而外出打工,一般能赚2000~3000元。反差如此之大,哪能不动心!除改变经济地位的强烈愿望外,他们还有提高社会地位的追求。摆脱组织及其生活方式,利用改革开放给他们的自主权,怀揣一张身份证,一个个加入到淘金者的队伍中。
(五)个案所诱
对农民,尤其是对一些穷乡僻壤的信息,学到了技术,心里热乎乎的。随即一传十、十传百,争先效仿着往外走。而那些尝到甜头的,自然舍不得半途而废,稍加休整,又离家重来。
二、民工潮的特点
在现有8000万人的民工潮中,论及特点,可归纳如下:
(一)致富欲望大
他们看到城市和发达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看到率先外出打工者衣锦还乡的场面,一个个赚钱致富的强烈心理油然而生。无论干什么、怎么干、只要能挣钱、挣大钱,他们都会在所不辞、全力以赴。
(二)吃苦精神强
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都自幼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又由于他们久经低下的劳动手段,又大都炼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所以,只要能多挣钱,他们就会豁出去,不管风餐露宿,不顾千难万险。
(三)年轻文化低
据有关方面统计,民工潮中有老有小,但绝大部分为20~30的青年人。这些人中,受过初中教育的约占68%,文盲、半文盲占8%以上。即使上过高中的,也由于长期忙于活计而所学荒废,文化水平大幅度下降。
(四)组织纪律差
民工潮中,有些人是当地劳动部门组织的;但绝大部分是民工们自发形成的。据劳动力流动较大的苏北、苏中农村的抽样调查,他们中由政府组织的占27.5%;无政府组织的占72.5%,其中,随人流而盲流的占10.9%。这些人三人一伙,五人一群,没有组织系统,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合法的居住场所,被称之为体制外部落。他们每到一地,找到活就干,找不到就散,常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五)生活两栖化
因为他们在家乡都拥有小块土地的使用权,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农业收入仍是其经济来源的重要部分,入城打工只不过是副业而已。鉴此,夏收秋种季节,便纷纷忙着回家干农活。逢年过节,更是不约而同地汇集成人流往返的大集团军。但毕竟由于他们长期在外,因而城里挣了钱,家里荒了田的现象屡见不鲜。

第二: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资料分析,农村跨乡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已经达到23.2%,接近l/4。据统计,现在全国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人数达86《X)万,其中2(X)2年以来新增6(X)万,全国处于流动状态的农业人口已近1.3亿,相当于日本的总人口。这样大规模涌向城市寻找工作的“民工潮”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思考。所谓民工潮,是指务工农民短时期内从居住地点向就业岗位地集中流动的现象,长期以来主要向沿海和发达地区流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运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时间、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等来调节与控制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发展和演化,使其达到人们预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同步提高的目标的系统工程。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已经由传统的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同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模式。在这些转变中,民工潮的加人,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在中国这样一个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中,“二元”结构的问题需要解决,缩小城乡差距是我们现阶段的战略决策,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