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仁尼琴简介

如题所述


索尔仁尼琴简介
在索尔仁尼琴的诺贝尔奖获奖致辞中,他写道,“我们都会死去,而文学不朽。”无论世界如何对他盖棺定论,这句话是他留给自己的最真切的表达、最真实的评价
生平简介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俄罗斯作家,二战时的苏联炮兵连长,因勇敢获得二枚勋章,1945年因通信中不敬被流放哈萨克8年,此段经历后来成为他作品的主题。他1962年出版反映集中营生活的作品,被吸收进作协,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无法在国内出版而在境外发表,被开除出作协,随后获得1970年诺贝尔奖,随后因出版描写极权主义的巨著《古拉格群岛》被驱逐出国,到美国后毫不留情地批评自由主义,苏联解体后又大骂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毁了俄罗斯,立场让左右两派都无法与之相处。他死后,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人物评价
索尔仁尼琴是20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良心之一,是异议的化身。索尔仁尼琴的不屈不挠、个人理想以及长年多舛的一生,使得他成为继陀斯妥耶夫斯基之后的一代传奇人物。他完全有资格进入世界伟人殿堂,我对他表示深深的缅怀。——法国总统萨科齐
在俄罗斯国内,评论界和读者对他及他的创作褒贬不一,苏联另外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叶夫图申科在考察了索尔仁尼琴的创作道路后指出,这位作家的出现,从一开始就主要是政治事件,而不是文学事件;他的“艺术潜力”曾在早期的一些作品中“闪现”过,但是后来“在走出文学的圈子后就没有能再回到文学中来”。这种看法为俄罗斯文学界相当多的人所认同。有人说“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他代表了俄罗斯的良知,而他的一生饱经磨难,却足以烛照未来。
很多西方人视其为与苏联当权者斗争的伟大文学家与英雄,但索尔仁尼琴又抨击所有的民主派,资本家,个人消费者,自由主义者等,在他们眼中索尔仁尼琴是个难以理解和面对的人。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在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流亡的1970年代,警告总统福特不要接见索尔仁尼琴,并于备忘录上写道:“索尔仁尼琴是个著名作家,但他的政治主张是一件令追随他的异见者都觉得尴尬难堪的事。接见他不仅会得罪苏联,还会因其政治主张在美国及各盟国中引起论战。”
他辞世以后,美国《时代》周刊是这样盖棺定论的:“对于西方世界来说,索尔仁尼琴是自由的象征,但他并没有回馈这些被赋予的身份的尊重。作为拥有强烈基督教信仰的人,他认为西方精神世界恶化,他对西方民主的极端批判有时候甚至让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一样感到困惑。”索尔仁尼琴既不像东方学者,同时也不像西方学者,他是美国的“俄罗斯古董”,他更像是一个永远的挑战者,并被套上意识形态的外壳,站在国家之间关系的风口浪尖上。
索尔仁尼琴经典语录
1.抵抗!为什么不见你们抵抗!现在哪些始终太平无事的人到责骂起我们来了。是呀,抵抗本应从这里、从一逮捕起就开始。但没有开始。
2.暴力并非总是公开使喉咙窒息,也并不是必然使喉咙窒息,更为经常的是,它只要求其臣民发誓忠于虚假,只要求其臣民在虚假上共谋。
3.暴力在出生时就公开行动,甚至骄傲地行动着。但一旦它变得强大,得到了牢固的确立,它就立即感受到它周围的空气的稀薄,而且倘若不自贬成一团谎言的浓雾
4.暴力在虚假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避难所,虚假在暴力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支持。凡是曾经把暴力当作他的方式来欢呼的人就必然无情地把虚假选作他的原则。
5.不管你祈祷多少次,坐牢的期限总不会缩短。你还是得从头坐到底。
6.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7.对一个国家来说,有一个伟大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
8.富农这个像抽人的鞭子似的术语的含义不可遏止地膨胀着,到一九三零年的时候,已经一般地把所有坚实的农民经济上坚实的,劳动上坚实的,甚而不过是信念上坚实的农民,都冠以这样的称号。富农的外号被利用来打碎农民的坚实性。
9.然而,每个人都有一打自圆其说的理由,解释他没有牺牲自己是对的。他们还希望有一个平安的结局,怕一叫喊就坏了事。其他一些人还没有成熟到懂得构成向群众呐喊的内容的哪些概念。须知只有革命家,他的口号才在唇上,到时候便会脱口而出,而一个驯顺的、毫不相干的庸人,这种口号从何而来呢?
10.人类的二十世纪比之前的任何一个世纪都更血腥残忍,而且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根本没有丝毫减少任何恐怖。
11.如果不相信有神,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12.世界正在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成。
13.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生活之路。
14.我绝不相信这个时代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义和良善的价值观,它们不仅有,而且不是朝令夕改、流动无常的,它们是稳定而永恒的。
15.我们不要忘记,暴力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的,而且它也不能够孤零零地生存:它必然与虚假交织在一起。在它们之间有着最亲密的、最深刻的自然结合。
16.我们知道他们在说假话,他们也知道他们在说假话,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假话,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假话
17.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起一切,没有猜到一切。
18.一九二九一九三零年,一条冲决一切的巨流滚滚而来,这就是数以百万计的被扫地出门的富农。他的流量过于巨大,尽管我们的侦查监狱十分发达,恐怕也是容纳不下的.它在俄国的全部历史上无与伦比。这是国民大迁徙,这是民族的浩劫。
19.宇宙中有多少生物,就有多少中心。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当一个沙哑的声音向你说你被捕了,这个时候,天地就崩溃了。
20.在我的生命尽头,我希望我搜集到并在随后向读者推荐的、在我们国家经受的残酷的、昏暗年代里的历史材料、历史题材、生命图景和人物将留在我的同胞们的意识和记忆中。这是我们祖国痛苦的经验,它还将帮助我们,警告并防止我们遭受毁灭性的破裂。在俄罗斯历史上,我们多少次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上的坚韧和坚定,是它们搭救了我们。
21.只要还能在雨后的苹果树下呼吸,就还可以生活。
索尔仁尼琴的经典语录
1、总盯着过去,你会瞎掉一只眼;然而忘掉历史,你会双目失明。
2、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3、苦难有多深,人类的荣耀就有多高远。
4、生命最长久的人并不是活得时间最多的人。
5、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生活的道路。
6、普遍的无辜也就产生普遍的无所作为。也许还不至于被抓起来?大多数人则麻木不仁地抱着一线希望。既然你是无罪的,——那为什么要把你逮起来呢?这是错误!人家已经抓住你的衣领在拖,而你却还暗自念念有词:“这是错误,一弄清楚——就会放出来!”
7、永远不要鼓励人们去寻求快乐,因为快乐本身不过是市场的一个偶像罢了。而应该鼓励人们互爱。一头野兽在咆哮眼前的猎物时会感到快乐,而我们人只有在互爱时感受爱,这是人类可以取得的最高成就。
8、从你那干涩的嘴唇里没有发出一点声息,因而过往的人们便把你和你的刽子手们误认为是一起遛弯的好朋友。我自己也有过许多次喊叫的机会。
9、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讲真话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
10、“抵抗!为什么不见你们抵抗!”——现在哪些始终太平无事的人到责骂起我们来了。是呀,抵抗本应从这里、从一逮捕起就开始。但没有开始。
11、不管你祈祷多少次,坐牢的期限总不会缩短。你还是得从头坐到底。
12、富农这个像抽人的鞭子似的术语的含义不可遏止地膨胀着,到一九三零年的时候,已经一般地把所有坚实的农民——经济上坚实的,劳动上坚实的,甚而不过是信念上坚实的农民,都冠以这样的称号。富农的外号被利用来打碎农民的坚实性。
13、只要还能在雨后的苹果树下呼吸,就还可以生活。
14、一九二九——一九三零年,一条冲决一切的巨流滚滚而来,这就是数以百万计的被扫地出门的富农。他的流量过于巨大,尽管我们的侦查监狱十分发达,恐怕也是容纳不下的.它在俄国的全部历史上无与伦比。这是国民大迁徙,这是民族的浩劫。
15、然而,每个人都有一打自圆其说的理由,解释他没有牺牲自己是对的。他们还希望有一个平安的结局,怕一叫喊就坏了事。其他一些人还没有成熟到懂得构成向群众呐喊的内容的哪些概念。须知只有革命家,他的口号才在唇上,到时候便会脱口而出,而一个驯顺的、毫不相干的庸人,这种口号从何而来呢?
16、人类的二十世纪比之前的任何一个世纪都更血腥残忍,而且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根本没有丝毫减少任何恐怖。
17、干吗赐给牲口以自由?它们世世代代继承的遗产就是带响铃的轭和鞭子。
18、如果在大规模捕人入狱时期,比如列宁格勒,当把全城四分之一的居民投入监狱的时候,人们不是坐在自己的洞穴里,听到每一次大门砰砰响声和楼梯上的脚步声就吓得发呆——而是明白了他们再也不会失去什么,于是精神抖擞地几人一组手中拿着斧头、锤子、火钩子,拿着顺手拿到的一切东西在自己的门道里设下埋伏,那又会怎样呢?.这样一来,不管斯大林多么渴求,这个可诅咒的机器一定会停下来!对于后面发生的一切,我们简直是咎由自取。
19、黄金告密的暗影落在谁的身上,他就不能用任何理由——无论是无产阶级的本质也好,革命的功劳也好,来进行辩护。他们全都被抓起来,塞进国家政治保卫局的牢房侦查员们不做笔录,因为谁也不需要这种文书。以后是否判得上刑,这也很少有人关心,重要的只是:交出金子来,坏蛋!国家需要黄金,你要它干吗?侦查员嗓子已经喊哑了,进行威胁和拷打的力气也不够了,但有一个通用的手法:光给囚犯吃咸东西,不给水喝。谁交出金子——就给谁水喝!一块金币换一杯净水!人为金属而死亡
20、逮捕!!说它是你整个生活的急剧转变?说它是晴天霹雳对你的当头一击?说它是那种并非每人都能习惯并往往会使你失去理智的不可忍受的精神震荡?宇宙中有多少生物,就有多少中心。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当一个沙哑的声音向你说“你被捕了”,这个时候,天地就崩塌了。
英格索尔名言
英格索尔名言
1、幸福不是奖赏,而是结果;苦难不是惩罚,而是报应英格索尔
2、柯尔律治才能和天才的差别就如同泥瓦和雕塑家的差别英格索尔
3、什么是伟大的一生?少年时的志愿英格索尔
4、所谓异端邪说,无非是指那些只有少数人相信的东西;它是势盛者强加在势弱者的理论之上的罪名英格索尔
5、文明的历史是人类得到缓慢而痛苦的解放的历史英格索尔
6、贸易最能促进文明的发展。人们在交换商品的同时也交换了思想。英格索尔
7、自由之于人类,就像亮光之于眼睛空气之于肺腑爱情之于心灵英格索尔
8、真正的文明在于每个人把自己应得的权利刘给他人英格索尔
9、自由是进步的象征英格索尔
10、力争使祖国变得更加美好的人才是最爱国的英格索尔
11、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12、如果没有周围人的鼓舞,天才也会英格索尔
13、极少富人拥有他们的财产,是财产拥有他们。英格索尔
14、习俗是法律外的法律英格索尔
15、纵观世界的历史,凡是有建树的人当初都被称作为异教徒英格索尔
范布勒名言亨奥斯汀名言嘉德罗斯名言穆尼尔·纳素名言
穆尼尔纳素夫名言
1、母爱不仅仅是指母亲对孩子的爱,也应包含孩子对母亲的爱。穆尼尔纳素夫《家庭》
2、生活中,谅解可以产生奇迹,谅解可以挽回感情上的损失,谅解犹如一个火把,能照亮由焦躁、怨恨和复仇心理铺就的道路。穆尼尔纳素夫
3、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穆尼尔纳素夫
4、母亲对于孩子是第一所学校。穆尼尔纳素夫《愿你生活更美好》
5、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的爱心往往多于怨恨,他乐观愉快、豁达、忍让而不悲伤、消沉、焦躁、恼怒;他对自己的伴侣和亲友的不足处,以爱心劝慰,述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听者动心,感佩、尊从,这样他们之间就不会存在感情上的隔阂、行动上的对立、心理上的怨恨。穆尼尔纳素夫
6、独立能力是人生的基础。穆尼尔纳素夫《家庭》
7、感情上的隔阂、行动上的对立、心理上的怨恨.穆尼尔纳素夫
8、母爱不仅仅是指母亲对孩子的爱,也包含孩子对母亲的爱。穆尼尔纳素夫
9、知识如同光芒四射的烛光,把人生之路照得耀眼通坦;来者从亮光中认识了人生的意义,却似蜡燃尽,照亮了别人。穆尼尔纳素夫《社会》
哥尔德斯密斯名言小塞涅卡名言费尔巴哈名人名言
索尔仁尼琴的那句名言是对谁说的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在小说《第一圈》中,借小说中的英诺肯基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一个国家有了一个伟大的作家——就像有了第二个政府”
索尔仁尼琴晚年的反思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写了著作《古拉格群岛》,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英国《泰晤士报》誉为“俄罗斯良心”。
索尔仁尼琴的创作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在创作中注重继承与创新。以他被逐出境的1974年为界,可将其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成就较高,早期创作有较高的艺术性。
他的才华在早期的两部小说中表现较为充分。索尔仁尼琴以其檄文似的小说触及了敏感的政治问题,试图揭开一页沉重的历史。他成功地扮演了思想家和批判家的角色,力图超越时代,审视现实,针砭时弊,反思历史。而后期则较为平淡。
扩展资料:
索尔仁尼琴不仅仅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诗人,更是一位历史学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毕生追求公平与正义,给俄罗斯留下了丰厚的思想和文学遗产,在有生之年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普京在唁电中表示: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的逝世是对全俄罗斯的沉重打击。他坚强勇敢的精神和巨大的内在人格魅力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的创作活动和社会活动,以及漫长而坎坷的生活道路将成为我们的学习榜样。
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堪与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并列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为加速前苏联的民主化、“公开性”进程,推动历史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索尔仁尼琴晚年看中国
几年前《大国崛起》在国内热播,其中讲到俄罗斯崛起的源头,那就是彼得大帝决定向欧洲学习。彼得大帝将地理上更加靠近欧洲的彼得堡做为首都,亲自到欧洲微服考察,引进欧洲文化,强令俄罗斯贵族剪掉野蛮的大胡子,要像欧洲一样文明地刮胡子等等。索氏的观点与中国的《大国崛起》完全相反,他认为,彼得大帝的“西化”也错了。那么,索氏是要回到彼得大帝以前的俄罗斯吗?也不完全是。彼得大帝以前的俄罗斯东正教,在索氏看来,依然是“西化”。的确,东正教来自与东罗马,从源头上说,来自于罗马帝国,也属于“西化”。这一切都是索氏反对的。但是,在东正教之前的俄罗斯传统究竟是什么?难道是成吉思汗后裔建立的金帐汗国?也不是。于是,索尔仁尼琴左右开弓,要回到俄罗斯传统,结论上虽然如此,但是在本质上依然令很多学者困惑。有国内学者指出,索氏要回到的俄罗斯传统,是俄罗斯教会集权之前的宗教传统,即“向后看的反专制”,在俄罗斯教会集权形成后,这一传统被称为“分裂派”。我认为这一追根溯源的研究的确很深入,但有点太深入了,反而显得过于复杂而找不到答案。索尔仁尼琴的确有高瞻远瞩的地方。他很清楚地看到,西方现代文明几百年来的发展过程,它的本质和表现,不管是左派的社会主义还是右派的资本主义,都无法解决人类的根本的问题。在这一点上,索尔仁尼琴不像一个文学家,更像是一个历史学家。当代很多一流的历史学家都看到了这个问题,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例如汤因比、斯塔夫里阿诺斯等。但是,西方文化不行,什么才行?索氏与汤氏、斯氏等人的区别在于,汤氏、斯氏等西方历史学家都认为,出路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而索氏不愿接受这个结论。于是,他只能在俄罗斯的历史中游荡。事实上,索氏倾毕生精力完成的《红轮》,开篇引用了另一位俄罗斯学者赫尔岑的一段话,已经表达了他的心态:“只有斧头才能拯救我们,别无其他,只有斧头俄罗斯在呼唤斧头”。因此,索尔仁尼琴反对“西化”的左右派,却在俄罗斯的传统中游荡,找不到落脚点。他在《红轮》最醒目的位置所引用的这段话表明,他不过是回到了一个民族主义的立场,这也是他与普京能走到一起的原因。然而,民族主义很难成为全世界的共同价值,只能具有历史阶段性的意义。全人类的共同和谐,很难借助民族主义,索尔仁尼琴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因此,我们才会理解,索氏为何会对中国很不友好。索尔仁尼琴曾经说中国是军国主义,说中国有扩张野心,妄图占领整个西伯利亚,他提出要预见与中国的可怕战争,指出对待中国要寸土不让,等等。当年李敖曾经批评索氏是“二流货”,但李敖的批评在我看来也没说到点子上。索氏批判一切西方文化,但在自己的俄罗斯文化范围内,找不到可以取代西方文化的资源。遍观世界,汤因比、斯塔夫里阿诺斯等人是有真知灼见的,他们认为只有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拯救世界。索氏只不过是不愿承认而已。我认为,索尔仁尼琴对中国的不友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民族主义的嫉妒。他想回到俄罗斯的传统,但俄罗斯的传统的确没有多少“非西方”的东西。把俄罗斯传统中“西化”的内容剔除干净,索尔仁尼琴几乎找不到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即便有,本质上也只相当于中国传统的初级模仿版。我之所以说索尔仁尼琴的左右开弓对于中国有特殊含义,一是因为,在我们看来,俄罗斯也是“西化”的一部分,但索氏却不承认。二是,国内学者金雁、秦晖在《红轮》一书的长篇序言中指出,索氏与中国的“新儒家”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新儒家与索氏面临类似的困境。索氏在俄罗斯传统中找不到落脚点,是因为俄罗斯自身的文化传统剔除“西化”内容后,所剩无几。对于中国来说,则恰恰相反,不是太少,而是传统太丰富。新儒家提出中国要回到传统,问题在于:回到哪里?是前三十年,还是蒋介石时代?还是北洋政府时代?还是康乾盛世?还是郑和“七下西洋”?还是忽必烈幅员辽阔的国土?还是宋朝的文人政治、经济繁荣?还是汉唐气象?还是秦始皇帝?还是三皇五帝?在这有必要强调一下,回到传统应该理解为是传统的理念,而非传统的形态,就好比肯定秦始皇的价值,并非要求用篆体写字。所以,中国似乎有太多的选择,而索氏回到俄罗斯传统几乎没有选择。因此,索氏最终的民族主义选择,只是一种感情,而非理性。索氏批判左右“西化”是有价值的,但是,批判不能等同于构建,索氏最终因为没有文化的着落而成为民族主义,也因为他成为民族主义而更加找不到文化的落脚点。索尔仁尼琴的鸿篇巨制《红轮》从西元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写到西元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包含了俄罗斯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历史时期,从而也凝聚了索氏最重要的思考成果。索尔仁尼琴的这种思考,决定了他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而是一个思想家。至于索尔仁尼琴的思想最终能否成为属于全人类的真理,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目前的中国人来说,阅读索尔仁尼琴的《红轮》,也许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看看这个“永远的持不同政见者”,这个“顽固、孤独和好战”的斗士,这个具有“先知的力量”和强烈宗教道德感的“社会良心”,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充满争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