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海峡的渤海海峡

如题所述

渤海海峡,中国第二大海峡,位于黄海和渤海,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是渤海内外海运交通的惟一通道。海峡向东连接黄海,向西连接渤海,是黄海和渤海联系的咽喉要道;海峡南北相距约105千米,北起辽宁大连老铁山,南至山东烟台蓬莱阁。
渤海海峡是指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胶东半岛蓬莱登州头之间的峡湾海域,是渤海与黄海的天然分界线。它西面与渤海相连,东面与黄海毗邻。长山列岛分布在渤海海峡的中部和南部,形成船舶可航行的水道以及和外海域相连的通航航门。渤海海峡两端最短距离约106公里,是外海水道进入渤海的主要通道。在中国的版图上,渤海海峡正处于“雄鸡”的“咽喉”处,被辽东半岛到山东半岛C型的海岸三面环绕。
渤海海峡中散布着不少岛屿, 其中庙岛群岛声名遐迩。群岛大小共有30余个岛屿,呈东北——西南走向——字型展开。
其中较大的有北隍城岛、大钦岛、砣矶岛、高山岛、大黑山岛、北长山岛和南长山岛等。
南长山岛陆域面积13平方公里,是渤海海峡中面积最大的岛。大竹山岛突出于列岛东南端,距南长山岛18.7千米,是列岛最前哨。
各相邻岛屿间距离1.4~10.7千米,互为依托,瞰制渤海海峡。
庙岛群岛战略地位重要。历史上英法联军三次进攻大沽,八国联军进犯京津,均从群岛间的老铁山、大钦等水道通过。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日军曾以群岛北端的南、北隍城岛为舰队锚地调整兵力,进攻固守旅顺的沙俄军队。1914年日军又在南长山岛、庙岛开辟供给点,保障主力经登州水道在龙口登陆,迂回进攻驻守青岛的德军。抗日战争胜利时,八路军北海军分区一部进岛担负守备,掩护主力数万人渡过海峡进入东北。
165公里,很近,不到2小时的车程;165公里,很远,需要绕道1980公里。165公里,这就是大连到烟台的直线距离,渤海海峡阻断了两个相近的城市。
渤海是中国最大的内海,从辽东半岛沿海岸到胶东半岛,三面大陆环绕,形如英文字母C,渤海海峡横亘在两大半岛之间,成为山东乃至华东到东北地区的天堑。
专家组早在1992年就开始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该课题的基本设想是:利用渤海海峡的有利地理条件,从山东蓬莱经长岛至辽宁旅顺,建设公路和铁路结合的跨越渤海海峡的直达快捷通道,将C形通道变成四通八达的Φ形网络,使大连市与烟台市的铁路运距缩短1518公里,进而形成纵贯中国南北从黑龙江到海南十省(区)一市的东部铁路、公路交通大动脉。
借助跨海通道,东北货物可以迅速直接地到达山东半岛,并直通苏北和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如果跨海通道建成,两大城市群之间的铁路和公路距离将大大缩短,特别是烟台、威海和大连的距离,都在“2小时经济圈”以内,空间可达性大大增强。
渤海海峡是我国海防要地,图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海战 渤海海峡南北长57海里,有大小水道10余条,是进出渤海的咽喉要道,北京和天津的门户。历史上进入北京和天津的外国海军都是从渤海海峡进出的,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控制渤海海峡是从海上保卫华北地区的重要战略措施。
位于渤海海峡中、南部中的庙岛群岛,由32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52km2。庙岛群岛属于丘陵地带,南部岛屿多,岸坡缓冲,北部岸陡水深,西部岛屿多为岩岸,东部岛屿多为砾石滩。庙岛群岛纵列于渤海海峡,是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桥梁,黄海和渤海的咽喉,北京和天津的门户。庙岛群岛本来有利于构筑工事,封锁渤海海峡。但是,旧中国岛上无防御设施,致使外敌随意进出渤海。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三次通过庙岛群岛,进出渤海,登陆塘沽。在日俄战争、日德战争期间,日军都以庙岛群岛为基地,进攻旅顺和龙口。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庙岛群岛仍然是外敌入侵的重要途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8

中国的主要海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