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某中班进行“动物怎样过冬”的科学活动时,讨论到有关乌龟的事情

如题所述

  冬天里,某中班进行“动物怎样过冬”的科学活动时,讨论到有关乌龟的事情。有一位幼儿说“乌龟是会冬眠的”。这时另一位幼儿说乌龟是不冬眠的,并且说:“我家里饲养的两只小乌龟一直没有冬眠……”教师面对这种情况,便想告诉大家:乌龟确实是冬眠的,后面那位幼儿说的不对。但是她又想到这样做岂不是成了知识的灌输?于是,她想到另一种处理办法——请大家一起来观察乌龟究竟是不是冬眠的。可她又担心:万一乌龟真的像这位幼儿说的那样不冬眠怎么办呢,岂不是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答案?这个“乌龟冬眠”的问题竟难住了老师!

  试联系你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结果”的认识分析这个事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参考答案:
  该教师在活动中避免直接告诉幼儿结果,留给了幼儿探索的空间。但她纠结于幼儿探究的结果是否正确的问题,说明她将“正确科学知识”的认识放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位置。 其实,科学知识是科学探索过程的必然结果,知识的目标已经蕴含在其他的目标之中。幼儿 的“科学知识”与成人理解的科学知识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他们的这种认识往往是表象的、 片面的、零散的,概念化程度并不能达到所谓“科学知识”的程度。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的实施者,我们必须认识到幼儿科学认识的特点,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幼儿需要什么样的知识, 以及如何让幼儿获取知识。在观察乌龟是否冬眠的过程中,幼儿会综合运用观察、表达、操 作等能力,探究欲望得到进一步加深,对其科学素养的发展有积极作用,至于结果如何,往 往不是教师应该重点强调的问题了。该教师可以通过讨论了解每个幼儿的经验,了解提出不 同意见的幼儿的缘由。还可以与幼儿一起制定观察的计划,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得知乌龟是 否冬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