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表现抢眼、合资品牌萎靡不振,长安真的克海外品牌?

如题所述

一条网友的留言提问让笔者忍俊不禁。

长安汽车的2023年7月销量快报显示如下结果:

总销量207743辆,长安系自主品牌总销量170655辆,同比增长7.3%;长安系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135051辆,同比增长5.2%。

于是长安系合资品牌的销量就只有37088辆,仅占总销量的17.85%。

长安汽车是不是“克海外品牌”?

这本是一个笑谈,奈何真的有汽车爱好者当真。

不过还是先来看一看长安系合资品牌的销量数据吧,否则会显得没有说服力。

销量确实不高,可是在看到这些品牌之后也就了然了;其实长安系合资品牌的表现不佳并非长安汽车的责任,中外合资车企的合作模式是众所周知的,传统车企的合作方式基本都是中企提供资金、土地、厂房和员工,海外车企提供资金、品牌、技术等。在产品规划和技术研发两方面主要由外企主导,所以产品力是否够强并非长安汽车可以决定。

以长安福特为参考,该品牌月销量能破千辆的车只剩下五台!蒙迪欧是销量最高的轿车,可是七月也只有4174辆。这台车差在哪呢?其实新款蒙迪欧并不差,2.0T发动机动力强劲,8AT变速箱也是挺不错的。但是蒙迪欧有一个“空窗期”,在雪佛兰迈锐宝XL和别克君威两度升级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过程里,蒙迪欧一直没有变化;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的蒙迪欧被边缘了,车辆的关注度远低于通用系。所以即便在近期进行了整车升级,可是想要提升关注度已经不可能做到;毕竟现在最受关注的轿车普遍是新能源汽车,燃油车重在延续。

锐界L、锐际探险者领睿江铃福特)销量还能破千辆,可是这些车想要成为热销车也不现实;原因有两点,其一是这些车全都是燃油车,其二是这些车在设计、操控或配置等方面与同级竞品相比并无优势。

福特汽车的强项是打造硬派车型,比如皮卡和越野车。

福特品牌普通乘用车在其本土市场的表现也是不太理想的,所以长安福特又能如何呢?

林肯汽车是福特汽车旗下的高端品牌,所使用的发动机、变速箱和驱动平台自然是共享福特;林肯Z轿车其实就是“大号蒙迪欧”,也是2.0T&8AT的前驱车,中高端汽车以后驱为主哦。

冒险家航海家这两台SUV用横置平台打造,其角色就像是用大众汽车MQB平台打造的奥迪汽车,显然也是不受欢迎的;只有飞行家采用的是纵置四驱平台,但是福特探险者也是纵置四驱。在核心技术上无法做出区分,林肯汽车也就有了对比,价格一高一低、销量已经注定。

长安马自达汽车的冷门是注定的,该品牌全系量产车至今也没有涡轮增压发动机可用;燃油车的发动机经过了两轮的进化,第一次是外燃机到内燃机,第二次就是从自然吸气到涡轮增压。增压器就是压气机,压气技术是通过提升空气氧含量来提升扭矩;扭矩的提升可以实现相同转速的更大马力,转速不升高则油耗可控制。其实增压技术是节油技术,只是也能够做到提升动力而已,所以商用车所使用的柴油机总是增压机。

而马自达的汽车仍旧在使用动力弱、油耗高的自然吸气发动机,配合的变速箱只是6AT。

动力传动系统的标准如此之低,它不冷门谁冷门?然而这也不是长安汽车能够解决的。

综上所述,长安系合资品牌的冷门不是长安汽车的责任,只能说长安汽车选不到真正有实力的“合作伙伴”;然而这也是无奈的结果,曾经的自主汽车厂商分为三大、三小、二微、四轻、二中、三重,三大指的是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神龙汽车,三小指的是北京吉普、天津夏利、广州标致,二微指的是重庆和贵重两个军工企业转产微型轿车的项目,剩下的是商用车项目。

二微里的重庆军工转产微型轿车的企业里就有长安汽车,彼时的长安汽车走得很艰难,优质资源并不能足够多的偏向这家车企;其中包括海外车企选择合作企业,长安汽车只能捡被“挑剩下的”,所以长安系合资品牌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欢迎转赞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和汽车科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