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大寿有什么讲究?

如题所述

寿庆俗称“做寿”,是庆祝老年人寿辰的重要习俗。\x0d\x0a
在旧时,富裕的家庭会在六十岁时开始举办寿庆。寿庆的筹备包括提前一个月向亲友、门生、下属发送请帖,以及提前三天布置寿堂,张灯结彩。寿堂的正中放置一把披有锦缎的八仙高椅,椅前有一张覆盖桌衣的八仙桌。桌上点燃一对大金统蜡烛,椅后墙壁上挂一张长画桌,桌中间放置自鸣钟,钟两侧各有一个插着卷轴的帽筒。墙壁上挂着红纸金字的寿屏。\x0d\x0a
寿庆当天,寿星会穿上锦缎寿衣,坐在正中的高椅上,接受儿女、媳妇、女婿及孙辈们的三跪九拜礼,并分发给子孙钱(用红纸包好)。\x0d\x0a
第二天是最热闹的,接待前来祝贺的亲友来宾。当客人带着寿礼到达门口时,负责敲锣的人会敲双声锣,高喊“客到”,乐队奏乐,唢呐和丝竹乐器齐鸣。寿星端坐高椅上,长子在一旁侍立。同辈亲友上堂作揖,口称“祝寿”,寿星起身回礼。如果是下属或晚辈上堂叩拜,则由长子代为回礼。如果是佃户来贺,则不让他们上堂,只收下寿礼,带他们去厨房吃顿饭就离开。如果上司来贺,寿星会立即下堂,拱手作揖,陪同进入客厅交谈。\x0d\x0a
拜寿结束后,会设宴请酒,一般连办三天。生日的当天晚餐最为丰盛,称为正餐。旧时习俗中,酒宴间的几道粉食点心必有一道是带芽头的寿桃。客人吃寿桃时,不能吃掉芽头,要先把芽头掰下放在桌上,称为留芽,意味着后代也会长寿。\x0d\x0a
做寿的习俗在建国后已基本废除。如今民间仍有庆祝生日和送生日的习俗。长辈生日时,儿媳们会做些老人爱吃的东西请他们享用,俗称“做生日”。已出嫁的女儿则送寿面、糕点、生日蛋糕等,有的还做新衣送来。\x0d\x0a
做寿的习俗在不同年纪有不同的称呼:\x0d\x0a
五十岁:称暖寿、半百添寿;\x0d\x0a
六十岁:称小寿;\x0d\x0a
七十岁:称中寿;\x0d\x0a
八十岁:称上寿、大寿;\x0d\x0a
九十岁:称鲐背添寿;\x0d\x0a
一百岁:称期颐。\x0d\x0a
寿诞的活动通常由子孙发起,除了布置寿堂外,还要准备供品祭神拜祖,并准备寿宴招待亲友。寿宴中的菜肴,猪脚面线是必不可少的,猪脚象征强健,面线象征长寿,祝愿寿星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吃寿面时,要将寿面拉高抽长,表示寿星将会福寿绵长,忌讳从中间咬断。前来祝寿的亲友会送礼盒、酒或红包等贺礼,主人则回赠寿桃、红蛋、猪脚面线、红龟粿等礼物。出嫁的女儿还会额外送鸡、蛋、桃龟、衣服、金饰、红包贺母寿;送鞋、帽、衣服、红包贺父寿,俗称“拜寿”或“敬寿”。\x0d\x0a
祝愿老寿星:\x0d\x0a
福如东海长流水\x0d\x0a
寿比南山不老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