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怎样写得和别人不一样

如题所述

近年来,许多阅卷老师都会提到,目前考场上完成的材料作文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套路:
(1)引:概述材料大意。
(2)析:分析材料。
(3)点:提出中心论点。
(4)联:联系实际展开论述。
(5)结: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
虽然写作思路连贯,但作文又陷入了另一个弊病,那就是写作套路的“八股”。
如何才能走出这样的误区呢?
对文章的谋篇布局训练不容小觑。学会“逆向而行”,可以让我们的作文增色不少。
作文命题者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可谓是“用心良苦”,尽量为考生提供更大的立意空间(开放性)和文体选择空间(选择性)。因此,命题者的初衷,绝不是让我们走上“八股”的套路。
除了在论证过程中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论证,以及让我们学会辩证的分析,多尝试驳论文的写作,逆向而行,会有利于发挥我们的思辨性以及提升作文的立意。
学会从反面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从而来表达出自己独特而合理的见解,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题目逆向,先“声”夺人
在诸多的材料作文的选题中,有一种作文的立意是需要考生充分认识自我、正视自我……
例如:给定材料“2011年,秦玥飞从耶鲁大学顺利毕业后,通过招聘成为湖南一个偏远山村的村主任助理。一年多来,他逐渐融入村民,了解他们的诉求,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为村民做成了不少事:修筑水渠,维修道路,安装路灯,建养老院……
有人质疑他的动机,给他贴上‘富二代’‘官二代’的标签,认为他是为了名利和权力,为今后的升迁铺路。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阶层的秦玥飞说:‘我做村官可以更好地了解基层和老百姓,也能更好地了解我自己,至少可以判断自己适合在公共服务领域工作。做村官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虽然我是耶鲁毕业的,但很多农业方面的东西我确实不懂。我希望用所学和所长为社会发展出一份力。’”
很多考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写到要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要谦逊踏实等等,但有位考生的作文却以“能‘贱’”为题。
当初看到这个题目时,我们一定会“大惊失色”,因为“贱”字在我们的印象中,带有浓重的贬义色彩,而这位考生在题目上逆向而行,有理有据,作文中给出了根由:江苏常州中学校长童伯章先生在1918年对新生说出了两句勉励的话:一曰存诚,二曰能贱。这是教人待人要诚恳,做事要能贱,放低姿态做人,诚诚恳恳做人,这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训诫。虽然该作文后面的论证又回到了放低姿态上,但是,这样的“逆向”着实为他的文章增色了不少。
立意逆向,论证深刻
又如作文题目“整理”,可以写整理仪容仪表,整理行装;在旅游远行、行军打仗时,未雨绸缪,做好整理;整理房间、货架;整理资料、知识;整理思绪、心情、情感;整理社会秩序和风气,如文化氛围、网络环境、社会舆论、民众情绪等,这些无不体现着我们丰富而深厚的知识面。但同时,为了“博得眼球”,可以采取“逆向而行”的方法。
将文章立意为“婉约词人李清照曾有一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常被人引用来形容纷多的杂乱念想与苦恼,理也理不清。与其学习如何疏通整理自我,倒不如学习不整理更好。”
论点反其道而行,可以将它进一步论证为“将整理内化为一种习惯,让平时不经意的整理成为一种自然的能力,让不整理的心态达到一种境界,让自己的所作所为从根本上实现由整理到不整理的良性飞跃。”这样的反其道论辩,大胆有力,见解独到深刻。
逆向得当,慎入误区
一种好的谋篇布局的手法,会让文章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方法都绝不是万能的。很多作文的立意不适合采用逆向而行的方法,例如珍惜生命、拒绝平庸等题目,逆向而行就不太好入手,勉强为之,会有东施效颦之感。再如一些作文,即使反其道而行,但是也要注意分寸,也要逆向得当。
例如:“尊重秦桧站起来”;“支持女孩坐在宝马车里哭”;“不认同范跑跑的行为但尊重他”等素材已经触碰到了社会道德底线。因此要切记,作文需要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尤其不要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