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文化对你的影响有哪些?

如题所述

情感是人类永恒的精神主题,人群与狼群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与人之间是有情感的,而诗词就是情感最深厚的载体。在中国,自周秦汉魏到唐宋元明清,从帝王将相到渔樵歌 伎,从繁华都市到贫困乡村,凡有情处皆有诗,凡有诗处皆有情,不管是诗人之间的相互酬答还是山乡男女的山歌对唱,都是在传递着一种情感,一种心灵。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很有道理的,可想而知一个没有传统修养的人,穿着再高档的西装、涂着再昂贵的脂粉,也不过是一个漂亮的躯壳而已。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反而说不清楚,而用一两句诗词不但立竿见影,而且深化了主题。我想,作为一个社会人,不管我们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也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如果我们不想拒绝优雅与高贵,不能不学一点古典诗词,只有这样才会产生一些由内而外的书卷气味,才会减少一些由外而内的俗气、脂粉气。


汉语就是诗的语言。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汉语就是在诗的氛围中成长的,在与诗的相互交融中各自得到了丰富,形了不可分割的整体。汉语的每一个字都有丰富而独特的含义,同时音有同字,字有同音,毫不夸张地说,汉语字字句句都是诗,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都无法比拟的,而诗词就是汉语语言的浓缩精华,不学诗词的人怎么能知道汉语的精深与精彩!我不只一次地请教过很多英文不错的朋友,请他们为我翻译一句我们认为最简单的诗:“白日依山尽”,很意外的是都说不会翻译,后来认识一个毕业于英国白金汉大学并且从小就在美国长大的朋友,把她翻译的英语译成中文是这样的:白色的太阳顺着山落下去了。简直让我哭笑不得!这还叫诗吗?我真的想不到那些大翻译家是怎么翻译中国诗词到外国去的,我很担心中国诗词在外国人看来简直是神 经 病在说话。

因此,想提高汉语水平,你的外语再好也是不行的,最佳的途径就是学习古诗词。现在一些所谓的记者不要说写文章,连一个标题也拟不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4
一、保持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和精神风尚。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作为古代科举考试的必修课目,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正统文学,直接或简接地却都是深刻地影响并塑造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在气质。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寓理载道,可以说诗词涵盖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最生动、最集中、最具体的体现。 二、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需要
第2个回答  2019-07-04
佛教的传入大大推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且随着对大量的从印度而来的佛经的翻译,并依据佛典中偈语的翻译规律,人们总结出了汉字的四声规律。即平、上、去、入四种不同的声调,这标志着声律理论的产生,汉字四声规律的发现和声律理论的诞生直接影响了当时的中国诗歌的创作。诗人们从那时候便开始追求诗歌的形式美和格律美。渐渐的中国的古体诗慢慢被淘汰了,诗坛中出现了按照新的诗词格律创作的格律诗。

新的格律诗在表现社会生活方面,从创作手法上讲比古体诗灵活、方便得多,最主要的是它更容易被阅读和记忆,进而增广了传播的范围
第3个回答  2019-07-04
1.说出了中国人的心声,使人在心灵上达到共鸣,如李白的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煜的浪淘沙和虞美人、柳永的雨霖铃等
2.使人们养成了简洁凝练的做事风格,古诗词中的炼字都能说明
3.有些诗歌能激起大多数中国人的激情,例如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示儿,辛弃疾的破阵子等。
第4个回答  2019-07-04
我认为古典诗词文化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大有益处,它可以令我们了解过去古人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风俗习惯,但诗词却比单纯的文言文历史更生动,对以后的发展可以是多方面的,例如,电视电影业的素材,汉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等等,提高我们的古典文化素质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