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济南大润发,发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这是超市个例还是普遍如此?

如题所述

这个问题应该是超市的个例,食品安全问题确实比较难防控,每个超市都会有这么一点点问题,但是严重问题应该是个例,不可能普遍如此,否则就会出现很大的影响。

一则“济南大润发发臭隔夜肉洗了再卖”的新闻登上热搜。据了解,记者暗访济南一大润发超市发现,这里的店员每天备货时最先处理的就是头天未卖完的隔夜肉:不新鲜、味不大的作为9.9元一斤的特价肉卖;臭味明显的冲洗去味再上柜台;发臭变质无法处理的,直接铰馅儿或灌香肠。

随后,大润发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相关说明,称相关肉品已全部封存下架,涉事员工停职接受调查,门店将立刻进行整改,目前正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检查和调查。

一直以来,大润发对外宣传的经营理念是“新鲜、便宜、舒适、便利”,如今发生这样的事件,显得颇为讽刺。食品安全是我们最后的一道关口。当下的一些生产者和经营者却为了利润不择手段,无视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人民生命安全。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不容践踏。要想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需要多方共同发力。如监管部门应制定合理、易操作的规则,并执法到位;企业应该遵守相应制度,督促员工遵照执行;从业人员应有职业操守,不拿他人的健康当儿戏。

此外,舆论监督也可以对食品安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通过新闻平台的曝光,企业能够规范纠正自己的行为,群众也可以了解不合格产品,并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从而促使行业更加规范。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得到保障。只有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从源头遏制臭肉、毒酒、烂菜,人民群众才能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稳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7

记者暗访济南大润发,发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我认为所有的超市都普遍如此,因为天下的乌鸦一般黑!

“昨天的都铰肉馅啊?”

“不能都铰啊,你也得挑不好的。好的肯定不能铰啊,还行的就放九块九那一堆里卖。”

“最后那些臭的没法用的怎么办?”

“铰肉馅、灌肠。”

这是记者在大润发超市济南省博店暗访时,与自营肉品销售人员的对话。在这里,店员每天备货时最先处理的就是头天未卖完的隔夜肉:不新鲜、味不大的当9.9元一斤的特价肉卖;臭味明显的冲洗去味再上柜台;发臭变质无法处理的,直接铰馅儿或灌香肠。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一名大润发肉品课员工再三嘱咐,如果有客人问新不新鲜,千万不能明确回答,就说“你自己看,自己挑”就行。

生鲜类超市普遍存在这种现象

我们都知道生鲜类的商品保质期是非常短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次在生鲜超市总能听见员工在不停的叫卖,因为卖不出去的商品的损失,肯定是要员工承担一部分的。所以工作人员想方设法也要把这些东西卖出去,因为毕竟和自己的钱包挂钩。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几乎所有的生鲜超市,或者市场都存在特价商品,而我们消费者其实心中清楚这些都不是非常新鲜的。

其实这种用不算新鲜的东西做特价的方式,既能处理库存,同时也避免了浪费,并不是不可以。只是像济南大润发这样,将已经发臭的肉卖给顾客,这种行为就略显得有些下作了。

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我查询发现,“GB 2079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于肉和肉制品经营卫生进行了规范,其中第七条第四款中明文规定,发现有异味、有酸败味、色泽不正常、有黏液、有霉点和其他异常的,应停止销售。

对于调查中发现的变质肉品打折、铰肉馅,以及灌肠等行为,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这不但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严重侵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

陈音江表示,对于肉品的异味,以及变质程度的判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出现个体偏差,但作为经营主体的超市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具体可实施的评价方法和处理方案,并严格执行,比如,在店员看来都已经无法销售的肉品再用来铰馅做香肠,就是典型的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无论是商超还是具体的个人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甚至刑事责任。”陈音江说,有关职能部门也应该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切实地落实对于商超经营行为的监管责任,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第2个回答  2021-08-17

普遍如此

前言:

最近,全国连锁的大型超市大润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被闹得沸沸扬扬,大家惊呆了,纷纷表示自己在大润发购物那么多次,也没出现太大问题,怎么这次被锤得那么厉害?


到底它还是个知名品牌,挺过那么多家超市的激烈竞争,它的管理应该很厉害啊,怎么会出现这种问题?



一、事件|大润发食品安全

最近,有媒体曝光某大润发超市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触目惊心。

大润发超市是个大型超市,肉质需求很大,但浮动也很大,难免会有剩肉出现,主要是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才不会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又能减少超市的损失。


可大润发的处理就很变态了,让人发指。他们不仅没有把隔夜肉扔掉,反而把不新鲜的隔夜肉按9.9元的特价处理掉,如果肉质发臭,那就简单处理一下,然后制作成肉馅香肠,再售卖给顾客。


视频证据被传到网上,这个负面新闻过于强烈,大润发超市不得不出面回应,称已经成立调查组。还附带声明:企业内部的制度很严格、很规范,只不过有部分员工不遵守规则而已。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纷纷对商家的态度表示不满,也把大润发之前的丑事给曝光出来了。就是大润发超市经常改动商品的生产日期、到期日期,以售卖过期食品,还因此被处罚。可没想到大润发居然不知悔改,还变本加厉,简直可恶!


二、原因|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1、商家为了追求更低的成本,以此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所以以身试法,尤其是当看到消费者妥协,处罚金额不高,那就变本加厉,继续搞这种违法行为;


2、消费者贪便宜,认为特价的商品只是不新鲜,刚刚过期而已,因为价格过于低廉就购买了。在发现食品有质量问题之后,也人气吞声,认为自己这点小钱不至于再跑一趟,麻烦,觉得不必要。


3、执法部门不严格,力度太轻,而且检查的次数不够,尤其是缺乏突击检查,给的处罚也比较轻。


三、影响|食品安全关乎你我他的生命健康

1、对消费者而言,确实节约了一笔小钱,但是损坏了身体健康,会慢慢地破坏人体的免疫力,让身体变得虚弱,很容生病,到时候医治起来需要花费更多的钱,也就是常说的贪小便宜吃大亏,得不偿失。


2、对大润发超市而言,这件事情,包括以往的各种负面新闻,都一次次地刻印在老百姓的脑海中,企业的形象毁于一旦,口碑越来越差,那么生意就会越来越差,恶性循环。


3、对于餐饮行业而言,这件事闹得不可开交,也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告诉那些企业,我们老百姓还是会维护我们自己的利益,法律也会严厉规范,食品安全问题一直被关注着。那么它们在以后的问题处理时,就会规范很多了,因此就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四、措施|食品安全急需解决

1、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一定要曝光出来,让主流媒体发声,让老百姓关注到,揭开某些不良企业的遮羞布,并且批评、处罚,监督它们整改。


2、消费者一定要坚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商品的价格不高,也要讨个说话,毕竟这不只是钱的事,还是自己尊严、健康的事。


3、相关部门一定多家监管,多突击检查,一旦发现有不规范,尤其是违法的行为,就严厉惩罚,甚至取缔。



老覃点评: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你我他,希望大家面对不良商户,应该大胆地举报,万万不可以人气吞声。



各位一时的容忍,换不来商家的感恩和转变,他们反而会得寸进尺,让整个餐饮行业的秩序混乱,到时候再整改就很难了。

你觉得大润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曝光后,餐饮行业会被“杀鸡儆猴”到吗?会收敛么?

第3个回答  2021-08-16

济南大润发被暗访记者发现卖隔夜肉,发臭肉等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真是让人非常震惊。我认为这并不仅仅是济南大润发存在此类问题,而是在生鲜零售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食品安全无小事,这一次行业黑幕被揭露,也希望能够真正的清除此类情况。

记者暗访超市特价肉内幕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这句话在以前那个医疗环境不发达的时候,常常会被提及。可在记者暗访大润发的时候,这句话却真真切切地从其中一个营业员口中说了出来。

让记者震惊的是,所有员工对这类流程都已经习以为常,他们将坏掉的肉的臭味冲掉,味道不明显的就做特价肉卖,已经明显发臭的就用香料掩盖,灌成香肠出售。

不仅如此,用来洗肉的池子,还有工作人员在里面清洗拖布,卫生情况实在是堪忧。

第二天在做特价肉的时候,也会有消费者问这个肉为什么便宜,而只有领班会说是隔夜的肉,其他工作人员从来都不会正面回答,甚至有人会说是因为肉的进价优惠做的特价,以这种说法换取消费者的信任。

生鲜类超市普遍存在这种现象

我们都知道生鲜类的商品保质期是非常短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次在生鲜超市总能听见员工在不停的叫卖,因为卖不出去的商品的损失,肯定是要员工承担一部分的。

所以工作人员想方设法也要把这些东西卖出去,因为毕竟和自己的钱包挂钩。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几乎所有的生鲜超市,或者市场都存在特价商品,而我们消费者其实心中清楚这些都不是非常新鲜的。

其实这种用不算新鲜的东西做特价的方式,既能处理库存,同时也避免了浪费,并不是不可以。只是像济南大润发这样,将已经发臭的肉卖给顾客,这种行为就略显得有些下作了。

如何避免买到这类问题商品

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如何避免买到此类对身体健康有危害的商品才最应该值得我们反思。

第一,减少外出吃饭的频率。其实很多的这问题肉最终都会流入饭店,成为饭店内的一道菜。因此减少出去吃饭的频率,或者选择一些口碑较好的饭店比较重要。

第二,万不可天下便宜吃大亏。很多人买特价肉其实就是一种贪小便宜的心理,所以我们宁可少吃一顿肉,也不要去为了便宜而买这些特价肉。

第三,相关部门加强对于生鲜商超的监管,加大处罚力度。现在很多商超被发现此类事件后,交了罚款还照常开业,开业之后还是一样,为了利益完全不把食品安全放在眼里。这样的商户,倒不如直接关掉,让他挣不到这种黑心钱。

结语

济南大润发的这件事情,尚没有顾客发现因为吃到这种肉而发生意外的情况。但是这种不新鲜的食物,就像一种慢性毒药一样,很可能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所以,济南大润发的这种行为,实在是太过于恶劣了,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其严查整顿。



第4个回答  2021-08-17

大润发超市济南省博店将隔夜肉洗了再卖一事登上热搜。南都记者从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济南市历下区市场监管部门已派出执法人员进驻济南大润发省博店依法开展调查。

有媒体对大润发超市济南省博店进行了暗访,称其“将隔夜肉特价出售,若臭味明显就冲洗去味再上柜台,遇到发臭变质无法处理的会用来灌香肠”等。

 大润发在其官方微博中致歉,并公布了最新调查结果


大润发在其官方微博中致歉,并公布了最新调查结果。大润发表示,济南省博店相关肉品已全部封存下架,涉事员工停职接受调查,门店将立刻进行整改,目前正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检查和调查。

大润发称,对食品安全及操作流程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即日起将在全国门店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南都记者从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在获悉相关报道后,济南市历下区市场监管部门立即派出执法人员进驻济南大润发省博店依法开展检查、调查。

 对检查和调查发现的问题,责令其迅速全面彻底整改


对检查和调查发现的问题,责令其迅速全面彻底整改,对其违法行为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同时,济南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启动全市范围内肉品经营环节的专项检查。

严格要求市场经营者落实好主体责任,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行为,将依法从快从重处罚,坚决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出现这种问题,应该不是大润发的本意


出现这种问题,应该不是大润发的本意。不仅是大润发,几乎全国的超市都是这么干的,只是干的程度有所不同。

从公司治理角度,作为民生和食品类行业,大润发管理者们自然也不傻,对于隔夜肉等相关隔夜食材是有严格的操作规定的。之所以还会出现这个问题,《壹览商业》认为,根子上是门店管理者与公司管理层的一种博弈。

 这些指标,经过层层下压,最后都压到每个门店的基层管理者—科长身上


大润发是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因此每家门店都有KPI,包括:销售额、毛利率、损耗、库存周转等。众所周知,超市中生鲜承担的是聚客和做销售额的重任,同时也是损耗率极高的部门。

为了提高净利润,特别是大润发这种上市公司,为了让最终的财报数据好看,就为门店设置了极为严格的KPI指标,特别是生鲜品类。这些指标,经过层层下压,最后都压到每个门店的基层管理者—科长身上。

 也设置了一套比较严格的行为规范或者说是规则


同时,为了保证商品特别是食品的安全性,也设置了一套比较严格的行为规范或者说是规则,比如隔夜肉不卖,变质肉销毁。此时的科长就进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一方面,如果按照公司规定隔夜肉、变质肉直接销毁,那么他的部门损耗势必极高,经营数据将会相当难看,那么他的奖金、升职可能就有点问题;一方面,如果他做点小动作,让员工将隔夜肉或者稍微有点变质的肉换个方式销售。

 那么他的损耗就会降低,数据会好看很多


那么他的损耗就会降低,数据会好看很多,而消费者也不一定会发现,只要不出问题,上级处长可能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时,想必是个科长都知道怎么选择了吧。

况且你不做其他门店都这么做,你就成了另类了,还如何混下去。另外,就算科长不这么做,也会有门店更高的管理者为了数据,要求下面这么做。这就陷入了,虽然高层想的都是好的,但是到了地方就全变味了的套路里。

 味明显的冲洗去味儿再放上柜台


味明显的冲洗去味儿再放上柜台,那些发臭变质无法处理的直接绞馅儿或者灌香肠,这名员工还说了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到底是个别商家的个别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行业潜规则甚至是公开的秘密。

不要以为这是离我们很远堂堂大超市大润发都能这样,更何况一些小超市卖的东西更不敢想,保障食品安全不能够某一次暗访报道拍到谁谁倒霉,而是要靠完善的监督体系,还有商家的自觉毕竟纸里是包不住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