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栊翠庵,有着怎样的故事?

如题所述

大观园倾贾府全力而建造,其中的亭台楼宇、花草虫鱼,每一处都是一幅不可多得的,除了大家熟悉的潇湘馆、怡红院、稻香村之外,还有一个地方曾经三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而且每一处都是一场热闹,虽然热闹与它并不相宜,但是却出现的恰到好处,让人期待下一次的重逢,这个地方就是大观园中的庙宇——庵。

翠庵是金陵十二钗中妙玉的住所,这个地方与别的地方不同,因为作为庙宇的自带的佛性它让人不自然的觉得肃穆所以大家都很前来,可是翠庵弥漫的茶香与伸出高墙的红梅,让这个地方突然多了一份世俗的气息,或许者想要表达的就是庙宇的樊笼也不能阻挡追求自由与爱的心。

第一,翠庵的静,置于其中就是悲凉

栊翠庵因为其本身的独特性,所以它的建造也与别的院落不同,别的地方讲究美,可是这里却更加注重规制。翠庵的建筑群中有山门、院墙、正佛堂、东西禅堂及耳房等。正佛堂是供奉菩萨和神明的地方;东西禅堂是用于和诵经,也是平常人可以参观和休憩的地方;耳房作为日常起居的地方,妙玉的日常生活就在此处。

严整肃穆的规制带来了无生趣的生活。虽然翠庵的规模没有一般的寺庙那么规模大,但是作为皇家寺庙与普通寺庙的结合,所以这里也很严整规范。但是整齐规范也就意味着规矩森严,也就等于了无生趣。栊翠庵在大观园中的位置并不显眼,因为俗话说“深山藏古寺”,即便大观园无法营造这种氛围,但是也会尽可能让庵在假山中环绕。

这里与世隔绝,讲究清修无为,这里所有的人和事只是为了让元春游幸贾府的时候一览,此后众人就要在这里体会“苦守一世”的寂寥。如果不是后来元春降恩让所有姊妹和宝玉一同住进大观园,那么庵就是默默沉寂的命运。

繁盛的花木更显平日的悲凉寂静。贾母等人偶然间到翠庵来观赏,这里的花木格外的繁盛,自有一股出世绝尘的,贾母也忍不住的称赞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打理,比别处越发好看”。大家看到了花木的繁盛,但是却也隐藏了一种不可言说的悲凉。修行的人除了日常的打坐参禅问道,闲暇之余就是沉默,于是打理花草也就成了有趣的事。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无人来扰,寺院里就那么几个人,大家的生活日复一日的重复,只能通过侍弄花草来打发时光,所有的事物都是冷冰和空洞的。妙玉还是陪同的小尼姑都是正值青春年少的小姑娘们,可是她们的生活早已没有了波澜只有平静如一滩死水,其中的悲凉也只有她们能够明白。

第二,翠庵的动,三次到访都是热闹

曹公的笔下最多的就是“悲悯之心”,或许是舍不得妙玉等姑娘的生活充满悲凉,或许是舍不得栊翠庵就这样消沉埋没,所以让沉寂的栊翠庵有了三次特别的热闹,这热闹让翠庵可以出现在众人面前,妙玉也得以释放压抑的心。

其一,茶香满庭,终见梅花雪水茶。贾母是喜欢热闹的人,她特意带着刘姥姥来栊翠庵坐坐,还让妙玉给她们煮茶喝。妙玉招待她们喝茶用的是旧日接下的雨水,天上的雨是无根之水最为干净,文人雅士特意储存来煮茶喝,这样的懂茶也只有妙玉做得到。

但是这样的水依旧入不了妙玉的眼,妙玉带着黛玉、宝钗和尾随而至的宝玉特意煮了一壶梅花雪水茶,这样的清幽与纯澈让人唇齿留香。如果不是贾母的兴之所至,或许妙玉对茶道的精通,并且她泡制的独一无二的雪水茶就不能留存于世了,栊翠庵的茶香弥漫庭院。

其二,,红梅出高墙,是对红尘的眷恋。翠庵是清幽环境中拜佛修行的小寺庙,可是这里的梅花却长得格外鲜红夺目,重重高墙都掩不住的生命向往。红梅夺目,梅香袭人,让人不关注的翠庵再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第四十九)

这一次翠庵的热闹是妙玉访妙玉乞红梅,正如宝玉的诗所言“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在宝玉眼中妙玉也是超凡脱俗的姑娘,她不是不可接近的大士,却是美丽的嫦娥,宝玉的夸奖让妙玉心花怒放送给了他一枝很好的梅花。

其实曹公也是想要借此计划让妙玉参与到大家的热闹之中来,大家在芦雪庵吃烤鹿肉、喝酒作诗,妙玉虽然不能前来,但是她的红梅花正好为大家添彩助兴,而且后来她还送给众人每人一枝红梅,这就是想要追寻大家的热闹,也是追寻生命的解放和自由。

妙玉对宝玉一直都有一种莫名的情愫,这本不该是出家人该有的心情,但是她也只是一个花季少女,有红尘的向往也是正常。宝玉的“通灵宝玉”也曾是一块想要感受红尘三千感情的石头,那么作为真实的人的妙玉想要追寻红尘又什么错呢?妙玉送宝玉生日拜帖、给他喝自己的杯子、还送他梅花,这一切都是发自妙玉内心所愿,她没有其他过分的举动,这一切只是刚好“不负如来不负卿”。

其三,妙玉下山听黛玉和湘云联诗,并请她们早栊翠庵喝茶。贾府的中秋节过得异常悲凉,妙玉却在这一天下山也许她以为还会遇到众人诗社的盛宴,可是这一次只听到黛玉和湘云在孤单的联诗,当听到“寒潭度鹤影,冷月葬花魂”两句时她及时出来制止了二人的伤感,她带着她们去庵喝茶,这一次没有花样只是清茶,却能够感受到翠庵的宁静与祥和,妙玉还给她们的诗续了尾,妙玉也就算作参与过诗社了,妙玉的生命里也有了最想要的经历,这样的美好是生命的自由与爱。

栊翠庵出现的三次动静,就是翠庵难得的热闹,两次清茶,一次红梅,它们都带让栊翠庵重现出现在众人面前,也让妙玉敢于发自心底的去追求自由与爱,深深的高墙也无法挡住红尘的眷恋与美好

第三,翠庵是无形的枷锁,可是红尘一世人间仍旧值得

翠庵与普通佛寺无疑事实比寺庙的规模要小,庵多是比丘尼所在的寺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尼姑庵”。也许很多女孩子在成长过程里都会无意中谈起“自己不要嫁人,要出家当尼姑”,可是这话不过是害羞的话只是说说而已,当身处其中只能吃着粗茶淡饭、伴着青灯古佛,这样的生活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接受的。

寺庙在曹公的笔下没有太好的寓意,不管是可恶到参与金钱交易的老尼姑,还是被逼出家的芳官等人,其中都充满了悲剧的色彩。

翠庵好像是无形的枷锁,让身在其中的人们都被礼教和规矩所束缚,永远的墨守成规,永远的没有思想也没有感情的生活。在寺庙中一个女孩子最美的青春时光就会被浪费,被消耗到孤冷的寺庙,这本身就是一件遗憾的事,如果真的看破红尘则另当别论,可是妙玉并非真的参透人生想要出家。

她出家也是为了治病不得已而为之,作为出家人妙玉熟读经书,她甚至知道贝叶经文,每日的暮鼓晨钟她都尽职尽责的完成,她守住了一点点未尽的尘世之心也可以理解。“槛外人”是她对生命跳脱的理解,“槛内人”却是梦想,出家人的通透她都转化为庄子的“无为而治和随心所愿”,亦如佛语之言“如果不懂得爱自己那么又如何去爱人”。

她对刘姥姥的嫌弃是赌气,也是孩子气,她对黛玉还不是用“俗人”相称;她对宝玉和邢岫烟的情谊,是红尘之中的真情流露,妙玉始终都没有做到“忘情”,这也是她的“出尘而入世”。如果说栊翠庵是牵绊人心的樊笼,那么妙玉的所做作为表达的就是红尘一世里人间仍旧值得,她想要追寻爱与自由都是值得表扬的事。

总的来说,翠庵是都甘愿的建筑群中一个特别的所在,它是皇家寺庙与普通花园的结合,它是静态的悲凉与动态中的热闹的结合,它是礼教的樊笼却是妙玉敢于挣脱的见证,它的出现与存在有着无数的现实意义。人世间有很多的无可奈何,比如妙玉不得不出家,可是人间也有很多的妙玉,正如翠庵的清茶与绽放的红梅,这些事物想要表达就是不管任何枷锁都无法阻挡追寻爱与自由的心。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