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经常寄情于景,哪些古诗词用景色表达了思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3
《诗经》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球,它承载了太多的文化_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宋代传唱至今,历经八百年。依然是“流行曲”。该词为何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如此永恒的魅力呢?究其原因,是因为苏轼用最诗话的形式在精确传递个人生命体验的同时吟唱出了人类命运共同的生命体验,在给人们带来诗意化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情感的共鸣。一、个体生命与人类命运共同的体验的巧妙融合文学首先是属于自我的,越具有情感独特性和艺术表达独特性的作品越具感染力和征服力。苏轼在词中首先表达的正是他自己的独特情感。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夜,这是东坡在密州度过的第二个中秋之夜。每逢佳节倍思亲,面对明月,东坡欢饮达旦,醉眼朦胧中,他想起了和自己从小感情极好的弟弟苏辙,兄弟二人已长达七年未见,强烈的思念之情在明月之下前所未有地涌上苏轼的心头。在思亲的同时。他又想起了自己的政治处境,因为不满王安石变法而遭到排挤与打击。于是一再被贬官外任。面对政治失意、亲人分离的人生。东坡首先是忧伤的、痛苦的,所以他才会“欢饮达旦”,举杯消愁愁更愁啊。东坡更是疑惑的,为什么自己忠心为国却遭排挤?所以他一起笔,就是一个大大的叩问“明月几时有?”因为苍穹的深邃、辽阔、博大、宽广和包容,叩问苍穹是人类遇到困境时必然的哲学选择。苏轼把酒问月既是对宇宙本体问题的叩问,也是对自己人生遭际的深度叩问。自然,这种叩问是无奈而沉重的,也是得不到青天回应的,但这种叩问却经常能听到自己心灵的回声。于是。东坡在叩问中有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心灵回声。任何一个人一旦真正走向了自己的内心,不管面对怎样的芜杂与矛盾,都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乘风归去”只能是东坡短暂的消极想法并非他的真正意愿,因为理性的他并不相信能在远离人间“高处不胜寒”的宫阙里觅到诗意的栖息地,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返回现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定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有自己独特情感与表达方式的作家,但他的“自我”中一定包含着博大的“大我”情怀,惟有含有“大我”的“自我”,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才具有生命力。苏轼《水调歌头》一词就是“自我”中包含“大我”的优秀作品。苏轼在抒发自我忧伤、痛苦、失意、矛盾的同时。还书写了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这首词以把酒问月开篇,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提升到具有恒久魅力的关于生命和宇宙本体的追问。在追问中,他找到了现实生活与理想生命状态的平衡点。所以他明白了:人生固然充满痛苦与磨难,但只要以旷达的情怀对待人生,依然能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他写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千古名句。世事本就如此,人生有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自然规律是也,何须怨天尤人,何必自寻烦恼?他不仅自己懂得了,还很快超越了自己,他在词作最后把自己透彻的人生感悟化作最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此送给普天之下那些需要慰藉的心灵,希望那些失意的人们获得一份难得的静谧与温馨。苏轼就这样将个体的生活感受升华凝结为某种普遍性的人生领悟,其词表达的既是自己的生命体验也是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自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二、深刻生命体验与完美文学意象的巧妙结合因为月的圆缺,所以月可喻人之团圆与别离:因为月色的皎洁,所以月可以象征美好、纯洁;因为月光的柔美、温馨,所以月可以象征思念:因为月可以超越时空,所以月可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因为月光之寒,再加上月宫中寂寞嫦娥的传说,所以月构成了孤独与失意者的凄苦与彷徨:因为月之永恒,所以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可以说,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中国人太多的美好理想和憧憬,月亮早也被中国人诗话了,成为中国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文学意象。苏轼是一个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人,在中秋之夜思亲念家。又失意郁闷纠结的他,选择月亮作为自己心象之托是再合适不过了。在词中,苏轼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望着那轮皓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于是夜空中的月亮俨然成了天上的宫阙和琼楼玉宇。他以一颗自由的心灵和月亮进行着情感的交流,营造出人和宇宙相同的境界。在词中,苏轼又运用精妙的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他把月亮当成倾诉的对象,尽情倾吐内心的痛苦与纠结:又把月亮当作可以寄情的友人,托月亮把自己美好的祝愿带给亲人带给普天之下所有分离失意的人。苏轼的人生就如那月亮,圆缺满损皆全。有与发妻相敬相爱的和乐圆满,有与家人生离死别的缺损,有官场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的抑郁。这样的人生自然也让他的生命体验更为深刻,他从月儿身上看清了自己应该坚持的人生之路;随缘自适,并且尽己所能给无数彷徨无助的灵魂带来光明与希望。这种丰厚深刻的生命体验,巧借月亮这一完美文学意象进行了诗意化的表达,所以当得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一至高评价。三、五轮明月光照寰宇中秋词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篇为最,是因为此词中有几轮明月皎皎,光照寰宇,为其他诗词所无。词的上阕有三轮明月。1.一轮自然之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即突兀一问,是苏轼将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虽与李白的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自然界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这是一轮大自然中的明月。2.一轮神话之月。“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读至“天上宫阙”“琼楼玉宇”,不由使人想到中国美丽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想到嫦娥居住的寂寞寒冷的广寒宫。《明皇杂录》中有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皎月清冷,月宫高寒。“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连仙人都难耐,何况凡人呢?所以苏轼即使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想法,也望月而生畏,愿意在人间“起舞弄清影”了。来源:玉溪教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