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李白身世存疑:是皇室同宗还是西域胡人

如题所述

唐代诗人李白是中国有名的大诗人,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可是他的身世却几乎无人知晓,后世学者只能根据诗人的自述进行研究与考证,但都因没有事实依据,只是揣测而已,于是有人说他是西域胡人,有说他是吉尔吉斯坦人,有说他是中亚碎叶人,总之,众说纷纭,没有确论。
为让世人对诗人李白的身世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我今天根据世人所知和不所知的种种事实为依据来一一解说诗人的身世。
这些事实就是:一是我们江西省南城县《上唐李氏族谱》和我们宗亲的家谱所记载的家族史料;二是诗人李白天自己在诗文中的自述;三是大家所熟知的李白人生经历。
据《上唐李氏族谱》记载:南城上唐李氏家族的始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小儿子,当年封在洪都为都督的“滕王”李元婴。一修金字玉牒族谱是在唐中和二年(即882年),修谱的先祖信公,生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其父威公生于代宗大历八年(774年),为唐中期,信公因征南蛮有功而官封太尉、工部尚书、太子少师、司空等职。修谱是得到皇上恩准后,又经过其御览且被其视为同源。故我们的家谱有幸的记载了唐代的很多家族史料。以后家谱又历经十四修,使这些史料完好的保存至今。
《上唐李氏族谱》记载李白的世系是:唐高祖渊公—元婴—修浮—千十宫使—珂公(生子白,公迁居蜀)--白公(行十二,字太白,初生时母梦长庚入怀,又传梦吞鱼白而生,故名白天,官供奉翰林,诗文俊逸,世称仙才,唐开元元年癸 年六月十二日寅时生,淑人许氏,生子二、清、澄)--清公(字伯鱼,妣丁氏,生子二:仁雍、仁熙)、澄公(字伯渊)--仁雍(公生子二,长守、中公)、仁熙—中公(生子三,居南康府即今江西省星子县)。
南城县开基祖威公的世系是:唐高祖渊公—元婴—修浮—千一宫使—八宫使—威公—信公—仁字辈—守字辈。
据《 家谱》记载,因为一修家谱是在宋代,所以对唐代的记载就比较简单,但也确定了李白是元婴的后裔,并且明确的记载了李白的父亲为湄川伯,守湄川,遇乱,迁江南池州,废为遮人。
从以上两部家谱记载中可以得知,李白的父亲为李元婴的四世孙,名珂,遇乱,失守湄川而在池州被废为遮人,再后迁出往四川。
再来看看李白的诗文自述,据史载有三首诗,谈及诗人的身世。一是《赠张相镐二首》: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二是《与韩荆州书》:白陇西布衣,流东楚汉;三是《上安州裴长史书》云:“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长江,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一、二首是说李白的先祖是李广,祖藉地是陇西成纪,第三首则用了暗示的说法来告知亲人和世人他的身世,经数月考究和只字的推敲,终于悟其自述含义,应该说白的自述是非常的严谨和准确,他相信其亲人和家族一定记载了他的身体世,他坚信其后世亲人一定会依据家谱的记载来寻找他,所以,他写下了这些自述诗。第三首诗“白本家金陵”,应指陇西的金陵,据说李白的先祖李 建设功立业的建康郡别称就叫金陵,所以不是指南京的金陵,这样才符合他前面的说法,才符合本诗的暗示说法。(“本家金陵”与“本家陇西” 似乎矛盾,其实此处“金陵”所指乃是西凉“建康郡”,即指今甘肃兰州一带。考之史料,《晋书?武昭王李玄盛传》有如是记载:“武昭王讳日高,字玄盛。隆安四年(400年),为群雄所奉,遂起霸图,号凉公,于敦煌、酒泉坐定千里。其子李歆继立,攻沮渠蒙逊,败死。弟恂继立,沮渠破敦煌,恂死,国亡。”这就是发生在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的“沮渠蒙逊之难”事件。“本家金陵”已为研究界澄清了。)“世为右姓”,因为在唐,江西称谓“江右”,( 长江以西之地为“江右”。清?魏禧《日录杂说》:“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巷在左,江西在右耳。”旧称江西为“江右”,唐开元间浙江南道西部所置的江南西道简称为江西道,因称江西为“江右”,后来成了江西省的别称。)而《上唐李氏族谱》中,对元婴后裔的分布图也称为 “李氏江右发源图”。故其解译就是其先祖辈是江右的李氏家族。李白出生于公元713年,他的先祖应为公元六世纪的,即初唐时期,而初唐在江西为官的陇西籍李氏只有李元婴族,加之,上先祖是李广的也只唯有李元婴封在江右为滕王。诗人用了极其精炼的话语,把自己与李元婴的世系关系表时清楚。“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看上注),寓意他的先祖遭难流放在咸阳、秦地。以致后世学者却误信其去了西域,成了胡人,成了吉尔吉斯担人,成了碎叶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01
李白的父亲是汉人,但是出生在外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