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比两侧降水少,为什么

如题所述

台湾海峡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地形、季风等的影响下,海峡的降水分布差异颇大。
台湾海峡的年降水量为740一1 87Omm,各地分布很不均匀,其特点是海峡东岸年雨量(1300一190Omm)明显大于海峡西岸(960一124Omm),海峡中间地势低平的澎湖岛上的马公站年雨量最小(743 .6mm)。台湾海峡的年平均降水日数为60一155天,其分布趋势是西岸略多于东岸,且自北向南递减。马公站降水日数最少,仅60天。台湾海峡降水特点是雨季(4一9月)、干季( 10一3月)分明。
为什么,台湾海峡降水比两岸还少呢?
首先受季风和地形共同作用:1.海峡东侧台湾岛上东北-西南走向的台湾山脉,阻挡了夏季风从东南太平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形成迎风坡),水汽聚集上升凝结成云致雨,故台湾东部成为我国年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2.当夏季风越过台湾山脉后,气流下降水汽升温(形成背风坡),故台湾山脉西侧(接近台湾海峡一侧)降水少(雨影区)。3.该气流继续向大陆前进,经过台湾温暖湿润的海峡,增加了大量水汽,当登陆后又遇到山地丘陵的阻挡抬升,所以又形成较多的降水。所以形成海峡地区比两侧降水要少的基本格局。当然,夏季,西南季风也会光顾台南以南区域,带来降水。
其次,冬季风相对于台湾又叫东北季风,在该地区降水主要在台湾岛东北角,而海峡东岸受冬季风影响很弱,所以很难带来大量降水。
此外,冬季台湾海峡沿岸流自北而南,降温减湿,也会影响海峡地区降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