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为何却半生落魄,官场情场双双失意?

为何却半生落魄,官场、情场双双失意?

想来人们在众多影视作品中都看到或听闻过“江南四大才子”这一名号,这四个人各自是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及其大伙儿熟识的唐寅即唐伯虎。但从历史资料中查清四大才子确有其事,但真正的他们与人们所掌握的影视制作个人形象相距甚大。事实上,唐伯虎也并不是那个挥金如土的风流浪子,也未曾“点秋香”。

他与朋友徐经由于在京都过度招摇,而惹人嫉妒,在私底下两个人向主考官程敏政送见面礼被诬陷为贿买考试题。因此,为了平息科举考试徇私舞弊的传言,官府迫不得已对徐经和唐伯虎进行惩治,革除了两个人的名利,让他们去做不得升迁的官员。

事实上,两个人本质都没有舞弊。但官府的指令不会变更。气愤运势不公的唐伯虎不肯为官员,只能回家去了。祸不单行,回家后的唐伯虎,与老婆产生了猛烈的分歧和争执,最终一纸休书赶跑了老婆。这与影视制作中8个老婆的个人形象截然不同,确实,也并没有之后卖身华太师府,点秋香的小故事。

事业、爱情同时失意的唐伯虎,决定去江湖上放荡自己。他在福建、浙江、湖南等地游山玩水,在这期内,他的画画和诗文反是越变越好。像古时候很多作家,比如李白,苏轼等,学子仕途不得意当以文人以图名留青史。

游子总有想家的时候,返回家的唐伯虎,却生了一次重病。此次得病,基本上花完了唐广德给唐伯虎留有的资产。没了能够挥霍的家产,唐伯虎只能出售自己的著作。幸而,世人对他的文艺范儿水平算是认可,不会家破人亡。但,对人生道路心寒的唐伯虎,在纵情娱乐中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半生落魄的唐伯虎,在朋友祝枝山的帮助下,下葬于苏州桃花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6
相比大家的“唐伯虎恃才傲物,官场情场皆失意”说法,我倒更愿意相信他是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行高洁的隐士。从“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再到“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字里行间要表达的都是他想纵情山水,做闲云野鹤的意思。假若他真是一个追求名利的人,又怎能写出如此美好的诗句呢?就算他晚年间穷困潦倒,那你怎么知道他没有乐在其中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第2个回答  2019-09-26

唐伯虎并没有像电视剧里写的那样风流倜傥,他时运不济,被误判为考试舞弊并且年纪轻轻就得了重病,并且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在这种情况下想娶妻生子是很难的。

第3个回答  2019-09-26
因为唐伯虎恃才放旷,在京城过于招摇,后被嫉妒的人诬告科举作弊,但是无法求得清白。
第4个回答  2019-09-26
唐伯虎并不是像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面描述的那样的风流,事实上他是个一生坎坷的才子。科考失意受了严重打击,才导致了他后来穷困潦倒。他喜爱画画,晚年就靠卖自己的画为生,过着很清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