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是没有棉被的,那么古代人是如何抵御寒冷的?

古代的人御寒方式有哪些?

宋朝之前的确是没有棉花大面积种植的,所以人们冬天御寒没有现在那么轻松,当时冬天下雪总会冻死很多人,以下就是宋朝之前人们御寒的方法。

先来说一下最早时期如夏朝之前,当时的人们虽然已经会修建房屋,但是能够住在城中的却并不多,当时的人们大都是以野兽皮毛来御寒的,现在来看也是颇为奢侈,而且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在地中挖出地洞,当做自己居住的房屋,而这种房屋也有防风御寒的效果,就是不知道当时是不是有人因为烧柴取暖一氧化碳中毒的。而比较高阶层的人已经开始使用木柴烧火取暖,再加上房屋的挡风效果和野兽皮毛的御寒效果,也是颇为不错的。

其次就到了夏商时期,这一时期的人们开始修建起了固定的城池,也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农耕作业,这样一来野兽皮毛就不会太多了,虽然家家都有几件,但是却不够穿,于是人们开始用麻编制的大袋子中填充各种草絮以及兽皮的边角料子和树皮稻草等做成最开始的被子与衣物,以此来抵御冬天的寒冷。而当时有地位有钱财的人则是用的丝绸做的被面,然后里面填充各种野兽的软毛,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鸭绒被,当然当时的可不是鸭绒。


而到了之后的历朝历代这种绒毛填充的被子或者衣物开始流行,但是穷苦人仍然是穿不起这种衣物,他们大都用羊皮、麻衣填充稻草来抵御寒冷,甚至有用鱼皮做成衣服御寒的,而大多数在冬天都会储备木柴,在十分寒冷的夜晚才用,而火炕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北方平民也开始能够抵御严寒天气。而那些乞丐则只有一件单衣,只能找到稻草或者一个山洞过活,活一天是一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5

“宋朝以前没棉被”,其实这个说法大概不对——商代已有棉织物;梁武帝曾赐予属下棉被;当然,棉花确实宋以后才普及。有钱人家的被子从丝麻到皮草再到丝绸不等,而百姓家多是干草、芦衣等。

第2个回答  2019-09-25
宋朝时没有棉被,古代没有大规模种植棉花,古代人为了预防寒冷的冬天,用动物皮毛或羽毛做填充物当被子,古人还是有办法防寒的。
第3个回答  2019-09-26
虽然没有棉被,但是还有动物的皮毛,麻一类的物品可以用来御寒,还可以生火取暖。
第4个回答  2019-09-24
有钱人家的被子是用珍贵的丝绸做的,又宽又厚,里面填充了各种动物的绒毛,比如驼绒、鸭绒、羊绒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