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那么古时的印度有派使者或者使臣到访过中国么?

如题所述

印度 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身毒、贤豆、天竺、印度,、身毒。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


《汉书》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

、贤豆(xiándòu)古印度的别译。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天竺。

唐高僧玄奘往西域取经,首创根据Indu读音正名为“印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称身笃,身毒,贤豆,天竺等。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地名)梵Sindhu=波斯Hindhu=希腊India(国名),Indus(河名),新称印度,印特伽,译曰月。Sindhu->Hindu->身毒、天竺。Hindu->Indu->印度。总而言之,身毒、天竺、印度都来自Sindhu。印度。后来玄奘西域取经,根据读音才正名为印度。


中国古代几千年历史,创造了十分灿烂的文明和经济、军事成就,因此,成为东方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很多周边的小国成为我们的藩属国,不仅学习中国的文化、军事,而且就连国家的名字都是中国取的,如安南、越南、朝鲜、日本、倭奴国等等。

到了近现代,对于与中国交往的欧美国家,名字大部分是按照其英文的翻译来的,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等。而在古代印度,他们也给中国取了个国名。

这个名字叫做“震旦”。在东汉时期,古代的著名史书释迦方志卷,记载了当时印度的情形,里面记载“中天竺国东至震旦国五万八千里”,这里面的“震旦国”指的就是中国,字面意思是天竺和中国相隔5万8000里。

那么中国为何被印度称作“震旦”呢?在印度佛教的典籍之中有记载,如“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也就是东方属于震,又是日出的地方,中国作为东方最强大的所在,自然成为震旦。

当时在印度的语言梵语中,震旦的写法是“Mahacinasthana”,而“Maha”那是“大”的意思,也就是说,印度在称呼我们是用的是“大”,这其实也体现了当时的印度,对东方中国的尊敬和羡慕。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会自称大,如大韩民国,大日本帝国,大宋等等,这是自尊的体现。但是如果称别国也为大,那么那是由衷的尊敬或者惧怕,如我们称大英帝国等,所以说当时印度给中国取得名字还是很善意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8

印度国家的弱点简直令人发指,它们一直是中世纪蛮族世界中最好的猎物。所谓的牺牲不应该发生,但几千年来,印度就像是要牺牲的羔羊,吸引了无数人。由于雅利安在入侵了古代印度,直到1858年吞并了莫卧儿帝国,在3000年中被外国人征服了三十多次,法国征服次数,世界各地这是首屈一指的。

作为赢得许多战役的小冠军,只有朝鲜可以与他匹敌,假设我们有一个表格,左侧成功入侵了印度国家,右侧成功入侵了中国国家,您会发现,印度列中没有更多空间。在右侧,只有两个名称:蒙古,满清除(女真)。

从历史上看,中国只是被蒙古和满人真正征服的,即使被算作是谦虚的,两年半的征服。但是,到目前为止,这已经使一些人咬紧牙关。思考别人超过三十次……真的会让你发笑和哭泣。当然,我必须首先解释这些被征服的区域不是现代的印度。旧的印度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概念。在古代,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古代王朝印度。

朝代中原的中原当时如何进入印度,最方便的方法是从河西走廊出发,穿好越 西域,天山,越 帕米尔高原,绕过阿富汗,然后越过越 克什米尔。由于路由天山和龟兹,此路由称为“ 天山”或“ 龟兹”。

这也是老师玄奘到天竺的路线;东晋法显在《佛国记》中将此道描述为“顶部没有鸟,底部没有野兽,环顾四周,取决于天数和东方,这是无法预测的。” 具有标行路的人体骨骼。尽管路途遥远,但前辈的脚步沿着死去的骨头走去,所以它们并没有完全消失。

第2个回答  2019-09-26
一定会有的,例如唐代的时候中国有许多生人去印度学习,但是也有很多学者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盛唐文化呀!
第3个回答  2019-09-27
肯定是有的,像盛唐时期就有很多方面的交流,还有清朝等盛世时期
第4个回答  2019-09-27
有的,这是学习两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古代也需要学习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