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时用的头腔和胸腔是怎么运用的?

如题所述

音色无法改变,唱歌要的是气息与技巧的结合,以下为注意点:在歌唱的时候,首先需要放松软腭,打开鼻咽腔,做好头腔共鸣的状态,然后放松和下降喉咙,使喉咙完全打开,保持气息自下而上的通畅状态。需要强调的是这个通畅状态在整个歌唱过程中都要贯穿始终,不能关闭。接下来就是我要说的重点内容了,做好前面的状态后,在歌唱时需要重点控制的内容是气守丹田和很好的保持胸腔共鸣。 所谓气守丹田,强调的是先放松小腹,然后吸入足够的气量,很好的撑开胸腔,不仅要使胸腔向前后左右撑,更重要的是要向下撑,即使胸腹腔之间的横膈膜向下撑,要感觉到有一个气团在小腹丹田处凝聚,就像一个被挤压的气球一样,感觉从小腹与喉咙之间有一个气柱被丹田处的气团很有弹力的向上顶着,这个气柱我们是要用它来冲击声带发声,在歌唱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把丹田处的气团向下压,不能让它浮上来,越唱到高音越要向下压这个气团,感觉小腹就像一个拳头一样把这个气团很很地攥紧控制在丹田的位置。尤其注意的是在换气时都要把这个拳头的力量很好的保持好,要注意小腹不可以瘪掉,一旦瘪掉整个控制就散了。在歌唱的过程中,越唱到高音,越要攥紧这个拳头并使这个拳头向身体的前下方顶。同时还得注意后腰,后腰也要绷紧。在歌唱的过程中为了使这个气团很好的沉在丹田的位置,同时还需要我们很好的放松和下降喉咙并使其在整个歌唱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不能松劲。 所谓胸腔共鸣,强调的是做好气守丹田后,我们要重点注意的是保持我们的胸腔很好的撑开,心口窝处要用力支撑住,保持胸腔中气量维持在七分满或是八分满,这个劲在整个歌唱过程中都是不能松掉的,必须一直保持着,就是在换气时,都要维持着这个劲。在歌唱过程中要注意感受和表现自己胸腔共鸣时的声音,这个共鸣是一种很空的很明亮的嗡嗡的声音,它能传得很远。如果我们用小声来表现这个胸腔共鸣,就像是你在吹一个啤酒瓶一样很明亮的嗡嗡的声音。 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对于歌唱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协调控制的过程,因为各个地方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任何一处都要控制到位,否则就达不到最后想要的效果。当然我所讲的这些,如果想同时做到是需要一定基础的,基础不够是做不到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