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是怎么描写生活状况的?

如题所述

莫言的“红高梁系列”以他对故乡山东高密的记忆为背景展开。在莫言笔下,这是一块古老的、充满苦难的农村土地。我们虽然能够在作品中读出故事展开的特定历史背景,和这些历史背景留给这块土地、这个民族的短暂历史瞬间,但莫言更加关注的显然不是这些特定历史依附于永恒生活表面的诗意特征,而是将生活还原为最为基本的原生形态: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通过这些永恒的、普遍的生存状态,体现作家对人性、对人的生存苦难的关注和探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莫言笔下的“山东高密乡”与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何其相似,并且两位作家都是通过对自己故乡的生活方式和一般生活状况的描写,传达对某种带有普遍性的人类生存状况的发现和思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31
莫言通过对自己笔名“莫言”的有趣解读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莫言说,“叫‘莫言’是为了提醒自己少说话,多写作;少说话,多干事。少说多干,这也是中国人非常宝贵的人生态度。”

  在谈到对香港文学的印象时,莫言表示,单从文学领域来讲,香港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以金庸为代表的香港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这些小说繁衍出来的影视作品不计其数,每一版都吸引了很多观众,这种力量便是文学的力量。

  莫言同时指出,香港的严肃文学有一条没有断过的、像静水一样默默流淌的文学脉络,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莫言认为,香港以独特的语言、历史、地理、文化环境等因素,造就了别具一格、独一无二的文学特征,同时还培养了许多优秀作家。莫言表示,如果有很多民众都是阅读者,并在阅读中反思,那么这个民族的精神素质自然会提高。他鼓励人们热爱文学,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莫言将自己形容成一个“文学的乐观主义者”。他说,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学不会消失,而读者的阅读热情和作者的创作热情是并驾齐驱的。“文学的发展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不会是一条直线,而像波澜一样地前进,有高潮,也会有低谷。”

  谈到网络文学的发展,莫言认为,网络文学如今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学创作力量,不容忽视。网络作家的创作数量和速度让人惊叹,但当中的精品却较为稀少。莫言呼吁网络文学作者要沉静下来,努力将语言打磨得更为优美和精炼,将故事设置得更为合理,把人物塑造得更为丰满,以提高作品质量。

  “文学需要生活,生活需要文学。支撑我文学写作的根基是童年、故乡和生活经历。”莫言指出,作家的写作应立根于自我,将生活积累当作最重要的写作资源库,从最熟悉的人和事物写起,慢慢扩大书写范围,并通过不断学习,再加上想象力,便能创作出好作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