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书 巴巴杜结尾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影片前半部分对剧情把握很到位,但是结尾说的比较含糊,难免让人感觉头重脚轻。说的好听点就是结局很开放。

    如果从有神论角度解释,恶魔是真实存在的。结尾部分,恶魔想进入女主身体,女主用精神力量抵抗了恶魔。但是恶魔不能被彻底赶走(这个在前面关于鬼书的剧情有铺垫),所以女主就把恶魔养在地下室,给它喂食其他生命,满足它的食欲,让它不骚扰母子。

    如果从无神论角度解释,恶魔就是女主在丈夫去世后产生的心魔,因丈夫去世产生,也产生于存放丈夫遗物的地下室,结尾女主在地下室喂食魔鬼,表示女主最终没有战胜心魔。影片很多场景都重复“人不是看上去那样”,所以虽然女主看起来用对儿子的爱战胜了心魔,但其实并没有。影片中部有一段电视新闻,报道一个女人用刀刺死了正过七岁生日的儿子,女主在命案屋子的玻璃上看到了自己的脸。而影片结尾正是男孩儿的七岁生日,新闻暗示,女主最后没有战胜自己的心魔,儿子生日当天还是把他刺死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03
我一直纠结于一句话: the more you deny, the stronger I get. 小男孩谈论到他父亲,总能很坦然,当然在推表妹的时候表现的很不正常,因为人家一直在嘲笑他的父亲。而最后巴巴杜克并没有能对孩子下手,因为他能很坦然面对现实,而且知道这个恶魔的情况,所以他对他妈说:you promise to protect me and I promise to protect you 之类的话,就是希望妈妈爱他,不要陷入进去,越是因为过去而无法面对现实,就越是让这样的恶魔得逞,但是他妈整部电影都是在崩溃,所以巴巴杜克占据了她。巴巴杜克是个恶魔,圣经中耶稣开导世人就是告诫世人,恶魔其实就是看重你的罪恶,一旦你释放了你的罪恶,恶魔就能操控你。所以,结局将恶魔寄养着其实暗示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恶魔,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罪恶的,你无法驱走它,但是你可以关押它。而每个人的恶魔不一样,女主的恶魔就是那场让她丈夫死去的车祸的心结,一个很难走出来的过去。那你呢?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痛和秘密,一旦沉沦进去就会被恶魔占据!在圣经Job记中,撒旦说Job确定是你最忠诚的仆人?耶稣让撒旦去考研他,让他被鞭笞生病经历苦痛,约伯的妻子都说:你都已经这样了,你居然还在祈祷上帝!Screw your God! 但是,约伯却很忠诚,他说:上帝不仅仅是给你好的,也同样会带给你痛苦,为什么你就不明白呢! 其实就是一个道理:Goodness always comes with Pain and pain always comes first!
第2个回答  2014-12-13
都说的有问题,巴巴杜按照影片的叙述是真的存在的鬼怪,主体寄宿在书中,所以被撕之后疯狂报复。一开始他只想欺负小孩,吸收小孩的负面思想,比如老师恨他,亲朋讨厌他等等,直到在车上要进他的身体。被撕后就开始以车祸老公身亡这个负面攻击撕书的妈妈。最后母子齐心把它击败了。巴巴杜再也支撑不住用来吓唬妈妈的她老公衣服,被帽子压在地上,真到妈妈拿帽子,它才跑了。如果巴巴杜是纯粹的心魔,那在这里其实就该完全消失才对。最后的喂食也说明巴巴杜是物理存在的鬼怪,因为吃的还是现实世界的东西,而不是心魔这种精神世界的东西
第3个回答  2015-05-08
开头时候只是母亲的压抑心理得不到解放,工作以及因为男孩的各种行为而变得烦躁,做恶梦,使自己的心理防线越来越脆弱,在买了巴巴拉绘本以后,通过绘本内的内容使自己的内心和绘本连接在一起,慢慢出现了实体化的巴巴拉,男孩看到母亲的脆弱想要保护母亲,一直都在表现自己,结果越来越加重母亲的心理疾病,母亲不堪忍受,巴巴拉一直都在母亲的世界里存在,男孩只是想象着,以为着巴巴拉的存在,想要帮助母亲,最后母亲整理好了自己的心态,正视了巴巴拉的存在
第4个回答  2014-11-27
我觉得是 她们家里原来没有恶魔的 只是女主角的丈夫走了之后 女主角心内压抑积累了太多 接着女主角以自己丈夫为模型 感应创造了一个真的恶魔 所以无论恶魔是以尖手指的形态出现还是以丈夫的形态出现 都是穿着原来在地下室的那套衣服
恶魔教唆女主角杀掉儿子 但不奏效 接着 女主角知道这个恶魔是自己弄出来的 就将它当成丈夫 而且喂养它
应该 女主角 儿子 恶魔 三方都达成共识了 女主角知道自己压抑的问题所在 但不肯去改正 所以豢养恶魔以及甚至对儿子的过激行为不再斥责。追答

对不起,我是去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