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乡村教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不知何时,乡村教育成了“落后”的代名词,尽管这几年国家一直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确实也拉进城乡教育的差距,这也仅仅是缩小了硬件建设上的一些差距。师资力量、硬件建设、教育信息化、各种优质的社会资源等等都是农村学校无可比拟的。以至于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乡村生源向城市流动,让大量乡村学校倒闭。其实乡村教育也有它独特的优势,有丰富的乡土资源,我们应该能看到乡村拥有的教育资源是如何得天独厚、符合人的天性。乡村可以弥补教育中的感觉、情感、道德和精神缺失,无所不有的乡村环境正是培养这种特质的沃土。

      面对乡村学校,也许很多人会问“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是好教育”?我们不妨先看看当今的“教育”想象:重“教”而轻“育”,甚至只有“教”,没有“育”。如果仅仅从“教”的角度,用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因为师资、教学条件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乡村学校一时是赶不上城市学校。但从“育”的角度看,乡村的环境和条件是否比城市优越呢?由中央党校教授发起的华夏“三亲”启蒙教育强调亲乡土、亲自然、亲情,并找到乡村作为这个理念的载体,课程内容包括六大课程。

  一、自然开慧教育:根据二十四节气安排四季自然教学内容,使儿童在与自然节律的协调中感知自然、认识自然,在天人合一中实现启智开慧、身心灵一体的健康成长;

    二、经典诵读教育:让孩子在幼儿期间完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蒙学经典的学习,对汉字有初步的认识和感知,形成中国经典的阅读能力,在幼儿心中埋下孝、仁、义的种子,奠定终身受益之基。

      三、行为养正教育:生活即教育,老师作为儿童的陪伴者,将《弟子规》等经典中的孝道教育、优良行为落实在每天的一点一滴中,培养儿童安身立命之本;

    四、四季农耕教育:根据四季节律变化,让儿童充分接触土地、植物、动物,感知、了解生命,让农耕成为儿童生活和成长的一部分,让天地自然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五、心灵手巧教育:秉承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围绕手脑并用、身心合一的原则,开展手工艺术、舞蹈游戏、健身习武等课程,让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

        六、礼乐艺养教育: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绘画、礼仪、饮食等的教化功能,重点开发乡土音乐、乡土艺术、乡土文化、乡土风俗等对儿童全方位的熏陶教育功能,并传承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终身滋养孩子的身、心、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