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难封,是运气,还是武帝的原因?

如题所述

李广难封主要是个人原因。运气、武帝都在其次。

1政策的原因,他军功不够。而飞将军李广在文景两朝抗击匈战争中,主要做防守工作,难建军功。后来,武帝也给了他机会,让他率军出动进攻匈奴以建功立业。但五次主动的出击战中,李广却有三次没有遇到敌人空手而归,还有二次几乎都是以全军覆没而告终。这样的结果,谁来为他封侯呢?

2.李广作战知识老化。

漠北之战时,他以将军的身份随卫青击匈奴。因为卫青要他与右将军赵食其从东路夹击而心怀不满,他不向卫青告辞就恼怒而去。这样,右将军赵食其与之相处必然艰难无法共事。又加上当时天气恶劣,最终导致了大军迷路,失去了最后一次封侯的机会。

李广不愿意服从统帅的指挥。作战观念老化,总想单打独斗彰显能力,获功封侯,不明白各路协同作战的重要性,没有战略眼光。不能封侯就可想而知了。

2李广的性格存在 严重缺陷。

一天夜里,李广带着一名骑马的随从在田野间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霸陵尉当时喝醉了,禁止二人通行。李广的随从介绍说这位是前任李将军(当时李广被贬)。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许通行,何况是前任呢!”,便扣留了李广,李广隐末发。

没过多久,匈奴入侵,天子任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居心叵测,请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等到了军中就把这个霸陵尉给杀了。如此意气之举,竟到了睚眦必报的地步。而且有严重的公报私仇之嫌,说明了他内心有阴暗面。没有一种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气度。怎么能做将军?怎么能封侯呢?

4.杀降成心结。

《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李广曾向相士王朔抱怨道:“自北击匈奴以来,我都参与其中,可其他将领都位列三公,然而我却没有封侯。”王朔不客气地点拨他:“你想想,你有没有做什么亏心事情?”李广说:“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我杀了已经投降的八百人。”王朔说:“祸莫大于杀已降,此及将军所以不得封侯者也。”。

在战火频仍的古代,杀俘虏是不道义的事情,何况杀了800之多,这就很不光彩!李广自己也意识到了这是严重的错误,可能已成为他自己的心结,这不是他自己一时糊涂造成的吗?

5.武帝没有不让他建功立业!他运气与能力都存在问题。漠北之战前,李广曾主动向武帝请缨,武帝不同意他出战,但拗不过固执的李广。尽管李广有名气,但是参加战斗后,取得大规模胜仗的机会不多。往往靠个人的勇武获得一些超出常人的战绩,也只能算战斗的胜利,于整个战略布置不沾边。

汉武帝元光六年,就卫青首次带队出击匈奴这一次,刘彻 派出四路大军出塞找机会与匈奴作战。卫青、公孙贺、李广,公孙敖各帅一路,每军一万人。

这个李广最倒霉,他遇上了匈奴单于的主力部队,自己不仅兵败,而且还当人家的俘虏,当然,后来,他依靠自己的机智、骑术、勇武逃了回来,但这损兵折将的事实是坐定了,劳苦并 不功高,也没有封侯的资本了。而卫青灵活机动、有军事和战略眼光,他胆识过人,进行长途奔袭,端了匈奴人心中的圣地龙城。你说是运气,可这样的运气就卫青一个人遇上了,这主要是他个人的素质取了决定性作用啊。

李广参加最后一次抗击匈奴的大战役时,卫青已经是主帅了。武帝嘱咐过卫青不能用李广为先锋,卫青便令其侧路袭击。但是李广居然又迷路了,这严重贻误了战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7
李广难封主要是个人原因。运气、武帝都在其次。1、政策的原因,他军功不够。飞将军李广在文景两朝抗击匈战争中,主要做防守工作,难建军功。2.李广作战知识老化。李广不愿意服从统帅的指挥。作战观念老化,总想单打独斗彰显能力,获功封侯,3.李广的性格存在 严重缺陷。严重的公报私仇之嫌,说明了他内心有阴暗面。没有一种大人不记小人过的气度。
第2个回答  2021-04-07
这两个原因都有关系,因为他所做的贡献不够,因为这样我弟也给他机会让他去进攻匈奴,但是。他每一次都是以失败告终,而且他没有战略的眼光,在性格上非常的阴暗,太过于小气,计较。
第3个回答  2021-04-07
我认为无论是运气还是武帝。都是有一定原因的。
第4个回答  2021-04-06
我觉得是他运气不够。李广在战争中主要做防守工作,比较难建军功。后来武帝给他了机会,让他主动进攻匈奴,但是三次没有遇到敌人,空手而归,后来两次几乎是全军覆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