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人物&圆形人物的概念是???

还有,我想问,现实生活中能不能说某人是扁平人物或圆形人物?
比如我说我的同学张三是扁平人物

扁平人物称为性格人物,而现在有时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扁平人物有两大长处:一是容易辨认,二是容易记忆。

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圆形人物是指人物性格比较丰满,表达出了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反之,扁型指人物性格刻画比较单调,人物好人就好到底,坏人就十恶不赦,缺乏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人性的复杂。

扩展资料:

扁形人物的性格比较单一、突出、鲜明。这种人物的某一种性格特征被突出地强调出来,其他性格侧面则往往被压倒、吸收,似乎仅仅成了表现这一种性格特征的方式。

这种方式是一种“静态”的塑造人物的方式,它只表现“人物身上占统治地位的或在社交中表现出的最明显的特征”。因而扁形人物虽置身于各种环境,面对各种关系,却只和对方发生一种矛盾联系,其性格始终如一,稳定性极强,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形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扁平人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这两个概念,自从被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一书中提出以后,尽管受到不同的毁誉,但一直为人们所沿用,而且扩大到小说以外的其他文学体裁。

福斯特说:“17世纪时,扁平人物称为性格人物,而现在有时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莫里哀笔下出现的男女老少,无论贵族官僚、教士学者,还是商人掮客、工匠听差,差不多都是这种“可以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的漫画式人物。他们出现在剧里,只是为了“表现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甚至简直就是为了某一个固定念头而生活在种种的矛盾冲突之中。

福斯特认为扁平人物有两大长处:一是容易辨认,二是容易记忆,并且说:“我们大家都在追求永恒的东西,即使阅历很深的人也如此,在一般人看来,这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原因,我们都希望看到经久不衰的、人物始终如一的作品,以作为逃避现实的寄托,这就是扁平人物受到青睐的原因。”莫里哀的人物确实体现了这两大长处。他的人物一出场,很快就会被观众富于情感的眼睛看出是个怎样的人。这类让人一眼看透的人物对于古典主义戏剧的结构严整是十分有用的。莫里哀的人物在易辨的同时在观众脑海中涂上了鲜明夺目的色彩,使人铭心镂骨。

圆形人物是指人物性格比较丰满,表达出了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反之,扁型指人物性格刻画比较单调,人物好人就好到底,坏人就十恶不赦,缺乏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人性的复杂。
文学创作上有“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或“复杂性格”和“简单性格”之说 。把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称为“圆形人物”,把具有简单性格的人物形象之称为“扁形人物”。“扁形人物”一般说来,“只具备一种气质,甚至可以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性格固定,不受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变动只会更显示出其性格的一成不变,在整个小说中性格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

扁平人物”又可称之为类型人物,这在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表现得最为出色,如诸葛亮是“智”的化身,关羽是“义”的化身,刘备是“仁”的化身,张飞是“勇”的化身,曹操是“奸”的化身,等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6-20

第3个回答  2020-06-28

第4个回答  2012-12-02
圆形人物是指在小说中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其具有丰富的表现内涵,性格仲的矛盾会产生足够的张力,这样的人物容易体现出现实的本真面目,能丰富作品内涵,体现生活本真面貌,表达作品主题。
扁平人物是指小说中性格单一或某方面性格突出的人物。由于性格单一,相对缺乏变化,比较单薄。某一方面性格的放大会增强讽刺效果。扁平人物衬托圆形人物推动情节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