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生的实例

如题所述

有例为证:重庆市忠县每年有1000多人考上大学,可只有二三百人回到家乡;二三百名师范生中只有10个左右本科生回来。  重庆市教委学生处陈流汀处长很无奈,“这是有点回到定向培养的老路上了。但市场经济的人才是自由流动的。如果不这么做,又有多少人去建设贫困地区呢?” 1983年,国家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分不去,留不住”的矛盾,面向农村,面向艰苦行业和艰苦地区,实施降分招生并签订协议的“定向生制度”(即“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当时被称之为“打开人才通向农村的路子”。到90年代,随着分配制度和交费制度的改革,定向生制度已发生动摇。中国十大扶贫状元、西南农大杨安贵教授对此感触尤深:“这些学生在学习时特别刻苦,或是考上研究生就不再回去,或是用其他办法与单位联系好,由单位赔偿违约金。本应定向,也不定向了。”
“贫困地区的学生到高校后,接受了新的思想。相比之下,农村很落后,以一个人的力量改变现实是不可能的。毕业分配又是双向选择,人自然要往高处走。就算回到家乡,几年后也可以再跳出来。”西南农业大学的王小佳副校长说。西南农大一位来自云南的同学坦率地说:“老家很落后。如果大城市有机会,我肯定留下来。”一位重庆云阳县的同学干脆表示:“可能因为经济原因我不得已回老家,但如果没有好的发展,几年后我就会另谋出路。” 同时,还有些同学认为回到家乡不能很好发挥自己的作用。一位四川德阳的同学以自己的家乡为例:有的水产专业的学生被分到种子公司,干的是与专业完全不相干的工作。一同学道出另一原因:“没有关系很难在老家找到工作。合适的岗位都被各种各样的关系占据了。”
王校长举了个例子。西南农大曾经培养过“实践生”,即降分入校学习三年后,回去锻炼两年,再回校毕业。可他们回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地方不把他们当作本科生对待,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待遇得不到保障。重庆市教委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忠县回去的二三百名大学生,以专科居多。忠县因为经济滞后,各方面发展不平衡,自己没办法安排,不得不让其对口扶贫省份——山东“解决”了一二百名毕业生。陈流汀处长认为,“有些地方的大学生在安排上有问题,已经造成恶性循环。我们不能强行安排学生回去,只能引导和支持提高人才的培养层次。” 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直言,贫困地区的建设问题不是教育部门一个部门就能决定的,它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和重视。
陈处长说,解决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是在毕业生双向选择的情况下,学校从就业工作方面采取引导和激励措施,引导学生去贫困地区工作;二是各地方也应采取积极措施和办法来吸引人才,把人才作为重点工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