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最后一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如题所述

《河中石兽》最后一段用了画龙点睛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

文章结尾揭示了主旨:“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凭主观猜测而下判断欤!”像和尚和道学家那样“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的情况是很多的,在日常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作者对此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文章寓理于事,给了人们非常深刻的启示。

扩展资料

《河中石兽》此文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却是耐人寻味的。它说明天下的事物虽有其共同规律,但更有其特殊性。而事物的特殊性,又是和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它更是发展变化的。现实中的许多生活经验,其实都能证明这一点。这也就是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贵州师范大学中国诗词韵文研究所所长汪泰陵《清文选》:“本文虽然短小,但结构却相当严谨。寺僧的话、讲学家的话、特别是老河兵的话,一层深似一层,犹如剥笋一般,极具说服力。文章的语言亦精炼准确,有一种不容辩驳的力量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中石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0

《河中石兽》最后一段用了反问的表达方式;

原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是很多的,可以凭借常理而主观推测吗?

文学赏析

这篇文章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歌颂了富有实践经验的老河兵,嘲笑了讲学家的愚笨,讽刺了儒道学的自以为高明。对于人们的思维和认识具有较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全文层次清晰,其行文结构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庙里的讲学家和普通人一样,因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限,按照常规思维划着几只小船,顺着河流去寻找石兽,当然是找不到;

可是学者按照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进行推理也不正确,他的一套理论也许能让众人暂时信服,但是事实还是事实,按照学者的理论和方法向地下挖掘,肯定也是找不到石兽的。老河兵因为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习性有更细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石头逆流而上了。按照老河兵的方法在上游寻找,果然找到了石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10

用了反问口气的表达方式,用以点题,强调主题思想:有的人只关注事情的表面现象,而不深入思考分析其中的道理。用主观臆想或者纯理论知识来看待问题,往往是错误的。

原文: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

文章赏析

全文层次清晰,其行文结构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庙里的讲学家和普通人一样,因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限,按照常规思维划着几只小船,顺着河流去寻找石兽,当然是找不到。

可是学者按照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进行推理也不正确,他的一套理论也许能让众人暂时信服,但是事实还是事实,按照学者的理论和方法向地下挖掘,肯定也是找不到石兽的。

老河兵因为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习性有更细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石头逆流而上了。按照老河兵的方法在上游寻找,果然找到了石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7-22
要坚持很遗憾的告诉你孩子也可以,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