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表达了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达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19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来观赏庐山的,就会有千姿万态的风景。作者之所以不能看清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处庐山之中,被视野所局限。这两句诗给人们的很多的启迪,表达了很多的道理:

(1)人们因为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同,得出的结论必然也是片面性;

(2)只有认识到事物的全貌,超越传统的固定思维,跳出框架,才能看到事情的真相。

(3)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共性,如果我们只看到这些共性,往往看不到别人与我们不同的特别之处,容易陷入思维僵局。

第2个回答  2018-12-19

任何事物都是这样,自己所处的角度和所站的高度不一样,对事情的认识和想法也自然会不一样。三四句更是进一步总结说,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也就是说若想真正识得庐山,必须要跳出庐山,从更高更远的视野来看庐山。这又是一种更高境界的总结。也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意味。

看问题不能凭自己主观的片面了解就作判断,应了解事物的全貌。

道出了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庐山山高云深,千变万化。身在庐山深处,自然就像雾里看花,并不能看清庐山真正的面目。

有时候我们身在事情中,执迷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过于关注后,往往会陷入迷惘,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毕竟有时候身处其中,就如同参加了假面舞会,扑朔迷离,分不清真假,得多从几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或许会迎刃而解。

对待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一样,当双方发生分歧时,不防暂时放下自己的角度,站在对方的角度重新审视一下,社会可能会多一些和谐、温暖。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意思: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
  【北宋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0-09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