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感悟

如题所述

三让徐州,取之有道;差异竞争,三分天下
放眼三国三位开国之君,曹操官宦世家,年少时即与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绍称兄道弟,自身又有杰出才干。孙权承父兄基业,自身又知进退。一个有天时,一个坐拥地利,起点高,自身素质过硬,成一方霸主顺理成章。反观刘备,虽心比天高,但出身下贱,虽苦心经营了两个万人敌却一直没有很好的落脚点,而徐州历来是战略要地,兵家必争。当陶谦要把徐州让给刘备的时候,刘备心里肯定是喜不自禁的。但他很聪明,没有马上答应下来, 而是“三让徐州”,直至陶谦老人家给他跪下恳求,并有别人帮忙劝说,他才勉强收下。他这样做的确很聪明。因为如果刘备痛痛快快地收下徐州,恨他的就不止曹操一人了。临近的诸侯恐怕都会立马来讨伐“趁人之危”的刘备。三让之后,不仅不是“趁人之危”,而且还是帮别人的忙,仁慈之举了。刘备此举,师出有名,符合他一贯实施的仁义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故而最后拥有人和,与曹、孙分庭抗礼。放到今天,我们也许先天优势远不如官富二代,但如果能找到自己的独特竞争力,实施差异化竞争,如何不能成就一份事业,刘备的经历也告诉我们遇与不遇在天,贤与不贤在于自己,要想成功,需努力修炼,静待天时,才可乘云化龙,逍遥世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5
《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感悟: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皆为有德行之人,北海孔融受困,先有太史慈报恩来救,后有刘备仁义来援,击退黄巾军余党管亥;然后刘备孔融又合兵救陶谦。
2、“团结即力量”:孔融有刘备来救,击败管亥;陶谦有孔融刘备来救,使曹操退兵。如果孤军作战,必定战败。
3、武将谋臣的重要性:吕布与曹操大战,许多武将谋臣参与其中,起到关键作用,陈宫献计夺兖州,荀彧、程昱用计守城,还有郭嘉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武将方面,吕布有张辽臧霸高顺等,曹操有典韦夏侯惇乐进等,都是能征善战之人,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8-24
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感悟: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皆为有德行之人,北海孔融受困,先有太史慈报恩来救,后有刘备仁义来援,击退黄巾军余党管亥;然后刘备孔融又合兵救陶谦。
2、“团结即力量”:孔融有刘备来救,击败管亥;陶谦有孔融刘备来救,使曹操退兵。如果孤军作战,必定战败。
3、武将谋臣的重要性:吕布与曹操大战,许多武将谋臣参与其中,起到关键作用,陈宫献计夺兖州,荀彧、程昱用计守城,还有郭嘉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武将方面,吕布有张辽臧霸高顺等,曹操有典韦夏侯惇乐进等,都是能征善战之人,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3个回答  2016-04-18
三让徐州,取之有道;差异竞争,三分天下
放眼三国三位开国之君,曹操官宦世家,年少时即与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绍称兄道弟,自身又有杰出才干。孙权承父兄基业,自身又知进退。一个有天时,一个坐拥地利,起点高,自身素质过硬,成一方霸主顺理成章。反观刘备,虽心比天高,但出身下贱,虽苦心经营了两个万人敌却一直没有很好的落脚点,而徐州历来是战略要地,兵家必争。当陶谦要把徐州让给刘备的时候,刘备心里肯定是喜不自禁的。但他很聪明,没有马上答应下来, 而是“三让徐州”,直至陶谦老人家给他跪下恳求,并有别人帮忙劝说,他才勉强收下。他这样做的确很聪明。因为如果刘备痛痛快快地收下徐州,恨他的就不止曹操一人了。临近的诸侯恐怕都会立马来讨伐“趁人之危”的刘备。三让之后,不仅不是“趁人之危”,而且还是帮别人的忙,仁慈之举了。刘备此举,师出有名,符合他一贯实施的仁义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故而最后拥有人和,与曹、孙分庭抗礼。放到今天,我们也许先天优势远不如官富二代,但如果能找到自己的独特竞争力,实施差异化竞争,如何不能成就一份事业,刘备的经历也告诉我们遇与不遇在天,贤与不贤在于自己,要想成功,需努力修炼,静待天时,才可乘云化龙,逍遥世间
第4个回答  2021-03-06
一下下就好好过来的啊拉进去日久见人心手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