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于什么典故

如题所述

君子不会在任何时候违背仁,就是在紧迫之下也是这样,在逆境中也是这样。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里仁》

原文:

译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富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式得到,君子不会接纳。贫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手段来改变它,君子不为。

如果君子违背仁,怎么可能成就美名呢?君子不会在任何时候违背仁,就是在紧迫之下也是这样,在逆境中也是这样。

扩展资料: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

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29

出处:《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释义:

终食之间,就是吃一顿饭之间。

违仁,即是去仁,也指离开仁义弃之不顾。

造次,马融说是急遽,郑玄说是仓卒。造次就是仓卒二字的转音。邢疏说,急遽、仓卒,皆是迫促不暇之意。

颠沛,马融注为偃仆。

无:禁止,不要的意思。

于:在

是:这里,另解这,代指仁德。

君子既然不可去仁,则须经常保持仁心,虽在一食之间,亦不能去仁。造次必于是,急遽时,其心亦必在仁。颠沛必于是,在偃仆之际,即是遭遇危险,甚至面临死亡之际,其心亦必在仁。此为君子须臾不可离仁之义。

第2个回答  2017-05-17
出处:《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道德高尚的人就算在吃饭睡觉时也会按道德标准去做,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第3个回答  2017-05-14
出处:《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道德高尚的人就算在吃饭睡觉时也会按道德标准去做,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第4个回答  2017-06-19
出处:《论语·里仁》
意思是君子是连吃完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能违背仁德的。即使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仁德去做,即使是在流离困顿的时候也必须按仁德去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