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党在我心中》的征文600字

如题所述

党在我心中----我身边的感人事迹
记得十七年前在部队入党时,中队副指导员找我谈话,问:“中国共产党在你心目中是什么印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母亲!”。又问:“为什么会是母亲呢?”,我说:“有歌为证‘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啊!”副指导员笑了,在我的入党申请书上郑重地签上名字,随后说道:“你现在对党的了解还很肤浅,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观察周围的共产党员是如何做的。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的普通党员,最能够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最能够体现基层党员的优秀品格和素养。”当时我只是点头,当然对他说的话绝对是一知半解。
时光荏苒,十七个年头转眼流逝。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祖国大地沧桑巨变,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中日益成长,领导了艰苦卓越,震惊世界的中国革命。现在她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为实现富民强国的梦想而不懈努力。无数的普通共产党员在默默地奉献着、坚定地奋斗着!许许多多闪光的名字为党旗增添色彩、铭记在老百姓的心中,任长霞、孔繁森、沈浩等先进人物的光辉事迹广为颂扬,激励着更多的党员勇往直前。但最令我感动的却是发生在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2011年6月4日,眼科发生医患纠纷,患者家属拒绝按司法途径解决,组织80余人围堵门诊部大门,打骂医护人员,在显耀位置悬挂9条横幅,以逐渐升级的违法行为要挟医院,向法律叫板,这种肆无忌惮的医闹行为令人震惊。 保卫处应急分队接到指令后及时到场,首先排成人墙将医患阻隔开,保护无辜人员不被伤害。在公安机关及医院多次协调无效后,面对医闹人员无理的叫嚣、谩骂,敢于拒理力争,全力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保卫处胡仁忠主任正在犯痛风,却不顾病痛带头冲在最前面,喊哑了嗓子、衣服被撕破,依旧不后退半步,一直坚持到纠纷圆满处置完结后,才坐在水泥台阶上按压着痛的几乎无法站立的脚后跟。老同志叶志农的儿子在外地不慎摔倒致腿部骨折,正好今天回家养伤,老叶只匆匆赶回去给儿子开开门,来不及询问一句伤情便重返纠纷现场,次日才带儿子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治疗。张宗宝在清理横幅的行动中,被闹事方数人围攻,胸口被抓了多道又深又长的血印子,家人看见后心疼的掉下眼泪,却只说了一句:“下次注意些。”
此次纠纷保卫处配合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现场带离7人,刑事拘留3名带头闹事分子,严厉打击了非法医闹行为,保障了医院的集体利益和声誉。行动中共产党员充分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始终将集体荣誉摆在首位,所有人相互照应、团结一致,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最终才能够迅速、妥善地处置纠纷。

党在我心中
迎着初升的太阳,怀着满腔的豪情,我们迎来了党的十七大的召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正式召开了!
无数次凝望着党旗.耳畔总响起亲切的话语:鲜红的颜色是烈士的热血,金黄的色彩代表着人民的信念,高擎大旗的是我们的党……于是,“共产党”这个神圣的名字便在我们心灵深处点燃起一把星星火炬,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胸前的红领巾,像一团团跳动的火焰。透过它,一张张或悉而亲切的面孔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放牛娃王二小、儿童团长王朴、为保护集体财产献身的刘文学和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许许多多的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读出了党旗的神圣,红领巾的光荣,读懂了党和少先队的血肉关系。
忆往事,我们心潮澎湃;看今朝,我们拼搏进取。如今的少先队员高举着星星火炬,秉承昔日的一优良传统,迈步走进了新世纪。看!一批批优秀的少先队员认“手拉手”、“雏鹰争章”活动中脱颖而出:是他们在河南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黄河两岸,建造了“中国少年水保世纪林”,为保护母亲河,为西部大开发做着贡献。是他们在”中国少年世纪论坛”上,和来自香港、澳门的少年朋友一起,议和平、讲环保、侃网络、搞创新。
党的十七大在今天开幕了,中国的历史记载着她前进的每一步:在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社会主义实现了,改革开放成功了,香港、澳门回归了。我们的祖国已经摆脱了过去的屈辱和贫穷,发展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新的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祖国统一大业等待有人去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等待有人去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等待有人去实现。同学们,就让我们在今天——党的十七大开幕的这一天,立下宏愿:紧紧跟随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积极实践,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一幅二十一世纪的宏伟蓝图。

革命”是神圣的,分量实在太重,世上任何语言也无法形容它。

总在书中徘徊,已经早已见不到那片蓝天,那片清澈的天。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当我用单调的声音,平淡的语气朗读着这几句话,“萧华”这个名字第一次映入了我的眼帘。我跟着他一起去体会党,体会革命。

1964年2月,他坐在西湖旁养病,不知为何,泪水忽然落了下来。我来到你身边,你眼神坚定,回忆起了那段峥嵘岁月,那段雄壮又伤感的历史。

“红军是伟大的,在革命领导人的带领下,开始了艰难的长征历程离别,是苦痛,是我们与群众们共同的苦痛!我们行进到苏区的时候,苏区人民热情无比,他们知道,这是他们自己的军队,是老百姓的军队。可革命还得行军,为了胜利,不得不暂时离开人民,离开鱼水般缺一不可的军民情。为了不被发现,我们只得把这次转移,变成了一次秘密行动。夜深了,天空中皎洁的明月,照在红军战士们刚毅的脸上,却偶尔掠过一丝伤感。他们猫着腰一个个地前进,后面突然传出了声音‘战士们,慢走了’回头一瞧,苏区人民已经发觉了我们,泪滴在月光的照射下闪着银色的光芒。”两行热泪从萧华的两颊流了下来:“这是深情惜别!这是生离死别!”哽咽了两下,他用手指抹了眼角两下,抹去了眼泪,接着说:“红军离开了,革命精神却永存,但是,有多少留守的红军、革命群众牺牲在敌人残忍的屠刀下。长征的告别,刻骨铭心,为了胜利,只能实行战略转移••••••”他两眼忽然放出两束光芒:“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他含含糊糊,似乎要对我说些什么,却被波涛般宏大的诗韵吞噬了。

没有和红军一起翻过那高大的山川,渡过哪湍急的巨浪,爬过那凶险的雪山,走过那危机四伏的草地,却从萧华身上体会到了革命。回过头,再次朗诵起那豪迈的诗篇:“敌人期价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语气中带着的那一丝是崇敬,是赞扬。敬佩那“风雨侵衣骨更硬”的革命精神,赞颂那“野餐充饥志越坚”的品质。作者亲历过长征,那艰苦没有使他流下眼泪,而那过往的经历却让他热泪盈眶。

他想对我说的,即便再大的声音,也敌不过那句话白万斤的分量,千万斤的严肃:“党在我心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