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近视眼的激光手术是利大于弊还是其他?

我已近视多年,如今双眼度数已有600~700度,前阵子一心想做激光手术,可在网上查看一下手术评价,发现说风险蛮大的,只是中国的医院在宣传时有所掩饰,还就没敢做。昨天又听单位的两位同事讲自己的小孩和自己做了这么多年,一点事都没,跟正常眼睛似的,又有点心动想做。请知情者或做过激光矫正视力手术的同胞给点建议,这手术到底怎样?有什么严重后遗症吗?是否像我同事所说跟正常眼睛似的,一点异样的感觉都没呢?



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中国有6亿近视患者,大学生近视率更是超过了90%

不良的用眼习惯会导致睫状肌对晶状体的牵引力下降,晶状体的厚度就会增加,屈光力变强,光线聚焦就落在了视网膜前,就形成了近视。



近视是因为晶状体变厚,但晶状体位于眼球内部,难以手术操作,而对光线屈光力最强的结构是眼角膜,它刚好又位于眼球最外侧。

所以,屈光手术(近视眼手术)在发展过程中都是对眼角膜进行削薄,让光线重新聚焦到视网膜上。



眼科医生自己都戴眼镜,近视手术真的靠谱吗?这恐怕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

实际上,任何手术都无法保证百分百无副作用,即便是在中国发展了30年的近视眼激光手术,术后人群中也有不到1%的概率会出现眼干、炫光、飞蚊症等并发症。


圆锥角膜

不仅如此,近视眼手术发展过程中,最备受指责的是曾出现过“圆锥角膜”,这有可能导致失明。

眼球存在眼压,这个压力把眼角膜向外顶 ,正常人的角膜厚度足以抵抗压力,但做过激光近视眼手术的人,眼角膜如果被过度打薄,就有可能被眼压顶出,出现“圆锥角膜”。

而这种情况最优的治疗方案只有眼角膜移植。


眼角膜

不过,现在的近视眼手术已经足够发达,不可能出现圆锥角膜这种情况。

眼科医生都会测量每一名患者的角膜厚度,正常人角膜厚度在550微米左右,近视度数降低100度需要打薄15微米角膜厚度。医生会进行计算,角膜厚度低于460微米和天生角膜薄的人是无法进行手术的。



用激光打薄眼角膜非常安全,属于精准切割,并不会伤害到眼部其它组织。



激光是利用惰性气体,氩和氟混合,当气体分子被激发后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在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会辐射出人眼看不到的193纳米的紫外光,这个紫外光只会打破眼角膜分子的化学键,并不会穿入眼球内部,在电脑的精准控制下也不会损伤眼部其它组织,它属于冷激光,不会产生灼热感。

所以,在正规医院做近视眼手术肯定是安全的。

近视眼手术在30年时间里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新技术的出现都是一次完善。


PRK

1987年,近视眼激光手术开始临床使用,这项技术叫PRK(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手术过程非常简单,先将角膜的上皮去除(上皮在一周内会自行修复),然后通过激光将角膜基质气化,削薄。

PRK在现在看来有许多缺点,首先是手术过程简单粗暴,患者会在几天时间内有明显疼痛感,并且视力恢复较慢,眼干眩光等并发症多,有可能出现矫正不足或矫正过度的情况。

由于直接在表层削薄,如果是疤痕体质的人可能会留下疤痕。


LASIK

1992年,改进后的技术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开始进入临床使用,与之前的技术相比,LASIK先用角膜刀制作了一个厚度130微米的角膜瓣,翻开角膜瓣通过激光削薄角膜后,再合上角膜瓣。手术过程无痛,恢复更快也不会产生疤痕。


LASEK

到了1997年,更先进的LASEK(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开始进入临床使用,此前的技术是利用角膜刀做一个130微米的角膜瓣,而LASEK是通过乙醇溶液将角膜上皮约60微米厚度掀开,激光打薄后再盖上,这种技术能保留更多的角膜,适合角膜薄和度数高的人,无刀口,降低了风险。


半飞秒

2006年,更先进的激光技术“半飞秒”开始进入临床使用,半飞秒所使用的是人类能在实验室中获得的最短脉冲,也就是能更精准打薄眼角膜。此前都是手工制作角膜瓣或去除角膜上皮,而半飞秒是利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激光穿过角膜在电极作用下产生气泡分离角膜,实现了全程无手术刀。

提高了操作精度,更安全,降低了并发症概率。

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上述任何一种技术,都需要大口径切开角膜外层,进行激光打薄,再合上。就算手术恢复了,切割面的角膜层也不可能完好如初地生长在一起。所以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的人就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2年更先进的“全飞秒”技术出现。



全飞秒与之前技术的最大区别是:此前技术都需要在眼球上开一个20毫米的切口,而全飞秒只需要开一个2毫米的微创切口,降低角膜瓣移位的可能,将损伤降到最低。



全飞秒的操作方式也与之前有很大区别,激光会穿过角膜表层,在角膜内切割基质,然后再开一个2毫米的切口将角膜基质取出。

舒适度、安全性、精准度都更上一层楼。


ICL

而对于那些高度近视,角膜较薄不适合做激光手术的人,目前有一种ICL技术(可植入式隐形眼镜)。可以将晶体永久性植入眼部的前房位置,10分钟时间,整个世界都变得清晰了。

这个手术是可逆的,随时可以取出,切口只有2毫米,恢复非常快,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工作了。

如此成熟的技术,为什么眼科医生自己还戴眼镜呢?

理由还是非常多的,首先手术年龄要求18岁到50岁之间;除了ICL,其他手术的角膜厚度要符合标准才能进行手术;再加上全飞秒价格略贵超过2万元,ICL价格3万元;术后有极低的概率出现并发症,常见情况是眼部干涩和夜晚炫光;眼部不能有疾病历史;眼睛度数在2年时间内需要稳定。

最主要的一点是手术只是给你一次视力重置的机会,并不是做了手术就再也不会近视,如果工作需要眼部长期操劳,手术后依然会近视,所以很多人选择不做。眼科医生经常需要进行手术开刀,眼部需要长时间精力集中的,所以做了手术还会近视,那又何必做呢?

并且部分人近视度数较低,完全不影响日常生活,戴眼镜反而显得斯文稳重。当然,不戴眼镜的眼科医生,很可能就做过近视眼手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28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最早是1985年美国医生开始在临床应用的,近年来发展迅速,九十年代初传入中国。准分子激光治疗高、中、低度近视的手术效果远远优于以往的屈光手术,因此,广为全世界的眼科医师所瞩目。但仍有很多人对它产生怀疑,怕眼睛被打穿、烧焦。 一般来说,准分子激光是波长很短的紫外光,它与生物组织发生的是光化学效应而不是热效应,因此,不会产生热损伤,更谈不上烧焦。 另外,还有人顾虑会打穿眼球,这种顾虑是多余的,准分子激光波长短,穿透力弱,每个脉冲只能切削0.25um的深度,是在细胞下水平切削,切削极精确,因此打穿眼球是不可能的。 有人担心会伤害眼睛的其他部位,这也是多虑,因为准分子激光器都有红外线跟踪系统,当你的眼球偏转超出正常范围,激光会自动停止击射,保证安全治疗。 激光治疗近视的原理是,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太长或者眼球前表面太凸,外界光线不能准确会聚在眼底所致。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技术(PRK和LASIK技术),是用电脑精确控制的准分子激光的光束使眼球前表面稍稍变平,从而使外界光线能够准确地在眼底会聚成像,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准分子激光是氟氩气体混合后经激发产生的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光束,属冷激光,能精确消融人眼角膜预计去除的部分而不损伤周围组织和其他组织器官。 激光治近视先要做检查 当您决定做近视激光手术后,一定要做全面系统的眼部检查,其中包括: 1.视力检查:包括不戴镜视力和戴镜最佳矫正视力。 2.屈光检查:包括初检、散瞳验光和复验三个步骤。验光度数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3.眼前节及眼底检查:重点检查角膜透明度是否有疤痕,晶体是否浑浊,眼底检查是否有玻璃体浑浊、眼底病变等。 4.眼压检查:以排除高眼压和青光眼的可能性。 5.角膜曲率检查:排除圆锥角膜及扁平角膜可能性。 6.角膜测厚:对角膜中心厚度低于500者,如果病人是高度近视,应注意角膜中心切削深度,术前向患者说明有关情况。 7.角膜地形图检查:主要目的是对整个角膜表面的规则性和对称性有所了解,除外各种异常因素。 8.术前停戴隐形眼镜二周。 专家指出,适合接受准分子激光治疗的人为:18周岁至50周岁,近两年度数稳定的近视眼150度至2000度、或合并散光100度至400度、及远视200度至800度均适合治疗。 眼部患感染性炎症、圆锥角膜、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变等,或有糖尿病、胶原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人不适合准分子激光治疗。 专家告诫:18岁以下激光治近视可能白做。不久前,来自上海瑞金、长海等医院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的求诊者中,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尤其是高中生,门诊量有逐日增多的趋势。对此,专家告诫: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不宜。 据专家介绍,为确保安全和有效,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要求患者术前屈光状态稳定,矫正视力达到0.5以上。据此,接受手术的最佳年龄应该在25岁至35岁,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期,眼睛屈光度不稳定,若盲目接受手术,一二年后视力极有可能回退,严重影响预期的疗效,功败垂成 激光治疗近视及其后遗症激光治疗近视,目前成为许多想“摘掉眼镜”的人所推崇的方法,不过,在做这个手术前,可要注意它可能带来的后遗症。 目前激光治疗的方法多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及准感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在眼的屈光系统中,角膜的屈光力占全部屈光力的 70%,角膜屈光力的轻度改变即能明显影响近视的度数。PRK及LASIK两种手术正是通过切削中央角膜,使之变薄而降低其屈光力来达到矫正近视目的的。 PRK多应用于治疗中低度近视,但由于破坏了角膜的正常解剖结构,术后可出现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青光眼或高眼压、眩光和回退等并发症。LASIK可以保持前部角膜组织的正常解剖结构,能够减轻术后角膜组织愈合反应所引起的上皮下浑浊和屈光回退,预后性较好,术后恢复和稳定性也较好,适合于中高度近视和近视散光的治疗。但LASIK也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感染、欠矫或过矫、角膜穿透、医源性角膜散光、继发性圆锥角膜、角膜瓣不规则、眩光等等。这些并发症如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得当,大部分不会留下后遗症,也不会影响疗效。但是有些并发症确实妨碍视力恢复,比如术前近视术后过矫成高度近视;或术前无散光,术后成为高度散光等等。如果手术致存留的角膜太薄,则无法采用再次手术予以补救。又如,术中角膜穿透或术后继发严重的圆锥角膜,都可能令患者不得不接收角膜移植手术,给患者带来新的麻烦。 而且,眼部激光手术对年龄也有要求。若年龄小于18岁则不适合做,因为18岁以下者眼球未发育完全,屈光状态尚未稳定,故手术效果也不稳定。若盲目接受手术,一两年后视力极有可能回退。因此,两种手术均要求患者年龄在18~55岁之间,近视度数稳定2年以上。最佳手术的年龄是25岁至30岁。严重干眼病、突眼症及眼睑关闭不全、青光眼、单眼患者等是手术的绝对禁忌症。由于术后可能出现眩光的现象,所以司机等特殊职业者,需要慎重考虑手术。即使通过手术取得了良好的裸眼视力,也要定期检查眼底及视力。 激光治疗近视眼之利与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治疗和矫正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的方法和手段日新月异,有手术方法、有戴RGP、有戴OK镜、有戴软性隐形眼镜、有戴框架眼镜等。因为许多屈光不正的治疗方法在众多商家的参与下,使之商业化味道很浓。在商业的炒作下,顾客被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迷失了方向。现今,手术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年轻一族的屈光不正患者所采用,特别是有些商家只宣传其优点而淡化模糊其缺点,典型的例子是对于准分子激光手术(PRK、LASIK、PTK)治疗屈光不正的夸大宣传,在不实广告宣传的误导下,许多患者以为该项技术是万能的,完全不知道其可能产生的后遗症和危险。 例如,上海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通过调查显示,好多病人单纯是为了摆脱对眼镜的依赖而选择激光手术;有的病人则是从美容的角度考虑激光手术。德高望重有权威的医学专家认为,仅仅是为了摆脱眼镜或隐形眼镜,而在正常眼睛上进行激光手术,是得不偿失的。 LASIK激光治疗屈光不正是上世纪90年代提出,是现在最常用的一种。术前必须要做眼底检查、眼压的测量、A型超声波、角膜地形图和屈光等的检查,然后进行术前表面麻醉,切开眼睛角膜的一部分,在被切开角膜瓣的下方即角膜基质层做激光切削,最后将切开的那部分角膜瓣复位,术后要点抗菌素和一些激素类药水。 那么,激光手术在治疗近视方面究竞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 激光治疗近视的优点:对于低度数和中度数屈光不正的顾客效果较理想,近视反弹率低,通过做手术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暂时不需戴眼镜。 激光治疗近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因为此手术问世不久,目前眼科专家对其远期效果还无法统计和确定;有的患者在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要点眼药水,否则眼睛会干燥不适,有的甚至要点一辈子眼药水。此外,在手术的过程中和手术之后容易出现以下并发症: 1、角膜瓣偏离中心,角膜瓣对位不良,角膜瓣皱褶,角膜层间碎屑或血液残留; 2、激光切削偏离中心,角膜刀切穿角膜; 3、术后终生性眩光和眩目:在高度数近视较多见,看东西时有光晕; 4、欠矫或过矫:此种情况出现将要再次手术,再次手术后效果不很理想; 5、视力反弹:特别对高度近视的患者,术后几年视力开始下降; 6、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做手术后达不到配眼镜时所能达到的视力; 7、阅读困难,干眼症,角膜敏感性下降,疼痛; 8、不规则散光:几乎所有病人在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不规则散光。 9、角膜感染,弥漫性层间角膜炎,角膜中心岛的形成: 10、角膜周边变性或瘢痕的形成,角膜中心色素沉着。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若抛开利益的趋使,大多数医生是不愿意给近视的人做激光手术的。不管上述后遗症的发病率有百分之几,只要诸多并发症中的任何一种,落在某位做此手术患者的身上,将会是终身遗憾和不幸。因为我们的眼睛只有一双,光明是无价之宝。更危险的是,按照严格的医疗规定,一个角膜刀只能用于一只眼睛,然而,时下里一些医院或近视治疗中心,为了获得高额利润,一个角膜刀重复使用,就像经常有报道说医院的透析管重复使用一样。因此,在做此手术之前,不要单独听取某方的片面之词,一定要认真考虑,反复权衡。另一方面,此项手术费用昂贵,要花费好几千元,望广大屈光不正的患者要仔细权衡利弊,三思而后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12
你好,首先,为了健康考虑,不建议做激光矫正手术。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激光矫正手术的利弊:先从手术的“利”谈起。
不否定激光矫正术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治好近视眼的顽疾,而且这是药物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这一点,无须赘述。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手术的“弊”端。
要知道近视激光矫正术是在角膜上做的,可能对晶体、眼底等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可能会增加眼病发病率。如果手术致患者存留的角膜又太薄,则无法采用再次手术予以补救。又如,术中角膜穿通或术后继发严重的圆锥角膜,都可能令患者不得不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给患者带来新的困扰和麻烦,造成不良后果。
综上,不建议做激光矫正手术。
第3个回答  2020-01-09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们要来看,任何一个手术,肯定是有利也有弊的,当做一件事情利大于弊,我们就要考虑去做。当弊大于利,我们就尽量不去做,近视眼手术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让我们摘掉眼镜,不用戴眼镜。因为好些患者,对这个眼镜很敏感,比如鼻子压得很难受,戴在脸上也非常不舒服,很沉。虽然我们的眼镜,现在已经很轻量化了,镜框很轻几克,镜片也很轻很轻。但是有的时候,戴在外边还是不方便,特别是有些,从事一些特殊职业,譬如说,像我们有些警察同志,或者一些运动员,他不方便佩戴眼镜,所以对这种情况下,可能我们做近视眼手术的,利大于弊。那么对有些人,譬如说有屈光参差的,两个眼的度数差很多,这些人双眼不能够一起用,而且很容易出现斜视,所以对他们来说,这个近视眼手术,也是利大于弊,所以当利大于弊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做手术来去矫正。
第4个回答  2020-03-30
1、是手术都会有风险,目前最安全的还是配戴框架眼镜。 2、准分子激光手术可做可不做,做了只是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3、术后不注意用眼不排除有再次生理性近视的可能。一般不会反弹太多。也就是说术后一定要注意用眼,科学用眼。 4、选择好医生、好医院非常的关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