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哪些物极必反的例子?

如题所述

1、物极必反,器满则倾

武曌是唐高宗时的皇后,她在高宗死后,就临朝听政,不久,他废了中宗,改立国号叫周,还自称为则天皇帝,就是我们一般称的武则天。当她临朝听政的时候,太子中宗已经长大了,可以处理国家的大事了,但是则天皇帝还是不肯放手。

在那个当时,许多的大臣都很不满,纷纷上书劝止;其中有一位叫做苏安恒的大臣,也上了一本奏疏,劝谏则天皇帝。

疏上说:“太子现在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才德也不错,你却还贪恋着皇帝的宝座,而忘了母子的情分,时间已不能让你拖延下去,我以为上天和百姓们,都是倾向李家的,你现在虽然还平安的坐在皇上的位子,总要知道物极必反,器满则倾的道理吧!”

2、李斯力劝

李斯以前是荀子的学生,但是他的思想与他的老师有不太一样的地方 。李斯出自上蔡一个地位不高的人,后来擢升为秦始皇最信任的大臣,权势如日中天。

秦始皇与他又是儿女亲家,没有哪一个大臣的权力比他还大。从李斯那篇洋洋洒洒的那篇文章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志向。李斯的几个儿子都是地位很显赫的人物 。

他的儿子李由为三川守,地位很重要。几个儿子,除去李由外都是秦始皇的女婿 。他有一次想起荀子所说的“物极太盛”的话来,不禁发出叹息之声 。

李斯毕竟对秦始皇感恩戴德的臣子。何况,秦始皇的长子也是他的亲属。对于赵高的话颇有挑战他的意味。李斯的确很想听从秦始皇临终安排扶苏即位的安排。

扶苏尽管有一次惹得秦始皇很不高兴,但是在父亲心目中他还是最佳的继承人选。李斯和扶苏的关系也很不错。在关键时刻,李斯听从了赵高的安排,心中似乎有一种伤感的意味。

作为秦二世的丞相,他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秦二世的奢侈,李斯不知劝说了多少次。李斯后来与中子伤感悲痛,父子三人都被秦二世下令处死。

3、唐朝由盛转衰

唐玄宗前期不仅慧眼识贤相,还采取了很多的有效措施,唐玄宗的一系列措施使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新的发展,超过了他的先祖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强盛繁荣、流芳百世的"开元盛世"。

然而开创了盛世之后,唐玄宗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至此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所以说,唐玄宗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也是唐朝由胜转衰的关键人物。

4、秦朝暴政

秦朝的基本制度是以耕战立国,力求将全国所有的资源都供给到军事上,这在六国纷争的大争之世非常有效,但却不适合于统一后的长期发展。尤其是秦朝在统一后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长城、秦皇陵等耗费巨大的工程。同时秦朝的官吏也残暴不仁。

因此秦朝的普通民众负担过大,苦不堪言,心中恨透了秦朝的暴政。在陈胜、吴广的领导下,在大泽乡举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旗帜。从此秦朝开始走向灭亡。

5、拔苗助长

古时候有一农人,在田里种下一片禾苗,自种下后他便成天便跑到禾田里去观察。

观察了一天又一天,看到禾苗并没有什么变化,农夫便感觉很着急。他思来想去,于是找着一个办法,那就是帮助禾苗长高。

农夫挽起裤腿下到田里,一颗一颗地将禾苗拔高,忙活了大半天,看着瞬间长高的禾苗,农夫心满意足地回家了。回到家他欣欣地告诉他家人:“可把我累坏了,不过禾苗终于长高了一大节。”

农夫儿子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枯死了。

6、画蛇添足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得有余。这一壶酒到底怎么分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 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 他洋洋得意地说: “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 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18
有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比如,人饿了要吃饭,可是吃太多了就会撑的慌. 范进中举后发疯,范进母亲乐死了 其实物极必反也是如此!任何事情,只要适中就行,不须要强求什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