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说明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求大神

如题所述

中国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
国民党政权曾一度在中国占据主导位置,尤其是1945年抗战刚刚胜利之时,国民党政权被看作是领导抗战胜利的功臣,“人们广泛的向国民党政府发出欢呼”,蒋介石被看成是“民族英雄”,国民党政权可谓一时风光无二。然而,为何国民党政权在1945年之后迅速崩溃了呢?我从以下几点分析了原因。
首先从主观因素方面来讲,国民党政治腐败,经济破产,军事低能。
第一,政治方面,国民党失民心。(1),蒋介石专制独裁,国民党一党专政。在1949年前后,蒋介石在国民党政权内独裁日益加强。“中国的领导仅仅由一个人也就是蒋介石把持着,他唯一的弱点就是嗜权,他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保全和扩大权力。因此,他一方面采取措施,压制人们要求改革的呼声,另一方面在自己周围只用写愿意充当工具的人。”(2)土地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国民党虽然在1930年就提出了一个比较进步的“土地法”,但因各方面原因,试着先进的土地法成为了一个空头支票,自始至终未能横好的实现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3)国民党高度不纯,党争不断。国民党政权自成立以来,虽经发展,也做了党内的纯洁工作,但是,党内仍然严重不纯,成分复杂。包括以军阀为代表的旧军人旧军事势力,共产党渗透分子等等;且国民党内派系复杂,汪、蒋、白,你方唱罢我登场,争斗不断。(4),蒋介石外交政策的失败。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集中全力打击共军,坐视东三省沦陷,日本肆虐长城以北。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对美认识不清,盲目依赖美国。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蒋介石只看到了美国是一个强大的民主国家,是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力量,却没有认识到美国是一个为了利益能偶不系背叛和牺牲盟友的国家。以致其在雅尔塔会议中遭到了了重大的牺牲。 (5)苛捐杂税。在河北省,一亩地要出一石捐税,最低的也要交五六斗。人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怨声载道,对国民党政权充满怨言。
第二,经济方面,(1)财政收支严重失衡,诱发1948年的恶性通货膨胀。入不敷出,财政只好靠发行新钞票支撑。1947年,法币发行量达30多万亿元,为上一年的10把倍,比1945年则增加了25 倍。到1948年地位第二季度,法币已发行660万亿元,相当与抗战前夕发行额的47万倍。当时国民党在上海至少有五家印钞厂,几十部印钞机,每日印制法币达230亿元,竟还不能满足需求。截至1948年8月21日,国民党政府已累计发行法币6636946亿元(不包括东北流通券和台币),相当于1945年8月发行额的1192倍。乱发钞票,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最终只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2),原料产地被占,原材料紧缺,人民生活困难。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是中国传统粮棉燃料产地,自从这些地区被中共占有,国统区的生产生活出现严重问题,纺织业、橡胶业、制药业纷纷减产。到1948年底,随着东北全境和河北唐山被解放,上海的钢铁和煤炭供应出现严重问题。(3)对美依赖放纵。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因美国帮助增强了抵抗日本的力量。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因此严重依赖美国,放纵美国,先后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即“新二十一条”)、《空中运输协定》、《关于美国救助援助中国的协定》、《关于经济援助之协定》等等,美国从中攫取了大量了权益。以上海为例,美国灯泡在上海的售价为200元,而国产灯泡仅成本在400元以上;美制六尺船车床的售价为20万元,而国产成本却要120万元。(4)四大家族掠夺。日本投降后,四大家族假借接收之名行劫掠之实。他们不仅接受了日伪由掠夺人民所得的财产和其开办的各种金融机构、产矿企业,而且任意将收复区的民有企业指为敌产,然后予以没收,占为私有。后来,由于国内舆论大人强大压力,国民党政府被迫下令将一部分企业发还原主或标卖,但标卖的还不到接受工厂总数的5%,发还原主的仅占5.27%。
第三,军事方面,(1)军阀战争及其影响下的军阀叛乱。北伐战争、中原战争等扫平军阀的战争或军阀之间的混战,的恶劣影响。这十七年的战争,不仅增加了矛盾,而却埋下了残余军阀朝附夕叛的重重危机,另外更重要的是,大量的力量内耗,减少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2)军事指挥政策的失误,没有全盘统筹规划。内战时,冒进,连个拳头出击,心腹重地南京、武汉门户大开,共军挺进大别山之后,逐渐走向下坡。(4)派系之争,中央军和杂牌军矛盾尖锐。
其次从客观方面说,中共力量的壮大和日、美、苏等国际因素的影响。
第一,中共力量的壮大。(1)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以来,虽经历了挫折与失败,但经过这些挫折与教训,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由弱小走向强大。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并获得了人民的支持。1947年周恩来在《全国大反攻,打倒蒋介石》中谈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胜利,为什么一定能够成功时讲了三个原因:“第一,人民拥护我们作战,相信我们是为他们做事的。” “第二,我们的军队,是为人民的,是人民的子弟兵。”“第三,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领导得好。”在长征过程中,不论条件多么艰难,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淮海战役中,万人民工自发组成运输队、担架队、卫生队、预备役部队。国民党面对的不仅是共产党的军队,他们还要面对这民众组成的海洋。所以陈毅在总结准海战役时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2)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结合国情将之发展,提出了适合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3)中国共产党有一支坚强革命队伍。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就开始着手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坚强队伍,并不断使之发展壮大。毛泽东同志创造性的提出了党指导枪这一理论。三湾改编之后,逐步实现了党军意志的统一。(4)中国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革命期间,叶挺领导的独立团,视死如归,英勇奋斗,获得了铁军的称号,也获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带来了荣誉,扩大了在群众中的影响。共产国际和列宁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支持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壮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二,国际因素的影响。(1)日本:近代以来,日本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为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法发磨灭的伤害。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因日本侵华中国当时合法政府即国民党政府应对不力,政策失误,人民对国民党政权日益不满。中国共产党趁此机会发展自身,对抗外侮,赢得了人民的支持。(2)美国:传统观点认为,美国自始至终的鼎力支持国民党,打压共产党。其实这一观点有失偏颇。历史上,在抗日战争中,由于国军一再被日本打得败退蒋介石对美国张口就是要钱,国民党及其军队又是腐败异常,从而然美国总统罗斯福大失所望。再加上中共适时的展示民主姿态,美国曾一度,想武装中共对抗日本。所以抗战结束后,结合战后与苏联的远景规划,美国最期望是组成联合政府已实现中国民主,为此美国曾积极调解国共矛盾,美国曾先后派出驻华大使赫尔利和前参谋长联合会议主席马歇尔居中斡旋,尤其是五星上将马歇尔来华后,郑重向蒋介石转达杜鲁门意见,要求中国立即停止内战,实现民主和平统一。并且,美国一再扬言,如果国民党继续对中进行军事活动,就停止一切军事和经济援助。由于蒋介石阴奉阳违,美国非常失望,杜鲁门总统中终于于1946年8月18日下令停止向国民党出口二战剩余武器装备,停止美商对中国出口武器装备的许可证。可是,由于二战后国民党军队的大部分装备都来自美国,美方停止出售武器使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装备补给发生严重困难,从而助推了国民党政权的崩溃。(3)苏联:雅尔塔会议苏联以各种方式获得的特权及其一手操作形成的外蒙古独立,严重削弱了当时中国合法政府、参加雅尔塔会议的中华民国政府记起当时领导人的国内、国际的形象与威望,人们对当时政府普遍抱有一种失望情绪。中华民国虽因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卓越贡献,才获得废除不平等条约,然而,此刻,一纸“雅尔塔条约”,竟使她又重蹈晚清时代丧权辱国的境地,无怪乎蒋介石在获悉雅尔塔会议内容时,曾痛彻心脾的说:“就只是这些问题,已经足以置中华民族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国民党政权自其成立之日起就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解决,并且滋生了许多新的问题,或许这些问题在最初并不严重,“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迅速崩溃。
一个政权如彗星一般划过天际,短短二十二年就走向了覆灭,这是何其令人扼腕,又何其令人深思!在当今历史条件下,为保政权之永固,我们必须吸取着些教训: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确保人民利益;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加强党风建设;始终坚持外交政策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警惕敌国的武装及非武装干涉,保护国家利益。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17
??一、政治反动说: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利益,背叛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长期进行反共内战与人民为敌。
??二、经济崩溃说:认为财政经济的总崩溃导致南京政权的败亡,提出经济崩溃说: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的经济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四大家族的残酷掠夺和内战的巨大消耗而陷入严重危机,币制改革使经济加速崩溃。财政经济的总崩溃,既推动国统区民众起而为生存斗争,也加剧了国民党内部各派矛盾的激化和军事与政治的危机,导致南京政权败亡。
??三、未来得及制度创新终至合法性危机说:把中国放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考察,提出未来得及制度创新终至合法性危机说:中国是在庞大的人口压力和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亡国灭种的生存危机、政治衰败和国家四分五裂的背景下开始现代化起步的。南京政权面临来自外国列强、地方势力和民间社会三方面挑战,来不及实现制度创新,厉行政治、经济、农村等各方面改革以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愿望和要求,只得向专制体制回归;于是丧失现代化导向,不但无法化解抗战胜利后的参与爆炸危机,反而发生合法性危机,最终被以中共为代表的自下而上兴起的革命力量击败。南京政府对社会的抽取超过了 社会可资抽取资源的限度,引发社会对抗;政府在集权的同时不向社会尽提供公共物品的义务,也无力通过制度创新完成变革,结果丧失政治转型的历史机遇,失去合法性基础。
??四、全能主义政治推行失败说。学者们把视角上溯至清末,指出从传统官僚帝制到现代中央集权科层制之间必须经过集权(传统)——分权——集权(现代)的过程,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启动。民国以来至30年代的权力分散和政治无序,诱发了全能主义政治的产生。但国民党的全能主义政治在权力凝聚与分散两个层面都犯了错误。政府偏重从地方收缴权力而不注重决策的分层化,造成在中央能够控制的权力网络,决策过分集中于行政中枢,特别是蒋介石个人,权力运作中人治传统更起作用,制度化水平低下。国民党在本应分权的社会层面却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并对地方势力施行削弱和消灭政策。结果是被剥夺殆尽的民间社会丧失了推进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愈演愈烈的暗斗明争贯穿南京政权之始终,削弱其统治。于是全能主义政治走向全面衰败,出现改朝换代的革命。
??五、腐败说。、国民党既不能实现向现代法理型政党的结构转变,又丧失了革命党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在意识形态内聚功能减弱、组织结构涣散和政治无内部制衡与外在监督的情形下,逐渐趋向腐败。表现为贪污腐败、组织涣散、派系争斗的政治腐败是国民党统治垮台的根本原因。蒋介石的观点认为国民党军队腐败根源于党的腐败,推论出国民党腐败是该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国民党的腐败与抗战胜利后的劫收结合起来,劫收是南京政权失败的原因。国民党政权腐败的政治根源有三:一是清党和向旧军阀势力妥协,使该党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丧失革命精神和活力;二是删除三民主义中的革命成份,失去抗御腐败的思想武器;三是国民党政权的政治体制在设计和程序上的弊端,使其缺乏应有的制衡机制,基层组织涣散。
??六、私有制说。认为南京政权失败原因在于所依靠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及其意识形态,这决定了他们为满足私利必然损害和牺牲人民利益,必然失去人心,走向败亡。
??七、失去农村(民)说。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迅速崩溃,农村问题、特别是农民的土地问题未解决具有决定意义。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而南京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科举制度的废除造成农村精英向城市的单向流动,豪强恶霸逐渐占据底层权力中心,乡村阶级冲突加剧。到南京政权统治时期,政府穷于应付各方面挑战,对农村底层的控制更加微弱,政府职能在农村基本只体现为征粮、征赋、征丁,加剧了与农民的紧张关系。渴望土地的农民在共产党的土改措施下被大规模动员起来,成为改朝换代最强大的社会资源。
??八、综合因素说:
??1. (1)南京政权缺乏统治基础。1927年后国民党失去了工农的支持;作为该政权社会基础的土豪劣绅又不能同其真正合作;民族资产阶级在绑架、勒索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吞并下逐渐与南京政权分手;军队也因清党而失控,素质低下、纪律败坏,不堪依靠;从而失去建立一个国家的起码条件。(2)尽管国民党建立起一个现代形式的政权,但派系纷争、贪污腐败、行政效率低下与该政权相始终,统治机器一直不能正常运转。(3)地方割据势力始终作为一支强大的异己力量存在,使南京政权的统治受到严重削弱;解放战争时期,占军队多数的地方军队的瓦解,是直接促其军事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地方实力派与中央的长期对抗,“割据分权行为破坏了国民党政权的政令军令统一”,是南京政权覆亡的必然性因素之一。南京政权本应施行民主政治以整合地方力量,实际却是对地方势力施行削弱和消灭,引起对方如法对抗,损其统治,促其崩溃。党政权遭到全方位重创,加之共产党的有力竞争,该政权崩溃的步伐大大加快。(4)南京政权处在中国由传统到现代、由乱到治的转型时期。社会动荡不定、战乱频仍;人口迁徙极为频繁,人口过剩的巨大包袱伴随政权始终;政府未能在不同的利益集团间公平地分配社会资源和财富,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导致整个社会陷于恶性循环的混乱中。对外,南京政权还要时时应付来自列强的严峻挑战。在国内外诸方面、多种压力下,加速了该政权的崩溃。南京政权覆灭是由许多必然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权的阶级属性、社会基础、政治行为模式、政党及军队状况是其崩溃的必然性因素。抗日战争、政治民主化骗局的败露与内战的挑起是其失败的两个偶然性因素
第2个回答  2014-12-17
国民党政权曾一度在中国占据主导位置,尤其是1945年抗战刚刚胜利之时,国民党政权被看作是领导抗战胜利的功臣,“人们广泛的向国民党政府发出欢呼”,蒋介石被看成是“民族英雄”,国民党政权可谓一时风光无二。然而,为何国民党政权在1945年之后迅速崩溃了呢?我从以下几点分析了原因。

首先从主观因素方面来讲,国民党政治腐败,经济破产,军事低能。

第一,政治方面,国民党失民心。
(1)蒋介石专制独裁,国民党一党专政。在1949年前后,蒋介石在国民党政权内独裁日益加强。“中国的领导仅仅由一个人也就是蒋介石把持着,他唯一的弱点就是嗜权,他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保全和扩大权力。因此,他一方面采取措施,压制人们要求改革的呼声,另一方面在自己周围只用写愿意充当工具的人。”
(2)土地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国民党虽然在1930年就提出了一个比较进步的“土地法”,但因各方面原因,试着先进的土地法成为了一个空头支票,自始至终未能横好的实现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
(3)国民党高度不纯,党争不断。国民党政权自成立以来,虽经发展,也做了党内的纯洁工作,但是,党内仍然严重不纯,成分复杂。包括以军阀为代表的旧军人旧军事势力,共产党渗透分子等等;且国民党内派系复杂,汪、蒋、白,你方唱罢我登场,争斗不断。
(4)蒋介石外交政策的失败。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集中全力打击共军,坐视东三省沦陷,日本肆虐长城以北。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对美认识不清,盲目依赖美国。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蒋介石只看到了美国是一个强大的民主国家,是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力量,却没有认识到美国是一个为了利益能偶不系背叛和牺牲盟友的国家。以致其在雅尔塔会议中遭到了了重大的牺牲。
(5)苛捐杂税。在河北省,一亩地要出一石捐税,最低的也要交五六斗。人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怨声载道,对国民党政权充满怨言。

第二,经济方面,
(1)财政收支严重失衡,诱发1948年的恶性通货膨胀。入不敷出,财政只好靠发行新钞票支撑。1947年,法币发行量达30多万亿元,为上一年的10把倍,比1945年则增加了25 倍。到1948年地位第二季度,法币已发行660万亿元,相当与抗战前夕发行额的47万倍。当时国民党在上海至少有五家印钞厂,几十部印钞机,每日印制法币达230亿元,竟还不能满足需求。截至1948年8月21日,国民党政府已累计发行法币6636946亿元(不包括东北流通券和台币),相当于1945年8月发行额的1192倍。乱发钞票,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最终只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
(2),原料产地被占,原材料紧缺,人民生活困难。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是中国传统粮棉燃料产地,自从这些地区被中共占有,国统区的生产生活出现严重问题,纺织业、橡胶业、制药业纷纷减产。到1948年底,随着东北全境和河北唐山被解放,上海的钢铁和煤炭供应出现严重问题。
(3)对美依赖放纵。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因美国帮助增强了抵抗日本的力量。抗战胜利后,国民党
因此严重依赖美国,放纵美国,先后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即“新二十一条”)、《空中运输协定》、《关于美国救助援助中国的协定》、《关于经济援助之协定》等 ,美国从中攫取了大量了权益。以上海为例,美国灯泡在上海的售价为200元,而国产灯泡仅成本在400元以上;美制六尺船车床的售价为20万元,而国产成本却要120万元。
(4)四大家族掠夺。日本投降后,四大家族假借接收之名行劫掠之实。他们不仅接受了日伪由掠夺人民所得的财产和其开办的各种金融机构、产矿企业,而且任意将收复区的民有企业指为敌产,然后予以没收,占为私有。后来,由于国内舆论大人强大压力,国民党政府被迫下令将一部分企业发还原主或标卖,但标卖的还不到接受工厂总数的5%,发还原主的仅占5.27%。

第三,军事方面,
(1)军阀战争及其影响下的军阀叛乱。北伐战争、中原战争等扫平军阀的战争或军阀之间的混战,的恶劣影响。这十七年的战争,不仅增加了矛盾,而却埋下了残余军阀朝附夕叛的重重危机,另外更重要的是,大量的力量内耗,减少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
(2)军事指挥政策的失误,没有全盘统筹规划。内战时,冒进,连个拳头出击,心腹重地南京、武汉门户大开,共军挺进大别山之后,逐渐走向下坡。
(3)派系之争,中央军和杂牌军矛盾尖锐。

其次从客观方面说,中共力量的壮大和日、美、苏等国际因素的影响。

第一,中共力量的壮大。
(1)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以来,虽经历了挫折与失败,但经过这些挫折与教训,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由弱小走向强大。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并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1947年周恩来在《全国大反攻,打倒蒋介石》中谈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胜利,为什么一定能够成功时讲了三个原因:
第一,人民拥护我们作战,相信我们是为他们做事的。第二,我们的军队,是为人民的,是人民的子弟兵。第三,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领导得好。
在长征过程中,不论条件多么艰难,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淮海战役中,万人民工自发组成运输队、担架队、卫生队、预备役部队。国民党面对的不仅是共产党的军队,他们还要面对这民众组成的海洋。所以陈毅在总结准海战役时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2)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结合国情将之发展,提出了适合中国发展
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中国共产党有一支坚强革命队伍。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就开始着手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坚强队伍,并不断使之发展壮大。毛泽东同志创造性的提出了党指导枪这一理论。三湾改编之后,逐步实现了党军意志的统一。
(4)中国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革命期间,叶挺领导的独立团,视死如归,英勇奋斗,获得了铁军的称号,也获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带来了荣誉,扩大了在群众中的影响。共产国际和列宁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支持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壮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二,国际因素的影响。
(1)日本:近代以来,日本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为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法发磨灭的伤害。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因日本侵华中国当时合法政府即国民党政府应对不力,政策失误,人民对国民党政权日益不满。中国共产党趁此机会发展自身,对抗外侮,赢得了人民的支持。
(2)美国:传统观点认为,美国自始至终的鼎力支持国民党,打压共产党。其实这一观点有失偏颇。历史上,在抗日战争中,由于国军一再被日本打得败退蒋介石对美国张口就是要钱,国民党及其军队又是腐败异常,从而然美国总统罗斯福大失所望。再加上中共适时的展示民主姿态,美国曾一度,想武装中共对抗日本。所以抗战结束后,结合战后与苏联的远景规划,美国最期望是组成联合政府已实现中国民主,为此美国曾积极调解国共矛盾,美国曾先后派出驻华大使赫尔利和前参谋长联合会议主席马歇尔居中斡旋,尤其是五星上将马歇尔来华后,郑重向蒋介石转达杜鲁门意见,要求中国立即停止内战,实现民主和平统一。并且,美国一再扬言,如果国民党继续对中进行军事活动,就停止一切军事和经济援助。由于蒋介石阴奉阳违,美国非常失望,杜鲁门总统中终于于1946年8月18日下令停止向国民党出口二战剩余武器装备,停止美商对中国出口武器装备的许可证。可是,由于二战后国民党军队的大部分装备都来自美国,美方停止出售武器使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装备补给发生严重困难,从而助推了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3)苏联:雅尔塔会议苏联以各种方式获得的特权及其一手操作形成的外蒙古独立,严重削弱了当时中国合法政府、参加雅尔塔会议的中华民国政府记起当时领导人的国内、国际的形象与威望,人们对当时政府普遍抱有一种失望情绪。中华民国虽因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卓越个、贡献,才获得废除不平等条约,然而,此刻,一纸“雅尔塔条约”,竟使她又重蹈晚清时代丧权辱国的境地,无怪乎蒋介石在获悉雅尔塔会议内容时,曾痛彻心脾的说:“就只是这些问题,已经足以置中华民族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国民党政权自其成立之日起就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解决,并且滋生了许多新的问题,或许这些问题在最初并不严重,“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迅速崩溃。
一个政权如彗星一般划过天际,短短二十二年就走向了覆灭,这是何其令人扼腕,又何其令人深思!在当今历史条件下,为保政权之永固,我们必须吸取着些教训: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确保人民利益;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加强党风建设;始终坚持外交政策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警惕敌国的武装及非武装干涉,保护国家利益。
第3个回答  2014-12-17
第一,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在抗战胜利时曾经对他抱有很大希望的原沦陷区人民,也很快对他感到极端的失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时,把接收变成了“劫收”,大发国难财。

  第二,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还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的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之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12-17
1 因为抗战和内战,通货膨胀太过严重,女作家罗兰的伯父曾经为她们三姐妹各准备了一份丰厚的嫁妆,后来这些钱只够买几双丝袜。

2 因为国民政府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3 因为共军的间谍非常厉害。有一位女间谍名叫沈安娜, 一直在蒋身边作速记员,各种机密的情报和作战部署都拿到了。还有熊向晖,就是胡宗南身边的机要员;还有傅冬菊,就是傅作义的女儿,偷拍了傅作义的各种机密文件给共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