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思路是什么?在考试时如何回答?

可举例
考试阅读题碰到问行文思路的该怎样回答?(说说作者行文的思路)该怎样回答?

行文的思路就是
树立中心思想
拟定写作提纲
填充内容
树立中心思想:首先高清楚这篇文章你要表达什么,说明什么。
拟定写作提纲,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分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关系和关联,比如议论文,要证明一个论点,那么文章如何立论,采用什么论据用什么方式论证。在什么地方提出论据,如何进行论述,等
填充内容,根据文章的大纲,展开叙述、论述、描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过渡,强化中心思想,使文章要表达的内容清晰,文字流畅,读起来有顺口的感觉。

阅读题的时候就是首先判断:中心思想,然后作者是用怎样的逻辑顺序来表达这个中心思想的。
象《天下无贼》加入是一步小说,作者的行文思路就是,通过对一对小偷内心变化和因此产生的各项行动,来表达最人性善的一面的追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28
从行文思路去赏析 ——现代文阅读鉴赏训练
例题:
本文主要写的是燕子,题目却是“庄周的燕子”,请结合行文思路和主旨对此作鉴赏分析。(台州市一模)
评判以下关于“行文思路”的答案
答1:这篇文章主要是讲燕子,庄周的燕子这个题目是引出下文,庄周是战国时期的人,二千多年来,燕子从古到今一直存在着,没有灭绝,从而为燕子的处事之道作铺垫。
答2:庄周的燕子有别于燕子,更吸引读者。文章以庄周的燕子开头,照应题目,接着讲述现在的燕子是庄周的燕子,行文都照应题目。
答3:由“庄周”引出“燕子”,写“燕子”的智慧,所用篇幅之长,实则写庄周的智慧,用“燕子”作喻体能让读者感到亲切,也把庄周的智慧分析得通俗易懂,合情合理。
答4:行文开篇通过庄周的思想打开了燕子的大智慧,引出了下文作者的思考,对主旨中的燕子更加深刻的剖析了他的处世之道,从庄周留给我们的空白与思想的空间,进一步的深度解析,层层深入,给全文增加了层次感与深度。
赏析示例:
从行文思路上说,文章从二千多年前庄周看到的燕子写到今天的燕子,在“燕子”前冠以“庄周”二字,思路由古及今,增强了文章历史厚重感;另外,文中写燕子的智慧实际是写庄周的智慧,行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具体事物到抽象精神,加深文章的主旨。
评判标准:
1.什么是行文思路?
2.怎么判断文章的行文思路?
3.有关行文思路的赏析应该怎么写?
一、什么是行文思路?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思路有不同层面,对全篇而言有总体思路,对具体段落或层次而言就是局部思路。
常见的行文思路有:从古到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
二、怎么判断文章的行文思路?
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
组材顺序、线索、过渡、伏笔与照应、段落层次等方面,判断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高考题汇编

1. (07辽宁《炉火》)文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三个词语予以概括。(3分)
答:感伤(感伤之情)→ 感动(温馨之情)→ 感奋(激昂之情) 答对1层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
2. (07重庆《告别三峡》)梳理文章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4分)
   (2)“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1)①以“告别”为中心 ②从感性到理性(层层深入)
(2)①过渡 ②总领后文
3.(07四川《焰火的变奏》)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6分)
答:从空间上,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从时间上,现在与过去交织碰撞。
把握思路的流程:
1.概括段落的核心意思
2.寻找段落间的逻辑联系
3.理出文思推进的路径
三、有关行文思路的赏析应该怎么写?
表达模式:
1.写出行文思路的特点,
2.引用原文关键词句分析上述特点,
3.评论行文思路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
1.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2.
3.表现了 、突出了 、增强了……
拓展练习:
(07湖北《日月行色》)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1)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突生欣喜之情。
   (2)①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   ②前后对照,造成悬念,行文曲折,增加情趣。
第2个回答  2015-08-14
1、行文思路就是树立中心思想,拟定写作提纲。
2、找出行文思路的方法:首先,把文章大体通读一遍,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的结构,看看要分析的段落,找出段落的中心思想,结合全文进行回答。
3、行文思路主要包括:

(1)以时间为线索:常是以时间的变化或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2)以事件为线索,以做某件事为线索。如就以“我”回忆藤野先生为线索.
(3)以某事为线索。如《背影》一文的线索是背影.
(4)以见闻为线索。如《故乡》就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5)以某人为线索,以某人为线索是文字中,某人往往是文章中的贯穿线索人物,倒不一定是文中的主角,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
(6)以感情为线索.这感情可以是直线的,也可以是曲线的.如《藤野先生》的暗线是爱国主义感情,又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以“我”对阿长的“讨厌、憎恨、崇敬、怀念”这一感情变化为线索.
(7)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
第3个回答  2008-08-28
1.以时间为线索:常是以时间的变化或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2.以事件为线索,以做某件事为线索.如<<藤野先生>>就以“我”回忆藤野先生为线索。
3.以某事为线索。如《背影》一文的线索是背影。
4.以见闻为线索,如《故乡》就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5.以某人为线索,以某人为线索是文字中,某人往往是文章中的贯穿线索人物,倒不一定是文中的主角,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
6.以感情为线索。这感情可以是直线的,也可以是曲线的。如《藤野先生》的暗线是爱国主义感情,又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以“我”对阿长的“讨厌、憎恨、崇敬、怀念”这一感情变化为线索。
7.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
第4个回答  2008-08-28
从朝代背景、作者的为人、作者的喜好等等方面考虑入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