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奥运会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体现奥运精神的运动员事迹有哪些?

如题所述

8月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蒂亚斯•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这位德国大力士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铁汉柔情,他用他最神圣的一祭,展现人类爱情的伟大。

当我们在为33岁的冠军妈妈冼东妹欢呼和感动的时候,另一位伟大的母亲同样让我们感动。女子跳马银牌获得者丘索维金娜是国际体操界唯一一个为儿子而战的选手。为了让患有白血病的儿子得到更好的治疗,在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上以27岁的高龄复出参赛,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的金牌,震惊世界;为了能给儿子挣到更多的钱治病,她把自己由单项选手,练成了全能选手。“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多门伟大的母爱!

在20日的女子马拉松游泳比赛上,24岁的南非游泳运动员纳塔莉•杜托伊特在24名完成比赛的运动员中排名第16位,但她却赢得观众最热烈的掌声。因为她是一名肢残运动员,却以顽强的精神战胜了很多健全人。多么坚强的意志!

饱受战争的伊拉克历经波折后,终于实现了他们参赛北京奥运会的梦想,然而,在奥运赛艇的比赛中,伊拉克的队员没有比赛服(后来一场还是中国提供),更甚,伊拉克一美女选手还穿二手球鞋参赛,这一幕令人心酸不已。而处于同样处境的阿富汗选手也带来了同样的感动,19岁的卢比那是阿富汗短跑女运动员,由于阿国内还处于重建阶段,百废待兴,目前阿富汗政府无法为卢比娜提供良好的训练条件。她没有专门的训练场所,也没有训练经费,所有的训练支出都由她个人支付。众所周知,短跑训练应当在专门的跑道上练习。而由于她没有这样的条件,只能在水泥地上练习,过不了几天脚就肿起来了,这对运动员的骨骼损伤也是很大的。尽管如此,她还是坚持训练,她坚信自己是运动员。当卢比那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她美丽的脸庞和灿烂的微笑让人们懂得了什么叫对奥运精神的追求,什么叫超越国界民族的梦想。

拉脱维亚射击老将阿法纳西•库兹明今年刚过完他的60岁寿辰,这位已参加8届奥运会的老将成为北京奥运会年龄最大的选手。尽管在射击项目上他没有获得金牌,但这种老骥伏枥的精神怎么不能让人感动呢?同样的还有“大妈级”的选手、中国的击剑选手栾菊杰,1984年,栾菊杰拿下了中国击剑第一枚、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枚奥运会金牌。2008年,栾菊杰50岁,她回到祖国,参加了意义非凡的北京奥运会。以50岁的年龄和小将比拼,尽管她没有获得奖牌,但这种精神已足以感动世人,而赛后她在赛场打出的“祖国好”横幅更让所有人感动不已。

在高手云集的游泳强国——美国,埃里克•尚蒂会震惊体坛,不因为他的运动成绩,只因他永不言弃的精神。因为他在美国游泳奥运选拔赛后被确认患上睾丸癌,但尚蒂仍然固执地决定先参加北京奥运会,而把手术治疗癌症的日期推迟到奥运会后,而近日他的这一决定已经得到了医生的首肯。

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埃蒙斯最后一枪射出4.4环后,妻子给他的深情一吻,这一刻的柔情同样让我们世人把金牌的荣耀给予了他们夫妇。当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战火升级的时刻,在千里之外的中国的奥运赛场上,8月10日,北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结束后,亚军俄罗斯名将帕杰林娜与铜牌得主格鲁吉亚的妮诺•萨卢克瓦泽在领奖台前主动相互拥抱,并送上“奥运之吻”。这一吻,对于俄、格形势影响或许微乎其微,然而,她却真正道出了顾拜旦名言的真谛:“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

在奥运会上,各种感动汇聚,感动你我,让我们的心灵每一刻都在接受美好的洗礼。奥运感动洗涤着我们心中的尘污,让心中的美在这一刻无限的放大,她或许将成为国民一次美德最大的教育。这些泛着人性光彩的感人瞬间将产生持久的生命张力,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感动彼此是如此的贴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01
  男子69公斤级决赛,韩国选手李裴勇在第一次挺举中,不慎扭伤左腿关节,当裁判问他是否还要比的时候,他坚决地要举下去,大家都知道他不会成功了,但他依旧要完成最后两次挺举,
  他,失败了,在举好的时候大哭,观众给予了他最热烈的掌声,他,也成功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33岁的丘索维金娜状态惊人,不但在强项跳马上获得银牌。她还出现在女子个人全能决赛场上,平衡木14.875、自由体操14.600、跳马15.750、高低杠14.900,顽强的丘索维金娜排在了女子全能的第九位。
  好在目前儿子的病情已经稳定,丘索维金娜也可以更安心地在赛场拼搏,“比赛中,我努力让自己出色顺利地完成每个动作,我还想继续参加比赛,希望能在周日的单项中有好的成绩。”丘索维金娜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谈到自己在赛场坚持了这么多年的动力时,丘索维金娜饱含感情地说,“我喜欢体操,喜欢从事它,它给我带来那种难以说出来的喜悦。什么时候会结束体操生涯,我自己也不知道。”

  母爱能让一个人走多远?33岁的丘索维金娜会告诉你。
  这位经历了5届奥运会,以北京奥运会最年长的体操运动员身份出征的德国运动员在17日的比赛中力克一帮小将,摘得一枚宝贵的跳马银牌。
  6次参加世锦赛赢得7枚奖牌;5次参加奥运会1992年夺得团体金牌;3次参加亚运会2002年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冠军、平衡木亚军……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奇迹背后,是一位伟大母亲为爱无悔付出的感人故事:一切为了得白血病的儿子。
  男人一样的短短头发,线条有些刚硬的脸庞,丘索维金娜却有颗最柔软的母亲的心。获奖之后,她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把这枚奖牌奉给我的儿子。”
  这枚奖牌也许真的应该归功于儿子,是他,让丘索维金娜顽强地走到了今天,走到了另一个属于自己的辉煌:她的第一个奥运会奖牌。
  生于1975年的丘索维金娜,16岁时就代表独联体夺得世锦赛女团和自由操金牌、跳马银牌;1992年首次代表独联体参加奥运会,摘得女子团体金牌;1996年-2004年她代表乌兹别克斯坦三次参加奥运会。
  1996年,她功成身退组建家庭,3年后生下儿子阿廖沙。然而,2002年,3岁的儿子被查出患了白血病,27岁的她为了赚取奖金支付儿子的医药费,不得不重返沙场,和年轻运动员同场竞技。为了儿子,她不敢病,不敢伤,不敢退;为了儿子,她和丈夫还变卖了小公寓和汽车,移居到医疗条件相对较好的德国,并披上了德国队的战袍。
  为了多赚取参赛奖金,她报名参加所有的比赛、能够上场的所有项目。她就这样从跳马专项变成了动辄参加四个体操项目的全能型妈妈队员。
  不过,相比之前的比赛,这位母亲在北京奥运会上的感觉并不那么沉重:儿子病情已经大为好转。除了为儿子,她更多的是享受自己所热爱的体操带来的快乐。
  “我无法形容我的快乐。我对体操的爱依旧,我每天都从中得到快乐,”她说。“我不觉得我有33岁了。我觉得我还是18岁。”
  她对4年后的伦敦奥运会还有自己的梦想。“2012年我就要37岁了。如果可能,我还要参加我的第六届奥运会。”“为了比赛每天训练确实不容易。我告诉我自己为了赢得奖牌,我必须坚强,”这位无位畏的母亲说。
  谁能断言,2012的伦敦,丘索维金娜不会给世界另一个奇迹。
第2个回答  2008-08-27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