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在《致橡树》中主要表达了哪三种爱情观?

如题所述

舒婷在《致橡树》中主要表达了以下三种爱情观:

第一、在爱情中要保持独立自主。

第二、有同甘共苦的勇气。

第三、爱情中的包容性。

舒婷通过《致橡树》这篇作品,表现出她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但是读她的诗歌,又会发现她的诗歌大多是浪漫中透露着典雅,忧伤中承载着理想的光辉。特别喜欢《致橡树》中的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可以明显感受到诗人对相互尊重的爱情观的强烈愿望。

写作背景:

舒婷曾经谈过《致橡树》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实际上,这首诗的产生既简单又普通。”舒婷回忆说。1975年,福建有位曾经在写作上给予她很大帮助的归侨老诗人蔡其矫到鼓浪屿作客,一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时,蔡其矫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过的女孩。在20世纪70年代公开谈论喜欢的女孩子是件大胆的事。

蔡其矫说,有漂亮的女孩子,却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舒婷说,当时她听了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性与女性应当是平等的,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首诗《橡树》交给蔡其矫,后来发表时,才改作《致橡树》。

“实际上,橡树是永不可能在南国跟木棉树生长在一起的,在这首诗中,是将它俩作为男性与女性的指代物。”她补充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