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上下文说说“煮书”的意思是什么?“煮书”有什么好处?你认为应该

怎样“煮书”?

    所谓“煮”书:就是反复品读,钻研,将书中的内容深入了解,透彻了解。

    《论语》里有句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读书时如果不深入思考,不“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悟出其中道理的话,就懵懵懂懂,成了“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先生。宋朝张载说:“学贵心悟,守旧无功”,说明学习贵在自己心领神会,专门抱着前人的说法是没有功效的。宋朝杨万里在《庸言》中也说:“学而不化,非学也。”说明读书不能浮光掠影,匆匆一瞥,一定要在“化”上下工夫,深入领会其含义,细致追究其底蕴,把书的内容掰开、揉碎、细嚼、慢咽、品味、吸收,化为自己的血肉才行。薄书能读厚,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厚书能读薄,着意培养自己的概括力,只有创造性地“吃书”,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左右逢缘。

    在二年级时我读过一篇文章叫做《煮书》,一看到《煮书》这个题目就让我大吃一惊:书还能煮吗?一煮不就破了吗?书煮熟了能吃吗?我将文章读了好几遍,才渐渐明白,原来书中的爷爷是把书比作精神的食粮,食粮是要煮熟后才能吃的,爷爷把读书比作煮书,意思是说,我们读书要反复诵读,读出声音,读出感情。把书“煮熟”了,我们就能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了。

    作者的爷爷还告诉我们“煮书”先从“煮”语文书入手,每天放声读上几遍课文,再细细品味一番,这样我们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以后说话和写文章就不愁了。

    说得多有道理啊!难怪老师每天都要我们熟读课文、背诵课文,还要摘抄好词好句,原来老师也是在教我们怎样“煮”书啊。难怪那些作家写出来的文章优美生动,是因为饱读诗书,烂熟于心啊。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是因为“读书破万卷”才“下笔如有神”的。

    读了《煮书》这篇文章,我终于知道煮书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把书“煮”熟,再慢慢“吃”掉,才能真正消化知识,要多记美词佳句,才能写出生动的文章。作家刘知侠的书房墙壁上悬挂着一横幅,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每日煮书”,这让我深深领悟到煮书的重要,并从中得到了乐趣。

    同学们,今天你煮书了吗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7
“煮书”的意思是把书读熟读透去,“煮书”的好好处是:“可以牢记妙词佳句。”
第2个回答  2017-04-26
所谓“煮”书:就是反复品读,钻研,将书中的内容深入了解,透彻了解
第3个回答  2020-06-18
“煮书”的意思是反复品读,钻研,将书中的内容深入了解
第4个回答  2019-01-25
把书当成吃的一样,把书里面的内容记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