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山的教育科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刑法学,专业基础课,4学时/周,3届,310人;
2.刑事诉讼法学,专业基础课,4学时/周,2届,310人;
3.犯罪学,专业基础课,2学时/周,2届,480人;
4.经济刑法学,专业基础课,2学时/周,1届,90人。
二、近五年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或指导研究生人数
1.模拟法庭教学,5届,210人;
2.毕业论文,4届,43人;
3.学生实习,4届,45人。
4. 研究生,8人。
三、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主要著作及学术论文
《共犯与身份》,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独著。
《非法拘禁罪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独著。
“职业禁止”中的“刑罚”的理解,《检察日报》2015年9月7日版,独撰。
多元文化社会中文化冲突型违法性认识错误及其处理。《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第一作者。
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缩写),《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课程教学改革》,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一作者。
犯罪学课程教学改革(缩写),《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课程教学改革》,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独撰。
刑法身份的功能建构—以共犯与身份问题为中心,《贵州职业警官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独撰。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均衡原则与法条竞合之特别关系,《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2期,第一作者。
自杀关联行为的刑法应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独撰。
刑法法条竞合之特别关系的法律适用,《政治与法律》2012年第3期,独撰。
共犯与积极身份之逆向命题的规范分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3期,独撰。
非法拘禁罪之共犯与身份问题探究,《武警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独撰。
非法拘禁罪之结果加重犯的规范化诠释,《贵州职业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独撰。
共犯之处罚根据的理论与实践,《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独撰。
比较法视野下的共犯与消极身份,《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独撰。
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的共犯与消极身份,《刑法论丛》,法律出版社2010年,独撰。
比较法视野下的法条竞合,《刑事法探究(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独撰。
法条竞合的本质、定位与功能,《兰州学刊》2009年第6期,独撰;
论非法拘禁罪的犯罪对象,《天津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独撰。
刑法学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承继或废弃,《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2期,独撰。
比较法视野下的法条竞合 ,《刑事法探究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独撰。
成都市街面犯罪调查报告,《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第2期,独撰。
虚报注册资本罪立法论中的基本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独撰。
在法学教育中实践互动式教学法,《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反思与实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独撰。
四、主要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犯罪学》,四川师范大学校级精品资源分享课,2013-,主持。
《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机制》,四川省交警总队委托项目,2013-,主持。
《民间融资的刑法规制》,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2012-,主持。
《走出法条竞合的迷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12-,主持。
《中国刑法语境下法条竞合论的构建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主研。
《定罪视野下犯罪成立要件确定机制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7-,主研。
《成都市街面犯罪调查》,成都市十一五规划课题,2007-2008,主持;
《刑事法学阶梯式一体化第二课堂新探索》,四川师范大学校级教改课题,2007-2008,主持。
《黑社会组织犯罪的社会抗制》四川师范大学校级课题,2005-2009,主持;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犯罪及其控制对策》,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课题,2004-2007,主研。
五、获得的主要荣誉/表彰/奖励
2015年:获司法部“嘉奖“。
2014年:入选“双千计划”,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
2014年:《共犯与身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川省教育厅。
2014年:《西部基层职业技能型法律人才1234培养模式》,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3年:《犯罪学》,教育部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教育部。
2012年:《西部基层职业技能型卓越法律人才1234培养模式》,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四川师范大学。
2007年:“首届成都市高校法学院模拟法庭巡回赛”最佳指导老师奖,成都市高校法学院联合。
2005年:优秀课堂教学奖,四川师范大学。
2005年:《在法学教育中实践互动式教学法》,优秀教改论文,四川师范大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