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不二法门,应该怎么样理解

如题所述

什么叫佛法?先把这两个字搞清楚。法是指的一切法,是一切理事、因果、性相的一个总代名词。宇宙之间万事万物总代名词叫法,用这个做总代名词。佛是什么意思?佛是觉悟的意思;换句话说,对於宇宙人生所有一切法,你都能觉悟,你都能了解。那好了,我们研究佛法,儒家不要,儒这个部分我们就变成不觉,你变成迷了!你的佛法就缺了一块,那就不叫做佛法。所以要知道佛法是包括一切法,儒也包,道也包,世间所有一切宗教、学术,无一不包括在其中,你都得要明了,这才叫佛法。

众生法身一如,皆为不二。

一念不生是为诚,佛不起心动念,故无念是为正念。凡夫的无念是愚痴。

故心诚必定灵。

自欺必定欺人,欺人必定自欺,因为不二啊。 真生气必定火烧功德林,怨天尤人则灾难必定来;所谓福祸无门,惟人自召。自作自受啊。

自私不是自利,是自害。为什么?自私就和众生分离了,认为只有我的利益最重要,不知众生法身一如。一分割就对立了,一对立违背大道,必自害。

故一假一切假(自欺欺人 自私自害),一真一切真(心诚则灵)。

烦恼既是菩提,菩提既是烦恼。两者不可分割,是为不二。

念佛号时杂念出来,千万不要理,一理就把烦恼既是菩提,菩提既是烦恼分割了,不相应了。

如若拼命想解除烦恼,烦恼会越来越多,因为分别了,认为烦恼就是烦恼,菩提就是菩提。

烦恼和菩提是转换的关系,贪嗔痴了,习气作怪了,烦恼就来了。明心见性了,戒定慧了,菩提就涌现出来了。

念佛号时不要想好的境界,也不要被烦恼所控制,一句佛号一直念。

到时功夫成熟,习气自然脱落,烦恼自动断除。

我们烦恼习气太重,想放下,放不下,为什么?想就是烦恼,就是分别执着。用分别执着放下分别执着,不可能!那你怎么能放得下?

故想烦恼,想菩提(执着于好的境界,着相)皆是分别执着,越想越杂,破坏戒定慧的功夫。

我们要一门深入,长期熏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1-09

《大乘义章》卷一有讲:“言不二者, 无异之谓也, 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 寂妙理相, 如如平等, 亡于彼此, 故云不二。”也就是说,一切法的真如实相,一切法的真实平等无有彼此的差别就是“不二”。简单的讲“不二”,就是不去“分别”。

不去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因为世间一切的万事万物都是相观待而安立的,并没有实有的自体可得。如在《中论》里有讲:“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 此灭故彼灭。” 一切的事物都是要依一定的条件才能生起, 同时也要依因缘条件的变灭而变灭。

用 “缘起” 的智慧心来观察世界, 就知道其“有” 不是真实不变的 “有”,其 “无” 也不是绝对的 “无”, 它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过程, 这样便不会落入 “有” 、 “无” 的窠臼当中, 离于二边而达到 “中道”。这就是不二法门的义理所在。

如《维摩诘经·不二法门品》讲:“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文殊菩萨知道不二无言,不能以言说来说不二,无言无说才是不二法门。但是,文殊菩萨还是存留以无言无说来显示不二法门。而维摩诘居士确以“默然无言”来显示不二法门的殊胜。如《维摩经·不二法门品》讲:“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所以说,“不二”的涵义在于不执取一切法, 一切法无所得,一切法当体虚通,一切法缘起当下就是空义,没有一法的实有自性在,了悟此理故名为入,故名不二法门。

因此由不二法门的究竟义理指导实修,才能最终远离对法的执取分别,而达到无差别、无对立的中道实相正观。

其次,不二法门主要的修学思想就是令众生不执取一切的事和理,不落入有与无、是与非、生与死等两边,达到究竟的中道实相。

如众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是落入对,就是落入错当中,由此产生烦恼惑业流转生死之中。其实,对也好,错也罢,都是因缘相观待而安立的,如观待于父亲,你是儿子。观待于儿子你是父亲。观待了对才有错。观待了生才有死。若无生何来死。若无是何有非。若无儿子何来父亲。所以,生活当中,不执取善恶、美丑等两边的对待,则可超脱烦恼的束缚,便可达到不二法门的中道,成就解脱,出离生死。

第2个回答  2017-04-03
《佛学大词典》:
不二法门
指显示超越相对、差别之一切绝对、平等真理之教法。即在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者。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载有三十三种之不二法门。今之俗语多援引佛教‘不二法门’一语,转指学习某种学问技术唯一无二之方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