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月的古诗

如题所述

镜上磨莹一月馀,日中渐见菱花舒。
《水调歌头·不见隐君子》
年代: 宋 作者: 李弥逊
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惊涛如许,梦魂无路绝横流。安得如云长翮,命驾不须千里,上下逐君游。此计杳难就,注目倚江楼。西风里,多少恨,寄歌头。飞奴接翼,为我三度下南州。正是天寒日暮,独钓一江残雪,风猎碧莎裘。和子浩然句,一酌散千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14
 1-12月的诗词:
  正月晴和风气新,纷纷已有醉游人。(唐·白居易《早春持斋,答皇甫十见赠》)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唐·韩愈《春雪》)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唐·白居易《长恨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不知十月江寒上,陡觉三更布被轻。(清·查慎行《寒夜次潘岷原韵》)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唐·白居易《冬至宿杨梅馆》)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汉·无名氏《别诗》)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112/21/1238657_259799543.shtml
  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年也分四个季度,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是指地球一年的四个季节,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所产生的结果。
  四季的由来:我们的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而是有一个23度27角分的倾角。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春季:春季,是指我国农历从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即农历一、二、三月,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其气候特点为温暖潮湿。
  夏季:夏季,是指从立夏至立秋的这一段时间,即农历四、五、六月,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节气。夏季的气候特点即炎热,是一个酷暑蒸人的季节。
  秋季:秋季,是指从立秋到立冬这一段时间,即农历七、八、九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秋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干燥,人们常以“秋高气爽”、“风高物燥”来形容它。
  冬季:冬季,始于农历的立冬,止于次年的立春,,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六个节气,即农历的10、11、12月。冬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寒冷。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
  1-12月在西方来讲是有星座的学说。
第2个回答  2016-11-14
《江雪》、《虞美人》《长恨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