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论基本内容

如题所述

共振论是化学中描述分子或离子结构的重要概念。当一个分子或离子存在两种或以上的可能路易斯结构,这些结构的区别仅在于键的分布,而非原子核的位置。真实分子结构是这些结构的混合,称为共振杂化体。共振杂化体表现出所有可能结构的特征,但没有一个结构能独立代表整个分子,每个结构都是理论上的部分存在。


具有共振的分子通常比没有的更为稳定,结构的参与数量越多,杂化体的稳定性越高。特别是结构相同的共振式,其杂化体最为稳定。电荷分离的结构稳定性通常较低。完全配对电子的结构更稳定,如负电荷偏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的共振结构。在各种共振式中,能量最低且结构相近的那部分占据主导,例如臭氧、苯和烯丙基正离子的共振式。


共振能的概念衡量了共振杂化体相对于单个结构的稳定性提升程度。电子离域的效应增强了分子的稳定性,降低了分子的内能。共价键的数目越多,能量越低,结构越稳定。以苯为例,它是由八种理论上在同一个平面的正六边形碳环结构共振形成的。这些结构是假设的,它们之间的差异仅在于电子的分布情况,而非物理结构的改变。


扩展资料

共振论(resonance theory),是由美国化学家鲍林(Linus Pauling)所提出的一种分子结构理论,适用于讨论一些不能以价键(见化学键)结构式进行描述的分子,如苯一类的芳香烃。化学界中很多人认为,这一理论主观任意性太大,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