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细节,不知对不?

我记得第一次看《三国演义》好象看到一个人在曹操一次决定要出战,结果他站出来反对,这个人是刚出场,先介绍了他姓甚名谁,哪里人氏,然后对曹操说不可以出战的理由,结果激怒了曹操,立马拽出去杀了,可是现在找不到是在哪里,也不知道是不是当时记得有误,这个人物或者以前出现过,不第一次出场?或者杀他的人不是曹操?所以想问哪位三国精通的人士,读得滚瓜烂熟的人知道,告诉我一下!谢谢!
这几个可不是,这么著名的人物,看完一次三国怎么可能不记得,孔融在曹操杀他之前就有好多次出场,而杨修在被杀之后作者有好大一部分补充。我说的这个人,好象是前面根本没有出现,后面也没有补充,只是介绍了他的名字,然后说了一句话,就被杀了,这就是他在三国中的全部事迹,是这样的一个人!

杨修
大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们,几乎都知晓杨修被曹操杀掉的前因后果。
  杨修是个人才,属古代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类人物,其地位和职业与蒋介石身边的陈布雷相似。其人才思敏捷,聪颖过人,舌辨之士,恃才放旷,得到曹操赏识器重,委以“总知外内”的主薄,成为丞相曹操身边的一位高级幕僚谋士,理应算得上一位重臣。在发生了阔门、一盒酥、曹操梦中杀人、吴质等事件后,曹操对杨修心中已暗存芥蒂,暗暗忌之戒备之,直到后来杨修又暗中插手废立太子之事,引起曹操极度不满和嫉恨。《三国志》中是这样记载曹操如何处置杨修的:“太祖既虑始终有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诛修。”曹操在汉中战事中,随便找了个借口罪名,诛杀杨修后,又厚葬之,赏与许多物品,以示慰籍其亲属。曹操这位白脸奸雄,对杀人后又为其送葬的手段,向来运用的十分老道娴熟,让外人看不出半丝假公济私、公报私仇的痕迹,给局外人留下杀得在理,曹操又不得忍痛不杀之的印象。曹操此番秀做得实在高明,虽然颇似猫哭老鼠,但此招比孔明挥泪斩马谡还要阴上十倍。杨修之死的详细细节,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写的最为详实生动,虽然是演义化了的小说,同样让人看不出曹操谋杀杨修的蛛丝马迹,而是秉公处置“鸡肋事件”,严肃军纪,按律斩了杨修,做得即天衣无缝,又除掉了心中一大隐患,解除了百年之后的后顾之忧。在曹操眼中,为了日后曹家社稷江山与千秋大业的稳固,杀一个杨修何足挂齿?其实,在曹操与杨修两人的关系上,最为直观集中地体现展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与知识分子间的关系本质,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对待知识分子,具有极重的疑惧心态,为维持其统治体系的运转,而又不得不加以利用的矛盾状态。有人曾形象地把这层关系,比喻为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在骨子里,封建统治者是鄙视家族外的知识分子这一群体的,他们把自己当成皮,将知识分子当成毛,只要保证皮的完好存在,拔掉几根毛即使脱掉一层毛,都无所谓,还会自然地不断萌生出新毛来的。於是在中国大地上,便上演了秦始皇焚书坑儒、二桃杀三士、朱元璋计杀群臣……等一幕幕充满血腥的历史悲剧。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这些依附在皇权这层牛皮上的毛,自然是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由此便演绎出层出不穷的个人奋斗的人生悲剧来,历史长河惊涛海量无情地吞嗜了屈原、杜甫、陆游、韩愈、李斯……等无数文人精英们的雄心壮志,壮哉,悲哉!
  
  杨修,做为封建时代的一名谋士幕僚,堪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典型人物。若对其客观地评价,该君才华学识是出众超群的,在揣磨、分析、判断、预见丞相曹操心理活动方面,也是相当准确迅速敏捷的,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杨修也正是因为这种先期预见的准确,才为此掉了脑袋,反丢了自己的卿卿性命。曹操杀杨修,当数古代知识分子遭受迫害打击,最为典型的恶性冤案,杨修到了阴间仍会耿耿于怀,其冤魂不会轻易散去。掩卷思考,在下还是从这桩一千八百多年前冤案中,悟出几大困惑与反思来:
  
  一、杨修真的聪明绝顶吗?在下认为,非也!杨修如果真的绝顶聪明,是位讲究韬略、涵养的高级白领谋士,对曹操退兵前的矛盾犹豫心态,虽然了如执掌、洞悉见底,但应心知肚明,守口如瓶,绝对不会在同僚士卒中公开散布,自己也不会做出些退兵前的准备动作来,此其一;做为曹操属下多年的幕僚,对曹操生性多疑、暴戾凶残的性格,应有足够的准确的了解,显然,杨修在这方面判断完全失误,他误认为曹操根本不会因此取其项上人头,才敢在军中袒露直言曹操会退兵,让士兵们收拾行礼,准备班师回朝,这种判断失误与炫耀欲,最终导致了杀身之祸,此其二。综上所述,在下认为杨修并非绝顶聪明,而是喜欢炫耀显示聪明的一种小聪明,真正的大智慧、大聪明,是大智若愚,是绝不会出现上述重大致命性失误的。在这方面,杨修的修炼明显的欠缺火候,居然为显示炫耀自己的才华和预见的准确,而为此丢了自己的性命,你能说他聪明?其实这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最好范例。喜欢炫耀、自负、自傲、轻狂、清高,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为普遍的陋习,为此而断送了性命的又何止杨修一人?伴君如伴虎,这最为浅显的古训,杨修可能不会不知道吧。
  
  二、杨修到底该不该杀之?倘若换个角度来思考,即从主帅曹操的角度来分析,就事论事,却是必须该杀,而且杀无赦。作为三军统帅的曹操,正为作战失利而忙得焦头乱额,在是否退兵上举起不定,犹豫不决,形同如啃鸡肋,弃之不舍,啃之无肉的两难境地中,当其下达当夜口令时,遂口说出了“鸡肋”二字。杨修根据以往曹操行事习惯规律,推断出曹操此番必定决心退兵后,他便开始在军中散布退兵言论、并私自命士兵收拾行囊,开始做撤退的准备。在三军统帅尚未正式作出撤退命令之前,其手下幕僚却事先散布退兵信息,并私下做退兵准备,此种极其重大的违反军纪行为,无论是在古代,就是在现代战争状态中,都是绝对不能允许发生的,也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客观上确实起到了涣散军心、瓦解斗志的负面作用,在处于战争状态下,任何军队主帅都会对此不会姑息而心慈手软,均会严加惩处!曹操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杀掉杨修,应属秉公严肃军纪,例行公事而已,倘若换了另外主帅马操、李操、宋操,也会照杀不误,杨修必死无疑,绝无半点生路!由此看来,杨修之死,并非冤枉,而是因其炫耀聪明、举止轻狂,而咎由自取!
  
  三、下属如何在上司面前展示自己的学识才华?汲取杨修冤案的教训,在下以为这里面应该有个度,太过则引火烧身、招祸;太浅又不能充分显示自己的才华,明珠暗投,不易为上司发现重用。当下属的学识才华与上司相当,或明显超过上司时,一但为上司发发现查觉,危险可能就要降临到你的头上了。象伯乐那样惟才是举、惟才是用的上司,的确有之,但毕竟鲜见,有些上司的心胸狭隘自私且妒忌,当其发现在下属中出现才华与自己相当。甚至超过自己时,其内心一般都是处于戒备状态,会把他视为对自己名誉地位权利构成潜在的竞争对手,因此,为了自己名利地位的稳固,许多上司在对下属的提拔任用上,往往是喜欢宁用言听计从、俯首帖耳的奴才庸才,而绝不会重用人才,如此方能彰显出自己的领导才能与领导智慧来。倘若提拔了杨修式的人才上来,岂不形同引狼入室,每日有如芒刺在背的感觉?看来,杨修当初若不被曹操杀掉,假若活到今天,在今天的局长、厂长、经理那里也未毕会受到欢迎,得到重用。在那些忌贤妒能的上司手下工作,你若自认还算是个人才,准备在仕途或事业上拼搏奋斗一番,有所作为的话,最好还是良禽另择高枝明主,去寻找适宜自己生存发展的土壤,另图发展空间始为上策。
  
  四、是否应管住自己的嘴巴?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敢于纳谏、从善如流的明主毕竟太少,喜听恭维赞颂之辞也是人性中的一大劣根性致命弱点。杨修的被杀,显然是由嘴巴引来的横祸,其教训是惨重的,其启示是颇耐人寻味的。祸从口出,嘴巴竟会导致杀身之祸,在下从中读出了古代智者所说“慎言”二字的沉重份量。在心胸狭隘、忌贤妒能的上司面前,管好自己的嘴巴舌头,守住自己心灵的大门,关键时刻,沉默是金,也许是最好的人才自我保护的护身符。不知对否?
  
  杨修被杀,给后人们留下的重要启示:在用人机制上,提拔选用人才,还是提拔庸才奴才?仍极具现实意义!
  
  人才济济,国运昌盛的基础,国家强盛的动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04
杨修 《三国演义》中写的最为详实生动,虽然是演义化了的小说,同样让人看不出曹操谋杀杨修的蛛丝马迹,而是秉公处置“鸡肋事件”,严肃军纪,按律斩了杨修,做得即天衣无缝,又除掉了心中一大隐患,解除了百年之后的后顾之忧。在曹操眼中,为了日后曹家社稷江山与千秋大业的稳固,杀一个杨修何足挂齿?其实,在曹操与杨修两人的关系上,最为直观集中地体现展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与知识分子间的关系本质,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对待知识分子,具有极重的疑惧心态,为维持其统治体系的运转,而又不得不加以利用的矛盾状态。有人曾形象地把这层关系,比喻为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在骨子里,封建统治者是鄙视家族外的知识分子这一群体的,他们把自己当成皮,将知识分子当成毛,只要保证皮的完好存在,拔掉几根毛即使脱掉一层毛,都无所谓,还会自然地不断萌生出新毛来的。於是在中国大地上,便上演了秦始皇焚书坑儒、二桃杀三士、朱元璋计杀群臣……等一幕幕充满血腥的历史悲剧。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这些依附在皇权这层牛皮上的毛,自然是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由此便演绎出层出不穷的个人奋斗的人生悲剧来,历史长河惊涛海量无情地吞嗜了屈原、杜甫、陆游、韩愈、李斯……等无数文人精英们的雄心壮志,壮哉,悲哉!
  
  杨修,做为封建时代的一名谋士幕僚,堪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典型人物。若对其客观地评价,该君才华学识是出众超群的,在揣磨、分析、判断、预见丞相曹操心理活动方面,也是相当准确迅速敏捷的,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杨修也正是因为这种先期预见的准确,才为此掉了脑袋,反丢了自己的卿卿性命。曹操杀杨修,当数古代知识分子遭受迫害打击,最为典型的恶性冤案,杨修到了阴间仍会耿耿于怀,其冤魂不会轻易散去。掩卷思考,在下还是从这桩一千八百多年前冤案中,悟出几大困惑与反思来:
第2个回答  2008-08-26
孔融吗?

却说夏侯敦败回许昌,自缚见曹操,伏地请死。操释之。敦曰:“敦遭诸葛
亮诡计,用火攻破我军。”操曰:“汝自幼用兵,岂不知狭处须防火攻?”敦曰:
“李典、于禁曾言及此,悔之不及!”操乃赏二人。敦曰:“刘备如此猖狂,真
腹心之患也,不可不急除。”操曰:“吾所虑者,刘备、孙权耳;余皆不足介意,
今当乘此时扫平江南。”便传令起大兵五十万,令曹仁、曹洪为第一队,张辽、
张郃为第二队。夏侯渊、夏侯敦为第三队,于禁、李典为第四队,操自领诸将为
第五队:每队各引兵十万。又令许褚为折冲将军,引兵三千为先锋。选定建安十
三年秋七月丙午日出师。
太中大夫孔融谏曰:“刘备,刘表皆汉室宗亲,不可轻伐;孙权虎踞六郡,
且有大江之险,亦不易取,今丞相兴此无义之师,恐失天下之望。”操怒曰:
“刘备、刘表、孙权皆逆命之臣,岂容不讨!”遂叱退孔融,下令:“如有再谏
者,必斩。”孔融出府,仰天叹曰:“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败乎!”时御史
大夫郗虑家客闻此言,报知郗虑,虑常被孔融侮慢,心正恨之,乃以此言入告曹
操,且曰:“融平日每每狎侮丞相,又与祢衡相善,衡赞融曰‘仲尼不死,融赞
衡曰颜回复生’。向者祢衡之辱丞相,乃融使之也。”操大怒,遂命廷尉捕捉孔
融。融有二子,年尚少,时方在家,对坐弈棋。左右急报曰:“尊君被廷尉执去,
将斩矣!二公子何不急避?”二子曰:“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言未已,廷
尉又至,尽收融家小并二子,皆斩之,号令融尸于市。京兆脂习伏尸而哭。操闻
之,大怒,欲杀之。荀彧曰:“彧闻脂习常谏融曰:公刚直太过,乃取祸之道,
今融死而来哭,乃义人也,不可杀。”操乃止,习收融父子尸首,皆葬之。后人
有诗赞孔融曰:
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文章惊世俗,谈笑侮
王公。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曹操既杀孔融,传令五队军马次第起行,
只留荀彧等守许昌。
第3个回答  2008-08-30
应该是刘馥吧,就出场一次,而且就说了两句话就被曹操杀了.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原文:忽座间一人进曰:“大军相当之际,将士用命之时,丞相何故出此不吉之言?”操视之,乃扬州刺史,沛国相人,姓刘,名馥,字元颖。馥起自合淝,创立州治,聚逃散之民,立学校,广屯田,兴治教,久事曹操,多立功绩。当下操横槊问曰:“吾言有何不吉?”馥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操大怒曰:“汝安敢败吾兴!”手起一槊,刺死刘馥。

比较符合LZ所提供的信息,“刚出场,先介绍了他姓甚名谁,哪里人氏,然后对曹操说不可以出战的理由,结果激怒了曹操,立马杀了”和“前面根本没有出现,后面也没有补充,只是介绍了他的名字,然后说了一句话,就被杀了”

刘馥只能算一个小人物,在《三国演义》中前面根本没有出现,后面也没有补充.
第4个回答  2008-09-02
你可能记错了.有一段类似的,死的是刘馥.自己看:

操又大笑。时操已醉,乃取槊立于船头上,以酒
奠于江中,满饮三爵,横槊谓诸将曰:“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
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今对此景,甚有慷慨。吾当作歌,汝
等和之。”歌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
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
有嘉宾,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
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
公吐哺,天下归心。”歌罢,众和之,共皆欢笑。忽座间一人进曰:“大军相当之际,将士
用命之时,丞相何故出此不吉之言?”操视之,乃扬州刺史,沛国相人,姓刘,名馥,字元
颖。馥起自合淝,创立州治,聚逃散之民,立学校,广屯田,兴治教,久事曹操,多立功
绩。当下操横槊问曰:“吾言有何不吉?”馥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
可依。此不吉之言也。”操大怒曰:“汝安敢败吾兴!”手起一槊,刺死刘馥。众皆惊骇。
遂罢宴。次日,操酒醒,懊恨不已。馥子刘熙,告请父尸归葬。(出自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