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的训练故事

成长、比赛的故事也可以哦

第1个回答  2008-08-25
  寂若无人,4000多人的跳水馆静极了,连观众都出现了一种少有的平静,因为前四轮动作比下来,跳板上的郭晶晶已经成了“无敌”的代名词,郭晶晶最后一轮走上跳板时很平静,毕竟,她已经历了17年的水拍浪打。

  错练跳水

  17年前的她只有6岁,还在幼儿园。

  当时体校教练来挑小队员,一眼就看上了她,她以为是去学游泳,便乐呵呵地跟教练去了。到跳水池前一站她就有点后悔,怎么都不肯往下跳,被教练逼着跳了一次吧,嘿,就选上了。

  11岁时,郭晶晶一次随队赶赴南京集训,被当时的国家队教练于芬看上了。于芬问她:“想到国家队来么?”她天真地回答:“想!”一条辉煌的冠军之路便逐渐在她面前铺开。

  1994年全国跳水锦标赛,郭晶晶独揽女子十米台和三米板的两枚金牌后,人们都惊呼:中国又出了一个年仅13岁的奇才!

  曾经沧海

  1994年和1995年两年的异彩乍放,让国人对她的期望值迅速攀升,但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给她带来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挫折。

  虽然在女子十米跳台的奥运预赛时,她的积分还领先于所有对手,但到决赛时却因失误终落第五。

  之后她从板台兼顾改到了专攻跳板,而“跳水天后”伏明霞的复出,使得郭晶晶往往只能屈居亚军。来雅典前,郭晶晶参加了两届奥运,只捞回两枚银牌。

  出征雅典

  不管外界对郭晶晶是何种看法,中国跳水队教练非常清楚郭晶晶的实力所在。带过她的几个教练都说这个队员起跳有力,动作协调性好,悟性也高,若非“野心”不足,伏明霞在役时恐怕也会被郭晶晶击败。

  事实的确如此。多年的积累使郭晶晶在伏明霞退役后迅速巩固了中国在女子跳板上的霸业。2001年世锦赛、2002年世界杯、2003年世锦赛,每年跳水最高级别赛事的女子三米板单人冠军都没逃出她的手心。

  出征雅典,心里有底的郭晶晶,求胜心很强。首战便和队友吴敏霞合作,夺取了双人三米跳板的金牌。

  心静夺冠

  单人预赛她跳砸了一个动作,但曾经沧海的她已经磨出了一颗平常心。平静地比过半决赛后,郭晶晶规定动作的积分已经升到了第一位,决赛四轮动作下来,郭晶晶几近完美,将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最后一跳,郭晶晶平静地理了理头发,走板起跳,向外翻腾一周半接转体两周半,她在空中干净地完成了动作,“刷”的一声入水,现场的五星红旗立即挥舞不止。出水后的郭晶晶笑容像碧池中的涟漪漾了开来。

  在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军团以32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奖牌总数共计63枚的优异成绩名列奖牌榜第二位。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运动员刻苦的训练和顽强的拼搏,包含了教练员、科研人员无数辛勤的汗水,同时也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鼓励分不开。在这16个因体育而沸腾的不眠之夜中,全体中国人无论是亲临赛场,还是执著地守在电视机旁,都一起为中国健儿加油叫好,都同样为自己是“中国制造”备感自豪。日前,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为其赞助的4支运动队———乒乓球、跳水、体操和射击队举行了庆功会,他们在本届奥运会上共获得了14枚金牌,占金牌总数的近二分之一。无论他们是绽放笑容载誉而归,还是有着些许落寞和遗憾,代表着各自运动领域最高水平的他们都是中国竞技体育的旗帜,队员们取得的骄人战绩和他们永不服输的精神一起,将铭刻在人们关于体育的记忆中,成为大家学习和赞叹的榜样。
  乒乓球·三金一银两铜和两块纸板
  在雅典奥运会的乒乓球比赛中,中国队获得了三枚金牌、一枚银牌和两枚铜牌。虽然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两度完成囊括四金的壮举相比有着些许差距,但是中国在国际乒坛的领先优势仍然是显而易见的。乒乓球运动在1988年进入奥运会比赛以来,在近16年举办的五届奥运会中共产生20枚金牌,其中中国队独得16枚。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男乒跌到历史最低谷,中国乒乓智囊团选择了以男双作为突破口,并对传统直板快攻进行了改良,这两个明智的“手术”使中国男乒在1995年的世乒赛重新夺回了优势。中国女乒近年来也一直提倡“追求男子化打法”的目标并已初见成效。本届奥运会,中国队面临着韩国、朝鲜等国选手的凶猛夹击和国际乒联“双打新规则”的挑战,所遇到的困难是近12年来最大的一次。虽然王皓在男单决战中丢掉了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令人们惋惜不已,但同其他三枚赢得掷地有声、可圈可点的金牌一样,运动员的努力与拼搏同样赢得了国人的认可。
  在庆功会上,一位官员强烈要求和获得女单冠军的张怡宁合影留念,他一边调整着站位和姿势,一边对张怡宁说道:“我儿子最喜欢你了,咱们合张影吧,我得把照片带给他,这是任务!”他的表情虔诚而认真,就像个乒乓球队的追星族。随后,李宁公司的一位普通职员深情地讲述了这样一件小事。奥运会前夕,李宁公司接到为中国乒乓球队加单的任务,工人们日夜赶工,这位细心的职员在清点的时候,发现有一个纸箱的两层纸板被写上了字,上面一层写的是“中国队加油!”下面一层是“中国队必胜!”字迹有些潦草,看得出来是工人们匆忙之中写下的,但是那份关切的心情没有打半点折扣,“我们真的是像亲人一样,为你们高兴,为你们着急。”这位职员最后动情地说道。
  跳水·辉煌04 超越08
  跳水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之一,跳水队素有“中国梦之队”的美誉。从1984年周继红的第一枚金牌到本届雅典奥运会的六块金牌,中国跳水队共夺得了20枚奥运金牌,大家对跳水也非常关注。去年世界锦标赛上,中国只夺得了三枚金牌,这一下子使人们为跳水在雅典奥运会的前景捏了把汗。在雅典这个善于制造神话的国度中,虽然男子双人三米板遭遇了离奇失误,受到了来自加拿大、俄罗斯等国选手强有力的挑战,但是跳水中心主任李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跳水的领先位置还无人能够撼动。”
  中国健儿从雅典凯旋之后,在很多城市举办的欢迎庆祝活动中,总少不了跳水运动员的身影,这些身材修长、长相靓丽的年轻人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当记者问到,留住国家跳水队现有的强势阵容征战2008年奥运会是否有困难时,中心主任李桦说:“这次获得的六块金牌是史无前例的,自然对2008年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界常说,人从领奖台下来就要从零开始,可以说备战2008年奥运会从现在就开始了。国外一些选手,像萨乌丁都30岁了还能保持很好的竞技状态,我们的田亮才25岁,郭晶晶刚23岁,无论是从全国观众还是从中心的角度来讲,我们都希望优秀的运动员能够继续为祖国出力。来自广告、电视出镜等方面的‘诱惑’其实一直都存在,不光是奥运会之后才有的,我相信他们自己能处理好。”
  “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好好休息一下。我想我会留下来继续为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做准备。”参加庆功会的郭晶晶仍旧是媒体追逐的焦点,抓住联欢的空隙记者们把她“请”出会场进行采访。关于未来,郭晶晶保持着一贯的沉稳和平静:“我想去学法律,我知道这个学科挺难学的,也很辛苦。但是有了练跳水的经历,任何辛苦对我来说都不算什么!”“会不会进入娱乐圈?”听到这个问题,一直低垂眼帘的她仰起了头,缓慢而肯定地说:“不会的,我清楚我的性格不适合。”
  射击·新秀老将一样出色
  在雅典奥运会总共17项的射击比赛中,中国队共获得了4金2银3铜,名列射击金牌榜首位,这不仅超过了中国队赛前制定的“保二争三”的夺金目标,也是中国射击队在历届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其中贾占波意外夺得的金牌———男子步枪3×40的项目长期以来是中国队的弱项,中国选手从未在奥运会上进入过前八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而赛前我们制定的目标是争取进入前八名。
  射击射箭中心主任高志丹在庆功会上接受采访时说:“这次奥运会的成绩给射击项目的训练、比赛和日后发展带来了很多启示,从雅典回来以后一直在不断思考和总结。像‘六朝元老’王义夫能这么长时间保持优秀的竞技状态,在我们国家培养运动员的体制上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而更让人欣喜的是,中国队的四枚金牌中有三枚是出自首次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之手,其意义不亚于夺取金牌本身。夺得第一枚金牌的杜丽今年22岁,是女子气步枪世界纪录保持者。奥运会的角逐中,她也是所有参赛者中决赛10发子弹打得最好的一位,她改变了中国女子气步枪无缘奥运会金牌的历史。另一名小将朱启南还不满20岁,他不仅夺得了冠军,还以702.7环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而本届奥运会前她仅仅参加过两次国际比赛。
  “应该说,在射击这个易受心理和外界因素影响的项目上,新老队员的搭配也是一种战术的安排,为取得好的成绩奠定了基础。年轻队员气势好,束缚少,放开来打会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同时老队员在对于遇到困难时会起到稳定军心、扭转被动局面的作用,他们的存在本身对年轻队员就是一种压力上的缓解,为年轻运动员创造了一个更宽松的环境。”
  在庆功会上,走下领奖台的杜丽显得比镜头前清瘦很多,一双笑意盈盈的大眼睛掩不住连日的奔波劳累。“这些天的庆功活动已经完全把我的作息时间打乱了,特别是在香港的几天,每天都要夜里一两点才能睡觉,说句实话比训练还累。不过,也算是体会了一下当明星的感觉吧!”杜丽实话实说。席间,一家境外媒体的记者送给杜丽一本影集,里面收集着杜丽从雅典赛场夺冠后的回眸一笑到回国庆功的种种精彩时刻,杜丽带着淡淡的微笑小心翼翼地翻看着。提到以后的计划,杜丽说当然是继续训练,“今天晚上就要回中心呢!”
  在4支运动队的庆功会上,大家不仅见到了奥运健儿场外的风采,也了解了许多金牌背后的感人故事,更知道了李宁公司上到总裁、下至普通员工对运动员们的悉心关注和对中国体育热切关心。“李宁公司总是在最困难、最关键的时候给予我们最大的帮助。”射击队总教练许海峰在庆功会上感慨良深地说。在采访中有这样一件小事,一位运动队官员一边拿出一件李宁运动服,一边笑着说:“这可是我们‘自觉’为李宁公司做宣传啊,合同上是没有的!要是有摄像在我一定得换上了。”或许我们能记住的只是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拼搏的身影,却无法感同身受地去体会李宁公司对这些运动队的帮助和他们之间超出了商业赞助的深厚情谊,但是从这些小事和话语中却可见一斑了。其实无论是在场上场下,抑或是在背后默默支持,只要为着梦想而执著奋斗,永不放弃,这就是体育共同欣赏和追求的目标。

  揭秘郭晶晶二十年跳水成长之路
  8月17日晚,当郭晶晶从北京奥运会的“水立方”拿到也许是她人生的最后一块奥运会金牌,20年的岁月开始诉说那一段———
  少年天才:胆子最小
  郭晶晶是现任河北跳水队主教练李芳的第一批队员。
  记者奥运会前夕采访李芳时,她清楚地记得郭晶晶的跳水生涯是从学游泳开始的。与一些优秀跳水运动员曾学过体操等不同,郭晶晶在接触跳水之前没有进行过任何体育训练。跳水运动是一项需要胆量的运动,站在10米高的跳台上,一般人别说做动作,光是往下一看就会头晕。
  偏偏郭晶晶在同一批孩子中胆子最小,于是每次跳水都得教练连哄带吓才肯跳,跳的时候还是泪流满面。郭晶晶的父母心疼独生女,也曾想不让她练了。但李芳发现她虽然胆子小,但身体素质、爆发力及跳水意识、理解能力都很突出。于是,李芳就多次到她家里做家长工作,叫他们别灰心,慢慢来。
  在训练中,李芳每天都要给她吃小灶,用多种方法训练她的胆量,渐渐郭晶晶对跳水有些感兴趣了,这才开始教她跳水,抓基本功训练。在两个人的努力下,郭晶晶从不会游泳到健将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
  荆棘路上:受伤蛰伏
  1996年在登上飞往亚特兰大的飞机时,郭晶晶绝对不会想到,从此开始的5年将是她一生中最难熬的时光。
  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跳水队进行了换血,两届奥运会女子跳板冠军高敏退役,由于郭晶晶的出现,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跳台冠军伏明霞转向3米板。但出于稳妥考虑,伏明霞兼项女子跳台。比赛中,郭晶晶的动作难度系数是所有选手中最大的。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赛,又被寄予厚望,15岁的郭晶晶有些不堪重负。“比赛的时候我已经蒙了,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跳的。”在这种压力下,郭晶晶出现了失误,最终只获得第五名。伏明霞则囊括了跳板、跳台两枚女子跳水金牌。世界女子跳水进入了“伏明霞时代”。
  奥运归来,全力为第八届全运会做准备的郭晶晶在训练中因为一次意外,从跳台上摔下,右腿骨折。十五六岁正是少女的发育期,停止训练的郭晶晶身高长了10厘米,体重到了55公斤。这对于一个跳水运动员简直是致命的。但郭晶晶没后退,在她的伤初步允许训练后,她执着地开始了恢复训练。
  训练是从减肥开始的。当时已是春末时分,天气开始转热,但郭晶晶却穿着密不透风的减肥训练服,忍着右腿传来的阵阵疼痛,跳绳、跑步。那一段时间,在中午时分路过保定燕赵大酒店时,经常可以看到两个穿着厚重衣服跑步的“疯子”,其中一个就是郭晶晶。
  三年时间,1000多个艰苦的日日夜夜,郭晶晶没有放过一天假,每天都要进行几百次的陆上、水上动作练习。运动量一大,以前受伤的脚腕出现了炎症,疼痛难忍,但她却没有因此耽误一天的训练,她常常是哭着顶下一堂课来。有时,实在太疼了,就打一针封闭,再接着练。

  通过系统训练,郭晶晶信心、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间,她夺得了1998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3米板亚军,曼谷亚运会3米板冠军,1999年世界杯3米板双人冠军、单人第3名。
  可以说,为了奥运冠军,郭晶晶做好了一切准备。
  黎明前夜:悉尼失金
  与比赛结束后伏明霞在新闻发布会上笑逐颜开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郭晶晶那双有些红肿的眼睛。她后来回忆时对记者说:“我记得当时比赛一结束,我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 我真的不想再练了!我之前对那块金牌实在是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太想拿了,所以感觉打击特别大。”
  走出迷雾:战胜自我
  在多方的劝解下,更是因为心中那一丝不甘和对于跳水的挚爱,郭晶晶走出了心理的低谷。“那次之后,我调整了很长时间,之后,我成熟了,不是教练要求我练了,我自己给自己制定了目标,练得很苦。”
  悉尼奥运会之后,伏明霞正式退役,郭晶晶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跳水女队的“当家花旦”。从这时起,郭晶晶与田亮一起成为中国跳水队新一代领军人物,由郭晶晶担纲的女子3米板单、双人项目,成为中国跳水队在任何大赛中夺金最有把握的项目。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据国际泳联统计数据显示,郭晶晶在世锦赛、世界杯、世界大奖赛中赢得的金牌和奖牌数均列世界首位,共有17个世界冠军在握。
  站在2001年日本福冈世界锦标赛的冠军领奖台上,郭晶晶哭成一个泪人。她说:“赛场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我,是走向成功的关键!每个运动员都想成为世界冠军,我曾有过很多机会,可惜一次一次都错过了,但今天我没有再留下遗憾。”
  就在那个领奖台上,抹去泪水的郭晶晶,发出了斩钉截铁的誓言:“我还有另一个梦要圆,那就是奥运冠军的梦。”
  辉煌初现:圆梦雅典
  雅典奥运会前,郭晶晶曾这样说道:“如果能够站到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上,我可能会哭得跟泪人似的,也可能一滴眼泪都不掉,平静得不得了。”
  2004年8月14日,雅典奥运会开赛第一天,郭晶晶与队友吴敏霞合作,力压俄罗斯的伊莲娜/帕卡琳娜,为中国代表团拿到了首枚跳水金牌,也拿到了自己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圆了多年的梦想。郭晶晶果然非常平静,一脸微笑,滴泪未掉。
  她笑意盈盈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相信自己的实力,早已下定了必胜的信心。比赛中,没有必要想得太多,只要把每一个动作像平时训练那样发挥出来,不失误,别人就难以超越,冠军就是我们的。”在当晚的总结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对郭晶晶组合的精彩表现予以高度评价,“充满自信、圆满展现了优势项目的风范。”并要求各运动队向她们学习。
  12天后,郭晶晶再次微笑着走进了雅典水上综合中心。这一次她要向世界真正证明自己,第三次向奥运会单人跳水金牌发起冲击。她轻松地向观众致意,还上前拍了拍吉祥物“雅典娜”毛茸茸的头,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写在她青春的脸上。
  比赛开始了,郭晶晶也开始了她的表演。每一次走板、起跳和入水,都完美地诠释了跳水运动深藏的美感与诗意。不过才四跳,郭晶晶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冠军,成为雅典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继张怡宁之后,第二位夺得两金的运动员。但她依旧是一脸迷人的微笑。
  从青涩懵懂历练到宠辱不惊,也许只有郭晶晶自己知道这淡淡一笑里的辛酸和苦涩。回忆当时,郭晶晶说:“我自己吃过什么样的苦,我自己知道就可以了。我为什么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只知道,实现梦想的人是快乐的,我想让世界分享我的快乐!”
  本色四年:享受比赛
  成了明星的郭晶晶重回国家跳水队时,她也成了队中的“大姐大”。不过,她对于这个位置的理解却与别人不同:“一个老运动员,更应该以身作则,为小队员树榜样。”
  在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眼中,郭晶晶在这四年里真的懂事了。懂事了的郭晶晶知道了如何去为小队员做榜样,如何帮教练们做工作,如何遵守队规。没有队内许可,她绝不自行参加各种活动、接拍任何广告。她把自己放在跳水的天地里,静静地品味跳水的乐趣。她不再注重每次比赛的成绩,她更重视每一个比赛的过程。
  这种对于成绩的淡然,反而让她继续在跳水界保持了良好的状态。全运会、世锦赛,她用完美诠释了跳水之美。她在领奖台上淡然的微笑成为中国体育自信成熟的品牌。她甚至全然没有意识到时光的飞逝,她已创造了中国女子跳水的年龄纪录。
  北京奥运会上,她再次起跳,并再次登上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四届奥运会,4金2银,郭晶晶用8枚奖牌书写了国际体育史上的传奇。20年和8枚奥运奖牌将成为中国跳水一个新的标尺!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bblb/blog/item/4dd2672cfacaf1ea8a13997a.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8-25
去她博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