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七言绝句?

如题所述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

代表七绝最高成就的是李白和王昌龄二人。王昌龄率先并大力创作七绝,在他的笔下七绝的题材得到了大大拓展,举凡从军、出塞、怀古、赠别、狩猎、宴饮以及奉佛、崇道、闺思、宫怨等等,无不可用七绝来表现,扩大了七绝在诗坛的影响。

李白的七言绝句则更能体现盛唐绝句的典型风貌。中唐时,擅长七绝的诗人不少,如李益和刘禹锡等,但基本路子并未突破前人。及至晚唐,七绝在杜牧、李商隐和温庭筠手里又有了新的发展。

扩展资料

七言绝句典范诗作

一、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朝代】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二、早发白帝城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三、别董大

【作者】高适 【朝代】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 

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四、夜泊枫江

【作者】张继 【朝代】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五、滁州西涧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言绝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

    七绝格律分两大类,合四种句式:

    平起式两种:1、平起平收,首句押韵,2、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仄起式两种:1、仄起平收,首句押韵,2、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第2个回答  2015-04-16
1、解释: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
2、七绝格律分两大类,合四种句式。
平起式两种:
(1)平起平收,首句押韵。
(2)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仄起式两种:
(1)仄起平收,首句押韵。
(2)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一般而言,第一二四句平声同韵;第三句仄声不同韵。第二四句倒数第三字通常为仄音;整首诗的意境高,文辞雅,寓意深。
3、典范诗作
志南《绝句》
张旭《桃花溪》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闺怨》
第3个回答  2008-08-22
绝句属于近体诗的一种,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来说的,简单一点划分就是唐朝以前的诗叫古体诗,唐朝人创立了一种新诗体叫近体诗。近体诗中四句话的叫绝句,八句以上的叫律诗。
“七言”里的“言”就是“字”的意思,绝句四句话,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七个字的就叫七言绝句。
像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就是最典型经典的七言绝句。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9
七言,每句七个字,绝句,又叫截句、断句。
绝句格律的基本要素,有三点:平仄、对仗、押韵;同时还包括“起、承、转、合”的章法和句式结构等格律要素,这是古今诗人遵守的基本规律。每首绝句,只有四句,也分五言和七言两种。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